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10月13日,江西贛州的黃女士因迷戀短視頻平台上的“假靳東”,不惜與家人大吵大鬧,甚至離家出走一事引發關注。據知情人爆料,類似“假靳東”的短視頻平台“明星號”在各平台上多不勝數,且已運作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不論是“產號”、“養號”,還是銷售、運營,都分工有序,明碼標價。

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和直播平台上,均有大量假冒的“明星號”存在。而這些賬號的操作手段普遍雷同,均是通過明星效應騙取點贊與粉絲,並在積累一定量的粉絲後開始直播帶貨變現。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假冒靳東賬號與女網友互動

那這些“明星號”是如何生產、運營並以此賺錢的呢?通過潛入進多個“明星號”交易羣裏,與知情者、售賣者深入交流,紅星新聞記者逐漸摸清了這一產業鏈的運作流程。

瘋狂的“明星號”:

交易台上類別繁多 個個明碼標價

此前,黃女士迷戀某短視頻平台上“假靳東”一事登上熱搜,也將各短視頻平台上假冒明星的賬號曝光在眾人面前。對比國內多家短視頻平台,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除靳東外,任意輸入其他明星的名字,均能搜到相關的假冒賬號,且數量均在10個以上。如,在抖音上,輸入“楊冪”可出現近百個相關賬號;在快手上,輸入“華晨宇”同樣會出現相關賬號上百個。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在一些短視頻平台,輸入明星名字後可搜索出相當多的假冒賬號

“這些賬號並非某一個人在生產、運營,往往都是一個工作室在批量性運作。”一名從事互聯網行業的知情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專門的工作室操作下,每個“明星”都不止配有一個賬號,大多是數十個相關賬號在同時運營,“為了以防其中一個或幾個號被封。”而這些“明星號”在相應的交易平台也都標註着對應的身價,金額在幾百到幾千之間均有,“想要買號,不僅可以在虛擬交易網站上下單,也可以加一些社交羣,進行私下購買。”

據瞭解,雖不少短視頻平台官方已在《用户服務協議》中明確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贈與、借用、出租、轉讓、售賣或以其它方式許可他人使用該賬號”。但通過關鍵詞檢索,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在多個虛擬資產交易網站上,微信公眾號、微博號、小紅書號、短視頻等賬號仍明碼標價,進行着公開交易。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某新媒體交易平台上,包括“明星號”的各類賬號明碼標價

在某新媒體交易平台上,紅星新聞記者看到,不同平台的賬號交易被分門別類地標註出來,每一個交易類別點擊進去還會進行包括賬號類目、粉絲數量、價格區間等的二次分類。其中,僅抖音號中的“明星號”可供交易數量就有48條,標價最高的賬號為4200元。在該賬號的備註上,明確寫着:優質三無賬號(無違規、無實名、無認證機構),有4.2萬粉絲量和67.7萬點贊量。

此外,在QQ上,紅星新聞記者以“收/賣XX賬號”、“XX賬號交易”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後,發現竟有上百個有關短視頻賬號買賣交易的QQ羣存在。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交易短視頻賬號交易的微信羣內容

“微信上也有很多這樣的羣,只是需要羣成員邀請才能進入。”在知情者提供的多張截圖裏,記者看到,有關短視頻賬號交易的微信羣比比皆是,名字多以“XX短視頻賬號交易擔保1羣”,“XX高質量賬號交易三羣”,“抖音快手交易3羣”為主,且每個微信羣人數均在450人以上。

“產號”:

不同類型註冊卡 可註冊不同平台賬號

10月16日,在知情者的邀請下,紅星新聞記者加入了一個名為“XXX抖音資源交易所”的500人微信羣。通過3天觀察發現,該羣在正常工作時間一直處於活躍狀態,且每隔一兩分鐘,就會有人發佈買賣消息,叫賣手中優質的短視頻賬號。如,“出馬雲千粉、三千粉、萬粉號,量大從優”,“出直播廣場號,同時在線幾百到幾千人”,“收明星號,上千粉絲,未實名,價格私聊”……若有需求,買賣雙方則會私信對方,進行一對一的私下交易。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有關短視頻賬號交易的微信羣中大量叫賣“優質賬號”

據一名專門出售“明星號”的工作室成員介紹,他們在“產號”(註冊賬號)前,會先在卡商處購買大批量的註冊卡(未投入市場未激活的“空號卡”),然後根據不同明星進行號量分配,“一個明星,一般是起6-10個號,每一個的頭像都必須用這個明星的真實照片,名字則可以稍微不同,但必須能聯想到該明星。註冊成功後就可以進行‘養號’包裝了。”

20日,紅星新聞記者以某公司員工身份添加上微信羣內一名專門出售註冊卡的卡商,表示想要購買多張註冊卡進行短視頻賬號註冊和運營。“300元,含一千五個賬號加料子(他人身份信息資料)。”該卡商告訴記者,若是批量購買註冊卡,300元不僅可以拿到1500個可供註冊的手機號,還能附帶同數量的他人手持身份證正反面照片的隱私信息,用於賬號認證或綁定。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明星號“產號”前會先在卡商處購買大批量註冊卡

從該卡商處,紅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在卡販手中以170開頭的長城類和分享類手機卡號,多為企業實名。其中,長城類手機卡號可供抖音、支付寶、微信註冊,需14元;分享類手機卡號則能接收短信,但無法註冊微博,需12元。而以165開頭的朗瑪類手機卡號則屬於個人已實名號碼,可註冊、換綁多個平台賬號,但一張卡需18元。

“養號”:

扒明星素材吸粉 夠獵奇流量“一下就上去了”

在一短視頻賬號交易QQ羣裏,羣管理員吳小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培養一個可出售的抖音號“非常容易”,不僅所需成本低,獲得收益的速度也很快。對於為什麼要培養賬號,而不是直接出售,吳小姐表示,因部分較火短視頻平台要求,只有粉絲量和播放量達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利用該賬號進行直播或增設商品鏈接,“為了賬號能變現,買家都願意選擇購買成熟的賬號。”

據吳小姐介紹,不同於“影視號”或“科普號”等的用户羣體侷限性,“明星號”在粉絲覆蓋方面比較全面。因此,許多工作室或產號人都喜歡培養“明星號”,“這也是最簡單的,因為明星自身就帶有熱度和流量,網上隨便一扒就能找到相關素材,再將標題或內容做得獵奇、誇張一點,就會有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羣眾’忍不住來點贊,粉絲量和播放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此前在短視頻平台以“馬總”為關鍵詞搜索,還能看到部分以馬雲、馬化騰照片為頭像的賬號

以上操作,與在一自媒體曾發表的“短視頻賬號養號步驟”文章大體相符。文章稱,“明星號”在“產號”完成後,會將明星的照片當作頭像,然後將暱稱改成與明星名字相近、相似的樣子,再在簡介裏寫明引導關注的內容。最後則是在網上下載有關該明星的視頻、音樂、圖片等素材,加工成可發佈的原創短視頻,每天持續更新,“大約2天就可以養出一個萬粉號或千粉號,10萬粉的賬號則大概需要1個月左右。”

對於“養號”過程中所需的明星相關素材是否真的容易獲取,紅星新聞記者嘗試在網上進行搜索。通過輸入“明星視頻素材”等關鍵詞後,記者發現,網上不僅有專門出售批量正版音視頻素材的平台,也有免費提供相關素材下載的網盤資源。

買號:

購買“明星號”後可變現 甚至有人實施犯罪

“粉絲量、播放量上來後,‘明星號’基本上已經可以對外出售了。”一業內知情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買家對短視頻賬號大多要求能夠開櫥窗賣貨,或是可實名認證進行直播帶貨,故不少賣家還會提供實名認證服務,“這種都是批量出售的,50元就可買到上千份他人的身份信息,但這個無法保證買家使用後是否會因他人追回賬號帶來其他影響。”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抖音平台上未認證的假冒楊冪賬號

儘管如此,在門檻低、收益快的刺激下,仍有不少人從事着短視頻賬號生產、運營與交易。據瞭解,這些被批量製造出來的“明星號”在被購買後,大多以植入廣告、電商帶貨、直播打賞等形式獲利,也不乏一些不法分子藉此吸引一些缺乏網絡辨別能力的用户,並將其引導至外平台進行詐騙,甚至誘導其參與到網絡“黃賭毒”等犯罪行列。

在某短視頻自媒體的“賬號變現”文章中,紅星新聞記者看到,部分開了櫥窗的“明星號”,通過購物車售賣定製商品,最多一天達到7萬多流水;某“明星號”在260萬粉絲情況下,開了一家自己的網店,三個月內銷售額達270萬。

此外,也有網友曾公開表示,她的家人在某短視頻平台刷到了馬雲的創業類視頻,稱馬雲團隊要幫窮苦人致富,30天能賺幾千,但是需要先交1700元入場費。而她家人對此深信不疑;另一位網友則表示,她爺爺點讚了一條和董卿有關的短視頻後,平台根據算法推薦出一大批“假董卿”,導致爺爺沉迷其中。

封號:

“明星號”已大幅度減少 若涉詐騙受害者可起訴

據澎湃新聞報道,10月15日,抖音平台發佈了10月份平台處罰公告。該公告以“打擊仿冒名人黑產”為標題,將矛頭直指此前引發爭議的“假靳東”短視頻平台賬號,稱將對這些仿冒名人的不法賬號予以處罰,並展示了部分已封禁賬號。同時,紅星新聞記者在該平台進行相關明星賬號檢索時,發現此類“明星號”已大幅度減少。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抖音公告展示的部分已封禁賬號

對於這類賬號是否存在法律風險,平台方將承擔何種責任,紅星新聞此前採訪的多位律師表示,平台實質性的責任承擔,是接到屬實侵權舉報後,未及時斷開鏈接或者刪除,承擔擴大損失的連帶賠償責任。若及時斷開,則不承擔責任。

對於明星來説,如果賬號運營者未經明星本人同意,將其肖像作為商業化使用,則侵犯其肖像權。但如果僅使用明星姓名和照片作為頭像,發佈明星視頻,甚至明確提示賬號用途,則不具有營利目的和存在商用行為,不構成侵權。

而對於粉絲而言,倘若運營者以明星作為第一人稱運營該賬號,導致個別粉絲輕信其就是明星本人,並要求或誘導粉絲轉賬、購買產品等,則涉嫌詐騙。受害者應當及時收集和保留證據,同時向平台服務提供者投訴反映甚至提起訴訟。

來源:紅星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07 字。

轉載請註明: 產號養號、售賣變現揭秘假“明星號”背後的產業鏈:300元可買1500套手機卡和個人信息註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