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10w+搞私域流量,原來我花的都是冤枉錢

編輯導語:2019年,“私域流量”一詞出圈了,同時也成為了近年來的熱門話題。於是不少運營人開始構建和運用私域流量,似乎一夜之間,從企業到個人都想加入並且做好私域流量,在激烈的競爭之下,不少人花了大價錢卻收穫寥寥。不懂方法,你花的可能都是冤枉錢。

花了10w+搞私域流量,原來我花的都是冤枉錢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人們接收知識信息路徑減少,導致人們只能從網上獲取信息,有了外部因素,教育行業就這樣在線上發展迅猛。

往常的教育機構會是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的,下面我們來聊聊這個在艱難時期逆風翻盤的教育機構,今年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可以看出它,環比增長32%的成交額,社羣也增至300+,究竟是做了什麼讓它把危機轉為機遇,乘風破浪呢?

花了10w+搞私域流量,原來我花的都是冤枉錢
一、內容輸出針對性,操作管理都便捷

在該機構活躍的不僅僅是學員,還有各行各業的講師、專家等,機構通過購買講師的課程,然後通過社羣轉播給學員收聽。

疫情剛開始時,機構不能通過線下進行活動曝光,所以全部銷售全都要在線上完成,他們通過線上利用個人號、朋友圈、社羣等具有強社交屬性的平台,形成了活動快速、便捷傳播。

1. 平台同時對接B,C端,輕鬆賺取差價

該平台的用户屬性主要分為2類:一部分是講師、專家,主要是產生知識內容,做知識付費的;還有一部分是學員,為講師的知識內容付費的。

花了10w+搞私域流量,原來我花的都是冤枉錢

機構通過引流為講師提供知識變現平台,學員通過平台學習到知識,機構是以超低成本獲取流量後,在講師與學員中間以賺差價的形式賺取利潤的。

上課都是在社羣中進行,給講師與學員營造了互動空間,那會不會有些講師會私自添加學員,從而造成機構的用户流失呢?

這個不用擔心,該機構使用的系統可以保存講師的知識內容,如若把知識分享給別人,平台是會查看得到的,且可以檢測到被分享的社羣數據,這樣就深深的綁定了講師、學員與機構的關係。

知識內容都在這了,還擔心用户跑嗎?

2. 受眾羣體龐大,任何人羣都受用

我們都知道要做私域流量,但並沒有很多人能快速地做起來,都在説流量難搞,其實不過是他們的私域人羣與他們的產品不符合調性罷了。

做私域並不是隨隨便便組個羣就行的,還要做好用户屬性調查,統一屬性的人羣在一起才能源源不斷地激起話題,產生共鳴,從而產生認同感,轉化就容易了。

因為機構做的知識領域範圍很廣,所以目標用户比較龐大,只要有社羣的,全社羣成員都是目標用户,一個羣500人,十個羣就是5000的流量。然後再通過用户分層,把相同屬性的人羣聚集在一起,精細化運營社羣。

3. 免費演講引流,輕鬆獲客

該機構利用免費聽演講的海報在公眾號、朋友圈、社羣等自媒體渠道對活動進行曝光,不僅吸引了大量的學員,還有許多講師、專家在平台進行知識變現。

花了10w+搞私域流量,原來我花的都是冤枉錢

該機構把引流拉新的主力放在社羣的羣主招募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有社羣就可以隨便做私域?

當然不是,我們要在這些社羣中篩選出每個用户的用户屬性,用户畫像更精準,羣內的成員粘性就越高,對社羣的認同感更強,匹配用户屬性的產品在該社羣轉化率也會大幅度地提高。

所以機構開始對新進來的流量進行用户分層。

用户屬性不精準的社羣,定期發佈各種免費學習課程,如果對此類課程感興趣的成員就要進入新的社羣。第一門課程是免費的,但是想要進入第二門課程,需要通過社羣門檻,付費或者拉3人進入社羣即可獲得綠色通道,從而實現輕鬆獲客。

針對新社羣的用户屬性又精準了一點,之後在該社羣發佈相關屬性的產品,通過精細化的社羣運營,轉化也會大幅度提升。

二、社羣與用户產生粘性,私域工具高效管理

上面有提到,該機構可以輕鬆獲取流量,除了自媒體矩陣,主要是依靠社羣大規模裂變,同時配合私域流量工具對內容針對性羣發,且在系統後台高效管理實現的。

這樣的快捷又數據化的線上玩法,讓運營效率大大地提高,從而實現流量快速獲取、社羣快速擴張、運營管理高效的目的。

1. 流量承接與曝光的矩陣完善

上面只是大概説了一下該平台用自媒體矩陣做流量獲取與承接,是他們的矩陣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目前該機構公眾號有4個,微信搜索機構名稱就會出現統一頭像的公眾號矩陣,關注公眾號後,用户可以根據自動回覆解決自己的需求。

在疫情開始前,機構推廣主要是依靠公眾號推廣還有投廣告的形式進行,然後公眾號推送引導用户添加個人號轉化為私域流量,從而在朋友圈、社羣中再次洗流量,通過不停地刷廣告,轉化用户。

這樣的方法用户路徑比較長,轉化困難,流量獲取遇到了瓶頸,怎麼可以快速地獲取大量流量呢?

既然有了完善的矩陣承接流量,裂變,是流量獲取最快捷的方式。

2. 大規模裂變,流量輕鬆獲取

我們見過比較多的裂變是海報裂變,通過公眾號來承接流量,誘餌得當、路徑流暢,這樣的裂變成效也是被驗證過的,但弊端就是如果流量過爆,容易導致公眾號被封。該機構選擇羣主招募的形式進行大規模的裂變,只要是有社羣的,都可以做團長。

在招募到團長後,機構在[課團]系統後台通過[分組羣發]功能把不同的知識課程分針對性分發給不同屬性的社羣,通過小助手轉播到社羣內,讓羣內成員在社羣內學習,同時在課程結束後,預告下一門課程的內容、時間、講師信息等,吸引用户掃碼進入新的課程社羣。

機構根據[課團]後台數據查看社羣的轉化率以及社羣的數量對團長進行佣金分配。

創建的社羣數據都可以在[課團]系統後台看到,這樣管理團長更加地便捷,可以分析每個團長的數據,對轉化率好的團長進行表彰,對於轉化率不太理想的團長,針對性地給出相應的指導,從而提高轉化率。

3. 社羣精細化運營,培養用户與平台粘性

既然用户主要是在社羣中活躍的,那麼社羣的精細化運營就必不可少了,那麼他們是怎麼運營社羣的呢?

他們把社羣運營分為2類,分別設置不同的生命週期。

用户不精準的社羣週期一般為7天,7天的時間內通過免費課程進行流量導流,每次有新的課程都會發在這個羣內,並且團長會引導學員掃碼進入新羣聽課。7天週期過後,該羣不會只會在有新的免費課程時,僅轉發信息通知用户。

針對通過免費課程引流的新社羣,這個社羣週期可以是1~3個月。新社羣的用户是比較精準的,我們要重點運營,所以團長會在社羣中做福利分享、社羣遊戲、話題互動等,讓用户產生粘性。

團長在羣內要擔當KOC的角色,對該門課程比較擅長或者熱愛這類型課程,跟羣成員嘮嘮嗑,讓羣成員對團長產生認同感。有了日常社交的嘮嗑,加上定期的知識輸出、話題討論、福利分享、社羣活動促活,後期轉化率提高不也是輕輕鬆鬆的事嘛~

三、總結

該教育機構正是看準了社羣的強大社交屬性,利用私域流量形成網狀的流量獲取佈局,一傳十十傳百的裂變得到了有效認證。再通過私域流量工具做好配合,讓私域流量低成本、大規模的進行裂變,讓運營管理更加地高效。

這樣簡簡單單的玩法,你竟然還學不會嗎?不要再花錢砸廣告了!

本文由 @想當一條鹹魚的運營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58 字。

轉載請註明: 花了10w+搞私域流量,原來我花的都是冤枉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