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國核酸日檢測能力達四百八十四萬份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科技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8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和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提高新冠病毒檢測能力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介紹,截至7月底,我國核酸日檢測能力達到484萬份,全國已累計進行1.6億人份核酸檢測。我國核酸檢測試劑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處在同一水平,有些產品甚至領先,核酸檢測試劑總體檢出率已經達到95%以上。

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4946家

王江平介紹,截至7月末,我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4946家,檢測技術人員達到3.8萬餘人。已累計向全國各級醫院、疾控中心、海關口岸、第三方檢測機構發送試劑近2億人份,設備1.2萬餘台。

國家衞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表示,我國核酸檢測能力還有很大擴容空間。國家衞健委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強化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加強在全國佈局一定數量的公共檢測實驗室,在提升實驗室自身檢測能力的同時,配備相應的移動檢測設備和設施,提升實驗室移動檢測能力。當地方檢測能力不能滿足需求的時候,通過調派移動檢測力量,實現快速擴容。

同時,考慮建立區域內檢測機動支援的制度。把全國劃分為若干個區域,在區域內充分發揮公共檢測實驗室以及第三方檢測實驗室機動檢測能力。在區域內相關地區發生聚集性疫情,核酸檢測需求遠遠超過當地檢測能力的時候,機動檢測力量在區域內快速部署到位,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試劑庫存充足,生產能力富餘

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司長包獻華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科研攻關組把檢測試劑的研發作為應急攻關重點方向之一,成立檢測試劑專班,與相關部門建立了“研審用”聯動的工作機制,組織動員產學研各方面優勢力量加強研發。根據不同階段的疫情檢測需求,快速研發推出了一批檢測試劑和產品,實現了檢測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突破。

疫情發生初期,緊急啓動應急攻關項目,支持相關檢測試劑和檢定標準品等研發,用了半個月左右就推動首批6款核酸檢測試劑快速審批上市。通過應急攻關,我國檢測試劑及儀器設備等性能指標不斷提升——

試劑的靈敏度不斷提升。目前,核酸檢測試劑的最低檢出線已達100個拷貝/毫升,總體檢出率已達95%以上。

檢測時間不斷縮短。以前一次檢測大概需要4個多小時,現在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最快一款產品30分鐘出結果。

檢測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現在能夠實現“樣品進、結果出”的一體化檢測,大大提高了便利性和安全性。

檢測產品的品種類別不斷豐富。既有體積小的便攜式產品,也有能夠檢出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6種呼吸道常見病毒的聯檢產品,滿足不同場景應用需求。除核酸檢測以外,還研發推出了一批抗體檢測產品,15分鐘左右就可以觀察檢測結果。抗體檢測與核酸檢測協同使用,可以進一步提升檢出率。

此外,核酸快速檢測試劑庫存充足,生產能力富餘。工信部通過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台,跟蹤7家快速檢測試劑和設備生產企業的供應情況,已累計向全國供應了核酸檢測試劑70萬人份,設備1400餘台。

王江平介紹,我國核酸檢測主要分為常規檢測和快速檢測。常規檢測技術成熟,一次性檢測量大,但是用時相對長一些,適用於醫院等檢測人員集中、對時間要求相對不高的場景。快檢產品用時短,手段更便捷,但是單次檢測量小,適用於小批量的隨到隨檢。

秋冬季前實現縣域內1家縣級醫院具備檢測能力

國家藥監局器械註冊司稽查專員王蘭明介紹,國家藥監局組織開展了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的全覆蓋產品抽檢。截至目前,尚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同時,國家藥監局於6月到7月組織對已獲批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生產企業開展專項檢查。截至目前,專項檢查工作已經按計劃完成,在產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生產企業均未發現影響質量安全的嚴重問題。

王江平表示,隨着秋冬季節來臨後流感等病毒流行風險加大、出入境秩序逐步恢復,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壓力依然很重。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做好四項工作——

一是推進檢測能力建設。在加強生物安全風險防範前提下,確保秋冬季前實現全國三級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各級疾控機構及縣域內1家縣級醫院具備核酸檢測能力。

二是加緊檢測人員培訓。由國家和各省疾控中心、臨牀檢驗中心等組織開展核酸檢測技術培訓。

三是加強科研攻關和審評註冊。加快各類檢測新技術、新產品研發進度,特別是檢測時間短、靈敏度高、操作簡便的產品。推動抗原檢測和其他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攻關。加強審評註冊早期介入,推動更多新產品進入應急審批通道,儘量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四是加強檢測試劑和設備生產保障。幫助企業穩產擴產,引導企業持續優化供應鏈結構,不斷提升檢測產品性能。進一步發揮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台作用,加強產需雙方對接。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6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