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名宇航員永遠留在太空,而他早已飛越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科技

在古時候,我們人類的科技發展水平有限,只能仰望星空,看看夜空中的小星星,隨着科技的進步,各種望遠鏡先後出現,讓我們看到了這些小星星的真實樣子。於是我們人類又萌生了新的想法:既然存在這麼多星球,宇宙深處是否存在類似地球的生命星球,是否存在類似我們人類的外星文明?除此之外,我們人類還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向宇宙深處,踏上外星球表面。

在上世紀,我們人類研製出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終於可以擺脱地球的引力,飛離地球表面,進入太空中。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掌握了載人航天的技術,但是由於這一項技術門檻非常高,所以僅有極少數國傢俱備載人航天的能力。而且,載人航天飛行對宇航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極為苛刻,也是一項具有一定風險的項目,所以截止至目前,能夠進入太空的人類也不是很多。

回顧我們人類載人航天飛行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載人飛行任務都能夠順利完成,有一些飛行任務在起飛階段可能會出現問題,如著名的“挑戰號”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發射升空後不久就發生瞭解體,航天飛機所搭載的宇航員無一生還。當然,也有多名宇航員沒有能夠返回地球,而是永遠留在了太空中。

雖然載人航天飛行中,目前只有宇航員能夠有機會乘坐飛船進入太空,但是這位天文學家不是宇航員,卻已經成為了最遠“太空遊客”,即將飛出太陽系,他就是克萊德·威廉·湯博。可能有一些朋友並不認識這位天文學家,但是説起他的成就,大家就知道了。

克萊德·威廉·湯博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在年輕時,他曾製作了一架天文望遠鏡,隨後在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了14顆小行星。雖然我們可能不認得他的名字,但是説起他發現的冥王星,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了,畢竟冥王星在我們太陽系內是一顆備受爭議的星球。被發現以後,冥王星曾經一度被稱為“第九行星”,隨後在2006年冥王星“第九行星”的頭銜被移除,被列為矮行星。

在2006年,美國航天局NASA發生新視野號探測器,對冥王星進行探索,由於2006年剛剛好是克萊德·威廉·湯博的100歲誕辰,所以為了紀念冥王星的發現者克萊德·威廉·湯博,這個新視野號探測器帶着他的部分骨灰飛向了冥王星。在2015年7月,新視野號探測器飛越了冥王星,而克萊德·威廉·湯博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最遠的“太空遊客”。

雖然和其他的宇航員相比,克萊德·威廉·湯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宇航員,但是現在他已經成為我們離地球最遠的人類。按照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飛行任務來看,在完成對冥王星等天體的探索以後,會飛向太陽系邊緣,就像此前發射的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探測器那樣。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克萊德·威廉·湯博將會隨着新視野號探測器飛出太陽系。飛出太陽系,是很多人的夢想,而克萊德·威廉·湯博在未來可能將會率先為我們人類實現這一個目標。

對於這些沒法返回地球的宇航員,或許有一些朋友會提出一些問題,如這些宇航員未來會怎麼樣,是否有可能會飄到外星球,從而為那些外星球帶來生命的起源呢?首先第一個問題,當這些宇航員沒法返回地球而飄到外太空時,意味着所有的補給都會被切斷,包括氧氣等,恆温等系統也會因為中斷。所以這些沒法返回地球的宇航員命運如何,大家可想而知。除此之外,由於外太空的温度非常低,所以當宇航員沒法返回地球時,可能會直接被凍結。

至於第二個問題,在外太空漂泊的宇航員是否有可能會飄到外星球,從概率來看,可能性微乎其微。一種可能性,如果宇航員在地球軌道附近飄蕩,意味着宇航員的飛行速度可能沒法擺脱地球引力的束縛(離開地球需要達到或者超越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所以,在地球軌道附近飄蕩的宇航員,最後可能會一直在地球附近,如果宇航員的高度並不是很高,最後可能會像其他的衞星等碎片那樣墜到地球大氣層。

另一種可能性:如果宇航員在離地球非常遙遠的宇宙深處飄蕩,掉到其他星球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雖然宇宙中,星球的數量非常多,但平均到每個恆星系中,每個恆星系的大星球數量其實是非常少的,如我們太陽系就僅有一顆恆星(即太陽)、八大行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衞星、矮行星等天體,在其他的恆星系中,行星的數量可能更少。所以,在這麼浩瀚的宇宙空間中,宇航員隨機飄到一顆星球上的概率非常低,可能性不亞於一顆在太空中漂泊的隕石墜到地球。

第三個問題,如果宇航員恰恰好能夠飄到外星球上,是否能夠孕育生命呢?這個問題,其實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一顆星球是否能夠孕育生命,需要考慮到這顆星球的環境是否宜居。如果掉到太陽這樣的恆星,完全是不可能孕育生命的,當然,如果掉到類似地球這樣的宜居行星,被凍結的宇航員體內的一些微生物在解凍以後,可能會恢復生命力,最後可能會在這些宜居星球上發展出“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