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遊戲平台間的那些爭論:Steam和Epic之間發生了什麼
哈咯大家好,我是穩定絕不拖更的打工人企鵝,走過路過記得點個關注,每日更新當日最新的遊戲資訊~
隨着國內遊戲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外遊戲和平台也逐漸對其加深了重視程度。那些已經有穩定國內運營的先暫且不提,PC玩家最為熟悉的兩大“冤家”——Steam和Epic紛紛在大年初一當天舉辦了盛大的打折活動。當然,這次的打折活動所收到的反饋依然令人迷惑——Steam雖然打折力度不高,但是彷彿有魔力一般,紛紛讓玩家往G胖的錢包裏塞錢;而Epic的遊戲相對便宜不少,甚至都到了白給的程度,仍然有玩家選擇開團:你為什麼討厭Epic?
估計對這一情況瞭解不深的玩家肯定都一臉懵逼:這Epic招誰惹誰了,這麼良心還要捱罵?
實際上,最開始的Epic本來是很良心的。準確地説,Epic並不僅是一個遊戲平台,他更是一個遊戲公司。我們所熟悉的《堡壘之夜》就是Epic的看家作品之一,他們還自己開發了虛幻引擎,其中虛幻4引擎對所有遊戲廠商開源且免費使用,虛幻5引擎更是將要用在新一代遊戲和主機上。
但相反,作為一個遊戲平台,Epic所做的事情,説白了就是“急於求成”。Steam平台最早已經可以追溯到2002年,那時候Steam可以算是唯一一家堅持線上遊戲的平台了,並且因為其優秀的服務、獨家的線上遊戲版權以及更快的下載速度,早已經吸引了一大批早期的遊戲玩家。更關鍵的是,在當時線下游戲光碟盛行的時候,Steam想獲取線上遊戲版權輕而易舉,沒有任何的競爭對手出來干擾。
這麼一比較,晚了十年才入局的Epic顯然顯得有些年輕。Epic最早走的是自家遊戲的路線,同育碧、EA一樣,Epic想要依靠自身的遊戲打造一個遊戲平台,用以來吸引更多的穩定玩家。但很快Epic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自己的實力撐不起野心。説句人話就是,自家的遊戲還真的沒有幾款像樣的,有沒有遊戲平台都無所謂。
就在Epic糾結着還要不要繼續開發遊戲平台的時候,我們的鵝廠入局了,這一出手就是大手筆,直接就把Epic給收購了!不過雖然有了資金支持,鵝廠卻對遊戲平台這方面有着自己的想法。也是在此時,Epic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類似於Steam的遊戲平台。當時鵝廠還挺有野心的,後來也把自家的TGP改名成了WeGame,企圖和Steam平分天下。
然而Steam的用户粘性並不是鵝廠能預料的,最開始Epic選擇的就是和國內一樣的“燒錢戰術”,他們與Steam平台一些較為優秀的遊戲廠商進行溝通,取得了一些非獨佔遊戲的上架權利,然後將其中相當一部分的遊戲直接定期送給玩家,其中比較著名的就包括《GTA5》、《文明6》、《無主之地2》等等。
就算送不了玩家的,Epic也會給大量的優惠券,和打折同時進行折扣,讓玩家能以極低價格購買遊戲。這一操作確實卓有成效,不少玩家都被吸引到了Epic這裏。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玩家們只是想在Epic上面“白嫖”,至於究竟買不買遊戲,甚至玩不玩遊戲,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更適合他們消費的平台,依然是Steam。
這下可把Epic這邊給惹毛了,他們做出了兩個驚為天人的騷操作:一是直接跟Steam招呼都不打,直接搶遊戲的獨佔權。比如去年的《地鐵:離去》、《無主之地3》這兩款遊戲,都是Epic的獨佔遊戲,其中《地鐵:離去》更是在Steam上線沒多久“叛逃”到了Epic;二是Epic在相當一段時間直接對國內鎖區,不僅取消了國內的消費渠道,還讓玩家只能用其他手段才能登陸。
這兩件事讓Epic之前積攢的那點人緣瞬間給敗沒了。畢竟Epic改為遊戲平台的時候,就已經被鵝廠收購了。這波操作一是不講武德,和Steam構成了惡性競爭,二是吃着鵝廠的飯鎖國區玩家,打亂了鵝廠想要在國內和Steam競爭的方向。即便現在Epic現在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改善,比如客服的回覆、以及經常在微博上和玩家互動等等,仍然有許多Steam的忠實粉絲並不買賬。
不過説句實話,Epic與其説是真的急於求成,不如説是是在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就目前來看,一味的砸錢並不是在任何領域都有效的,只有所有人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資金才會讓其中的巨頭看起來更有優勢。Steam因為早期幾乎沒有競爭者,使其猶如沒有天敵的魚一樣,小打小鬧是無法將其處理掉的。這就和《英雄聯盟》之於MOBA市場,CF之於網絡FPS遊戲是一個道理。如今,Steam已經官宣破五萬款遊戲了,單純將其幾款遊戲的版權給奪過來真的是不痛不癢。
可惜,等到玩家的怒火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想要再拯救的話可謂難如登天了。
不知各位小夥伴又是怎麼看待平台之爭呢?歡迎留言評論發表你們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