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10月14日電(記者 林春茵)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智能製造成為世界各國的主攻方向。13日正在福州舉行的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透露趨向:中國製造開放合作,搶佔“智”高點。
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國製造業重鎮。在數字中國建設峯會上,尋找助推製造業轉型升級“燃料”,成為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永禮一大任務。
王永利在峯會智能製造分論壇上透露,泉州的紡織、鞋業、建材、食品、工藝製造等8個過千億產業中,六成以上是傳統制造業。“泉州製造業規模特別大,智能製造、智能化、數字化、互聯化的需求特別迫切。”
泉州已有逾百個智能車間、上千條數字化生產線,規範參與智能化改造的企業超過2500家。當地已有不少從“智”造中搶灘全球市場的先行者。
泉州九牧集團副總裁嚴楨告訴記者,智能化改造後,整個九牧製造能耗下降一半,製造效率提升30倍,物流週期縮短六成。
嚴楨説,就在8月和9月,九牧連續舉辦直播售貨,分別斬獲10億元人民幣和11億元人民幣銷售總額的全球業績。
此次峯會上,泉州市共對接項目92個,總投資579億元,項目聚焦數字經濟園區、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集成電路、5G+智慧工廠等多個領域。
其中,泉州市人民政府與全球第三大軟件公司SAP(思愛普)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泉州“八大千億產業集羣”轉型升級合作,引發業界關注。
“當下製造業最短的短板是什麼?是工業軟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説,業內正力推數字孿生技術,虛擬仿真,在大數據下為工廠和複雜裝備、虛擬現實行為用“數字雙胞胎”建模,讓數字化的先進技術與工廠實際需求相結合。
“怎麼把別人用得好的經驗告訴你?不用嘴,用軟件。”譚建榮舉例説,中國已經成為機器人制造和應用大國,但不少企業因為缺少維護和編程,效果並不理想,使用數字孿生開發的維護維修系統就可解決這一痛點。
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創始人院長褚健也認為,中國應打造工業操作系統,把企業各種各樣的工作場景關鍵數據、知識系統和知識圖譜開放到操作系統平台中,以工業APP形式實現共享。
“中國‘智’造開放合作,尋求全球廣泛的朋友圈。”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建平指出,從智能製造的實施,到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標準,網絡安全核心軟件與裝備以及人才等要素,都需要產業的廣泛協同。
在中國有26家資本工廠的施耐德電器有上千家系統集成商,與中國20多所高校實現建立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施耐德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林坦言,該公司也在發力開發應用工業APP和專家系統,“提供線上就地執行,也可以放到雲端”。
“這是非常繁重的工作,不是一家企業在戰鬥。”何林説,要讓產業鏈的上下游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共創數字化中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