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書: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將是未來創新力量的起點和支點

  編者按:發展永無止境,奮鬥未有窮期。“十三五”圓滿收官在即,壯闊“十四五”即將起航。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面對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國將如何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事關14億中國人民,也同樣牽動着世界目光。央視網年終特別策劃《奮進“十四五”·深解“關鍵詞”》,以小見大,讀懂中國經濟發展大局觀。

  央視網消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被列為未來五年十二項重要領域工作的首位。

劉玉書: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將是未來創新力量的起點和支點

  【專家介紹】

  劉玉書,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研究領域涉及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  

  央視網記者:“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意味着什麼?

  劉玉書:“十四五”將創新能力作為未來發展首要要求,將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的第一發展戰略,充分體現了我國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遠見和務實精準的改革決心。創新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氣,需要承受轉型升級的陣痛,沒有堅強的領導和強大的戰略定力是難以做到的,這也是我們國家制度優勢最直接的體現。

  央視網記者:未來五年,我國科技創新戰略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劉玉書:未來五年,是我國提出將數據納入生產要素範圍之後的第一個五年,而這也正是我國科技創新戰略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生產要素是創新的“土壤”,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要素,數據正在成為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數據要素將會在未來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

  央視網記者:數據這一生產要素將如何在創新中發揮作用?

  劉玉書:數據資源具有可複製、可共享、無限增長和供給的稟賦,打破了傳統要素有限供給對增長的制約,但另一方面,數據資源也具有容易形成壟斷、平台閉環等阻礙創新發展的問題。所以,數據共享是激發科技創新活力、落實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前提。從新的生產要素角度看,強調創新能力,也充分展現了我國敢於打破數字時代弊病、維持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活力和社會創新動能的決心。

  央視網記者: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需要和國際環境發生大逆轉的背景下,哪些領域的創新需求將會更加突顯?

  劉玉書:芯片之戰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還比較薄弱,容易受到外部供給端的波動影響。因此在關係到全球未來價值鏈的人工智能競爭領域,自主創新將會是我國的唯一出路,人工智能的大國角力將難以迴避。此外,下一代計算機體系結構研發至關重要。這也是人工智能發展“硬”超車的重要方面,它會隨着人工智能創新的發展而增強,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過去五年,我國在數字中國建設方面經歷了大繁榮和大發展。未來五年的數字化建設工作,即將進入“深水區”。所以,我們還需要考慮建立國家層面的數據融合協同增效機構,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市場化。

  央視網記者:近年來,全國各地區“智慧城市”、“製造轉型”、“數字政府”等展現了鮮明的發展特色,如何看待這種創新態勢?

  劉玉書:在中央各項政策的推動下,全國各地區的創新活力開始逐步顯現。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產業數字化增加值佔數字經濟比重達80.2%。預計未來將會迎來各地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爆發期,而科技創新發展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也將會是未來我國創新力量的起點和支點。

  央視網記者:“創新”作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我們應該如何把握並用好它?

  劉玉書:自主創新並不是關起門來“閉門造車”,而是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的對外開放,這是未來充分用好“創新”這一變量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在科技合作領域一直秉持開放透明的原則。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科研工作,中國一直在主動推動全球的合作,建立全球化有效合作的科學防控體系。未來中國依然會堅持最大化地促進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推動國際科技創新。 

  央視網記者: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和核心因素,未來國際競爭的主戰場將會在哪裏?

  劉玉書:人工智能全球市場爭奪將是我國未來科技創新發展的必經之戰。據預測,2020年,人工智能將在全球產生約470億美元的總收入,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及社會變革的一大驅動力。從國際科技巨頭看,目前谷歌、亞馬遜、IBM、蘋果、臉書等公司正在重點推進AI在各垂直領域的應用。我國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雖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全球市場份額方面,依然存在着強勁的對手。

  人工智能自主創新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到其他產業轉型升級的獨立自主可控性。從“十四五”規劃建議看,智能化是新興產業發展和製造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的明確要求,也是難點和痛點。所以,未來我國製造業和新興產業智能化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會是轉型升級成敗考核的重要指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14 字。

轉載請註明: 劉玉書:科技創新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將是未來創新力量的起點和支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