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建設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型基礎設施,培育發展新經濟,2020年5月,我委牽頭制訂的《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正式印發。
《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發佈後,各區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謀劃,制訂了各區“新基建”行動方案,之前我們分別介紹了楊浦、嘉定的政策,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青浦區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青浦區行動方案》)。
《青浦區行動方案》圍繞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支撐網絡、培育壯大產業融合基礎設施應用場景、持續深化智慧城市管理服務基礎設施等3個方面,共提出20項重點任務。
計劃到2022年,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全面融入城市生產生活,新型基礎設施成為青浦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效治理的重要支撐。力爭三年內新建基站3000個。力爭到2022年末,培育10-15家創新型企業、打造6-8家品牌企業、孵化30家工業互聯網企業、突破8-10項關鍵技術,最終形成數字產業鏈和產業集羣。一起來看看吧~
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支撐網絡
(共5項)
高水平建設5G和固網“雙千兆”寬帶網絡。編制新一輪5G建設專項規劃,新建3000個5G基站,加快5G獨立組網(SA)建設,率先建成SA核心網,在實現全區覆蓋的基礎上,持續推進重點區域深度覆蓋和各區功能性覆蓋、形成有規模效應的應用。實現我區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務樓宇萬兆接入能力全覆蓋。移動通信網絡、固定寬帶網絡接入能力平均達到1000Mbps,用户感知速率平均達到50Mbps。
建設“一網雙平面”新型政務外網及網絡安全設施。推動區級電子政務外網升級改造,建設相關網絡安全基礎設施。推進區政務外網1100個非處級接入單位的梳理和割接工作,實現重要的各委辦局、鎮街道接入雙萬兆,各居(村)接入單千兆光纖線路。實現區電子政務外網的核心網絡平台達到200G業務帶寬處理能力,支持IPv4和IPv6雙棧技術,搭建數據流量和視頻流量“一網雙平面”承載的新型政務外網,為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網絡互通、數據共享、應用協同提供有力支撐。
配合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智慧大腦工程建設。按照長三角示範區一體化發展方案,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統籌規劃示範區互聯網數據中心及邊緣數據中心佈局,加強對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礎支撐和服務能力。推進數字製造、量子通訊、未來社區等應用,加快“城市大腦”建設。支持華為等重點企業高標準建設便捷、綠色、智能、安全的研發基地和配套設施,引領長三角示範區在江南水鄉風貌基礎上增添新型基礎設施時代特色。
謀劃佈局新能源基礎設施。發佈氫能產業規劃,有序推進氫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先期推進5個油氫合建站項目。積極推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佈局,三年內爭取建設2個以上出租車充電示範站,爭取申報上海市充電樁示範小區3個。加快推進分佈式能源設施佈局,擴大工業園區能源中心規模,西岑圍繞科創中心佈局分佈式能源中心、在西虹橋商務區新建2個能源站完善能源供應。
全力推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規劃佈局。為全力支撐“上海之門”目標定位,更加主動參與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分工協作,充分發揮輻射帶動功能,着力構建多層次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積極爭取長三角重大城際交通節點工程落户青浦,加快推動軌交2號線、軌交13號線和17號線延伸項目。
培育壯大產業融合基礎設施應用場景
(共8項)
圍繞前沿科學與產業佈局建設重大創新平台。圍繞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搭建科學裝置、工程化平台、中間試驗線、檢測評價服務平台、數據標準庫等設施,推進高端精密部件納米新材料真空鍍膜智能化建設項目、杏酮酯和人工麝香產業創新升級示範項目、高端按摩椅智能化生產線及全自動倉儲系統建設項目等,構建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發展的支撐體系。
加快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平台建設。基於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信息技術,面向重點產業、重點環節、協同製造和協同加工等特定應用場景,鼓勵企業利用產業電商平台優化供應鏈採購、產品檢測、智能倉儲、分銷體系,加快推進智能交互技術、行業平台、軟硬件產品的集成應用。推進青浦數據中心(優刻得)、震坤行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平台等項目建設,培育30家區級工業互聯網企業、3家市級工業互聯網企業,跟進配套資金扶持。
探索金融新基建設施佈局。依託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以數字經濟為依託,以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上海)金融產業園為載體,推進智慧金融體系建設。持續推進金融機構線上線下功能融合,推進線上申貸續貸還貸、線上投資理財理賠、線上便民繳費等金融服務,探索並拓展智慧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支持金融機構基於新型基礎設施開展金融服務創新。依託數字科技,探索智慧金融精細化管理,完善智能投顧、智能投研、智能風險控制、智能監管等相關設施建設。
打造青浦智慧文旅服務平台。依託青浦區獨特水鄉古鎮風情、深厚文化資源,結合文化青浦雲將“互聯網+”與“鄉愁文化”、“文化旅遊”相結合,深化5G各類應用場景,大力推進“5G+水鄉古鎮”建設,具體包括古鎮AI導遊、AI客服、VR導遊、3D導覽、無人機巡防、景區直播等;“文化鄉愁名片”方面,通過全息投影、裸眼3D、三維製作方式,打造一系列文化創意節目,比如水鄉古鎮風情、虛擬音樂會、虛擬舞台劇、虛擬互動等,建設鄉愁物件全息展示櫃、鄉愁文化地圖互動屏、鄉愁記憶互動屏等互動產品。
深化推進“雲上會展”設施平台建設。藉助AI、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基建技術優勢,依託線下各類專業化會展資源,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放大“6+365”進博會一站式交易服務平台和阿里雲上會展效應。推動大型展覽展示企業和知名雲服務企業共建雲展服務實體,打造雲會議、雲展覽、雲走秀、雲體驗等系列活動。
依託國家物流樞紐打造物流生態核心區。依託上海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契機,打造集“物流研發(智腦)、物流人才實訓、物流金融服務、物流應用示範、物流產業鏈”五位一體的物流生態核心區。探索謀劃冷鏈物流共享倉設施佈局。開展倉儲、分檢、配送、裝卸等一體化集配設施智能化升級,加快推動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改擴建一期項目、上海海博西虹橋冷鏈物流園二期工程、申通快遞上海總部(智能示範基地)等項目。
建設在線新經濟生態園。結合全區產業佈局,聚焦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等創新載體,一方面提升改造老廠房、商務樓宇等存量資源,另一方面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市西軟件信息園、青浦工業園區、西虹橋商務區、華為研發中心等園區、項目,構建以在線新產業為核心,集平台、技術、應用於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以市西軟件信息園為載體,建設SaaS生態園區。以徐涇104產業轉型區為核心,在青東地區打造5G產業創新研究院、企業總部、研發中心、高端製造等5G上下游產業生態鏈。
賦能提質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基於新一代物聯網、大數據、3S等信息化技術,匯聚產業、農機、農資、農經、應急、科教等各級各類涉農應用及數據,以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經濟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提升“智慧農業”發展新動能。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全力推進“智慧村莊”、“智慧社區”建設,實施“陽光村務”、“三網融合”、村莊廣播、WIFI覆蓋、智慧安防等基礎設施,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持續深化智慧城市管理服務基礎設施
(共7項)
完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區級基礎支撐平台。在全市統一建設的“AI+一網通辦”基礎平台,建設並完善區級“一網通辦”智能化平台,充分融合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逐步實現在審批、服務、監管等場景下的智能化應用,全面開展電子證照應用,支持電子印章、電子簽名等模式創新,夯實“一網通辦”區級基礎支撐平台的智能化能力。依託全市統一建設的“隨申辦”APP,深化“隨申辦”青浦市民雲建設,充實優化系統應用模塊功能,整合吸納區級政務服務移動端應用,並拓展政務服務事項接入範圍,有效形成區級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移動端門户。
推進社會治理“一網統管”平台支撐體系建設。建設並完善區級大數據資源平台,持續優化全區公共數據資源目錄,全面實施公共數據集中統一管理,開展區級“一網統管”主題數據庫建設,深化公共數據的共享應用。夯實“雲、網”等基礎設施,加快區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台建設,開發智能化應用場景,加強智慧公安的視頻和數據資源建設及共享應用,提升一網統管建設智能化水平。
加快推進智慧城市管理終端佈局。基於AI、5G、大數據,拓展智能感知、GIS空間分析、遙感動態監測、大數據分析、智能決策等技術在城市環境治理、建築、水務、燃氣、管廊等重點領域和城市安全與應急處理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升智慧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拓展“互聯網+”醫療基礎設施。推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長三角智慧醫院建設,打造融合醫療健康的“數據中心”、互聯網醫院的“醫療中心”、醫養結合的“康養中心”。完善互聯網診療服務管理制度,在線開展就醫複診、健康諮詢、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等各類服務。加快跨區域、跨層級的醫療數據共享應用,構建全區人口健康信息網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各級醫療機構線上支付,試點推廣醫保移動支付。鼓勵互聯網企業積極參與各級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推廣基於5G技術的遠程會診、遠程手術、遠程超聲、遠程監護、遠程流行病學調查等遠程醫療應用。
打造新型數字化學校。推廣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分散教學與集中教學結合的學習模式,依託“上海微校”“空中課堂”等線上教育品牌,推廣市級平台應用。加強教育專網、教育雲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互聯網教育服務和內容創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吸引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積極佈局未來智慧教育場景。推廣在線職業教育和職業能力提升,圍繞職業英語、行業技能、職業技能等領域,構建完善市民終身教育體系和數字化技能培養體系。規範發展“互聯網+教育”,引導企業健康發展。
健全“無接觸”智能末端配送終端。加大對醫院、學校、辦公樓宇、大型社區等區域的覆蓋力度,佈局智能儲物櫃、保温外賣櫃、末端配送服務站和配送自提點,推動智能售貨機、無人販賣機、智慧微菜場、智能回收站等各類智慧零售終端加快佈局,推進社區生鮮前置倉、城市分選中心建設,落實多元化最後一公里快遞末端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快遞末端一棧式智慧交付服務平台等項目。試點開展無人機、無人車等無人駕駛運載工具配送,滿足區域內、社區內流通配送需求。
加快智能交通基礎設施佈局。推進區塊鏈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的融合應用,統籌城市智能交通規劃建設,提供智能交通“一攬子”解決方案,探索開發車路協同管理平台以及開展智能交通應用示範,實現“車、路、行”全局優化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