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圖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時報(ID:vittimes),作者IT時報,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你永遠不會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2015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曾表示,BAT不是壟斷,是暫時領先。
2021年4月10日,阿里收到我國曆史上金額最高的反壟斷罰單——182.28億元。罰單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出,但對阿里來説,也許算不上意外。
4個月之前,2020年12月14日,阿里收到過一張50萬元的反壟斷罰單,做出處罰決定的依然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事由是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
1907年,當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為洛克菲勒財團開出全球經濟史上最著名的2924萬美元(購買力比約30:1)反壟斷罰款時,洛克菲勒並不服氣。
100多年後,阿里的態度很謙卑,發佈《致客户和公眾的一封信》,表示“誠懇接受,堅決服從”,並稱“將以此為新的起點,直面問題,鋭意革新。”
圖源:微博
對於這張罰單,外界評價最多的是,阿里收穫了“確定性”,靴子落地,終於可以重裝上陣了。那麼其他人呢?
那些曾經承受“二選一”之苦的對手和商家如釋重負了嗎?那些曾經對消費者和對手舉起“壟斷之刀”的超級平台,會明白任何濫用數據、技術和資本優勢的行為,都將不再是法外之地嗎?
“該案是我國平台經濟領域第一起重大典型的壟斷案件,標誌着平台經濟領域反壟斷執法進入了新階段,釋放了清晰的政策信號,即國家在鼓勵和促進平台經濟發展的同時,強化反壟斷監管,有效預防和制止平台企業損害競爭、創新和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規範和引導平台經濟持續健康創新發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對此評論稱。
01 愛護2020年12月18日,阿里在一封嚴正聲明中表示,“有關外媒報道中央聯合調查組進駐阿里巴巴一事,純屬謠言,我們將追究造謠者的責任。”
圖源:微博
一週後,12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告稱,已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於是,阿里的回應變成了,“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目前公司業務一切正常。”
2021年4月10日,塵埃落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九條規定,綜合考慮阿里巴巴集團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和持續時間等因素,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罰款182.28億元。
這張罰單到底有多嚴厲?
參照2015年高通被國家發改委處罰60.88億元,依據是其2013年在華收入的8%。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
這次阿里被處以2019年中國境內營收4557.12億元的4%,為182.28億元。
高通8%,阿里4%。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恰恰説明雖然乍一看182.28億是個天文數字,但監管部門實際上卻在依法裁量的基礎上體現出了審慎和剋制。
人民日報稱:“回顧整個案件,無論是違法行為的認定,還是罰款金額的確定,都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於法有據、於理應當。”
4月10日正值週六,負面消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也得到消減。
子彈可以在空中飛一會兒。
事實上,阿里巴巴最近在港股和美股的表現均還算穩定。早在去年年底,阿里股價就已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調查作出了回應,相較2020年最高收盤價309.4港元,阿里港股股價在年末下跌了25%。2021年,阿里港股經歷了一波漲勢後又回到了220港元左右的低點。
阿里巴巴美股走勢與港股類似,目前市值6000億美元左右,與去年下半年股價最高點相比下跌也超過20%。
利空也確實出盡。
“發達國家對蘋果、亞馬遜等平台經濟巨頭的反壟斷監管,並沒有讓這些企業失去核心競爭力,反而促使其積極做強核心業務,實現長遠健康發展。”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規範是為了更好發展,“扯袖子”也是一種愛護。
4月12日港股開盤,阿里開盤大漲5%。
目前,阿里巴巴美股市值排在特斯拉、台積電之後,但仍穩居全球市值前十大的公司。
02 沉默有趣的是,處罰消息一出,最沉默的恰恰是曾經與阿里槓得最兇的。
2015年,京東起訴阿里“二選一”,要求阿里停止“二選一”,並向其索賠10億,官司持續了數年,後來,唯品會和拼多多也遞交申請,請求以第三人身份加入訴訟。大有“三英戰呂布”之勢。
2019年,弱勢的商家也揭竿而起,向平台發起挑戰。在本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