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手機業務之後,諾基亞依然榮耀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 楊凱,36氪經授權發佈。
商場如戰場,可怕的不是斷臂求生,而是因為沒有斷臂求生的魄力最後搞得滿盤皆輸。畢竟,只有活下去才有翻盤的機會。
2013年9月2日是諾基亞手機的“最後一天”。
經過數輪艱難的談判,諾基亞最終宣佈將手機業務以73億美元的價格賤賣給微軟(僅為當初最高市值1151億美元的1/16)。
聽到這個消息,全球各個角落的“諾粉”可能比諾基亞人還要難過。
他們見證了諾基亞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將摩托羅拉、愛立信等巨頭斬於馬下的傳奇歷程,陪伴着這個連續15年雄踞世界第一、年銷4.3億部的手機帝國一路成長。
最後又目睹着它如自由落體般墜落:股價從28歐元一路暴跌至不足2歐元,市值縮水超過90%;手機市場份額從接近50%下挫至不足4%;投資者把它歸為垃圾股,媒體猜測它何時會破產。
他們懷念諾基亞曾經創造的那些偉大紀錄和傳奇機型,懷念累計售出2.5億部的全球手機銷量之王NOKIA 1100;《黑客帝國》裏那部酷炫的諾基亞8110;世界上第一部3G手機諾基亞6650;唯一一部搭載MeeGo操作系統的智能機諾基亞N9……
▲手機銷量之王:NOKIA 1100
從天之驕子到眾矢之的,諾基亞只用了5年。
誰也沒想到,那個從高處摔不壞、汽車碾不壞、錘子砸不壞的諾基亞會這樣崩壞。
他們討論着,或許這個悲劇從喬布斯帶領智能機和觸摸屏時代呼嘯而來的時候;從諾基亞堅持要在蘋果和安卓之外打造第三個系統的時候;在它病急亂投醫選擇牽手微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但這些都不重要了。一切塵埃落定。
在更多人心裏,從那一天起,諾基亞已經“宣告死亡”。
從那以後,類比諾基亞甚至成了對一家企業最惡毒的“詛咒”:“你才諾基亞,你全家都是諾基亞。”
成王敗寇。諾基亞成了新王iPhone神話裏最好的反派角色,被肆意貶低、嘲笑,甚至被説得一無是處。
沒人會記得,那幾年,諾基亞如何倔強地堅守一個曾經王者最後的尊嚴。
沒人記得,在2012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搭載塞班系統的諾基亞808 PureView還獲得了“最佳新型移動手機”的榮譽,是無可爭議的拍照王者。
▲直到2020年,很多旗艦機都無法在硬件上完全趕超諾基亞808 PureView
沒人記得,是諾基亞推出了高像素大底、超採樣技術、光學防抖等一系列新技術,開啓高像素時代。
沒人記得,App Store也是諾基亞的專利。直到現在,智能機用户界面的多項核心技術依舊來自諾基亞,蘋果、三星等廠商每年還要為此支付一筆不菲的專利費。
事實上,即使是在最艱難的那兩年,諾基亞還在為支撐高像素,大費周折地自研ISP(圖像處理器);索尼做不了高像素的CMOS,諾基亞又找日本的東芝專門定製了全新的CMOS,並在808 PureView上使用……
儘管最終失敗了,但諾基亞結局的真實版本,頗有些堂吉訶德式的悲壯色彩。
“至死”,諾基亞還是那個“科技以人為本”的諾基亞。
事實上,就在諾基亞為了出售手機業務和微軟反覆周旋的同時,他們還做出了另一個艱難的決定。
也是因為這個決定,才有了後來的故事。
2006年,諾基亞和西門子合資成立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簡稱諾西通信)。在技術方面,這家通信公司斬獲頗豐,一路成為全球第四大通信設備商,但在業績方面,這家公司6年累計虧損了數十億美元,成了諾基亞和西門子的累贅。
2011年,諾基亞和西門子分別出資5億歐元援助,這也是它們為諾西通信提供的最後一筆融資。
可是,就在諾基亞準備出售手機業務的節骨眼上,諾西通信的一筆債務即將到期,馬上要面臨債務違約。
而身心俱疲的西門子選擇了放棄。2013年4月,西門子公開宣佈出手持有的諾西通信的50%股權。
諾基亞不得不把處理諾西通信的問題提上議程。
諾基亞有兩個選擇:一是像西門子一樣把股權賣掉;二是把西門子的股權買下來,全面接手諾西通信。
以諾基亞當時的財務狀況,一般人可能都會選擇前者,儘快把它出手,好全心投入和微軟的談判,但時任諾基亞CEO的李思拓最終選擇了後者。
理由是,當時的全球第三大通信服務商阿爾卡特-朗訊也在尋求出售,如果可以買下來,讓兩家公司合併,則可以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第二大通信服務商,向華為發起挑戰。
可這個選擇,也意味着遊走在破產邊緣的諾基亞還要拿出一大筆資金。
好在,憑藉高超的談判技巧,諾基亞以超低價拿下了諾西通信:總估值34億歐元,買斷價17億歐元,其中12億是現金,還有5億是西門子方面提供的過橋融資。
根據諾基亞評估,諾西通信價值至少在60億歐元以上。因為這筆“完美盜賊”般的成功抄底,被投資者拋棄的諾基亞,股價甚至一度飆升了10%。
事實上,在手機業務突飛猛進的那些年,諾西通信在諾基亞內部一直被當做“遺忘的棄子”,甚至於關於它的議題都很少被列入董事局會議。
然而,就是這個“棄子”,後來成了諾基亞的救世主。
很多人好奇,賣掉貢獻公司90%營收的手機業務後,諾基亞還剩下什麼?
答案是:諾西通信、專利授權業務和HERE地圖。
諾西通信空有技術,但尚未實現盈利。
HERE地圖當時是業內唯一能提供高品質數字化地圖的供應商,佔據着全球車載儀表導航系統90%的市場份額,但它和諾基亞的業務關聯度不大。
專利授權業務是最有價值的遺產,30000項專利貢獻着整個集團三分之一的利潤。2012年,它依然帶來了5億歐元的收入。
賣掉手機業務後,諾基亞完全可以選擇把諾西通信和HERE地圖都賣掉,守着專利授權業務躺贏。
但經過漫長的爭論,諾基亞最終確立了通信業務的大方向,以諾西通信為主體構建一個新的諾基亞。
▲2014年,諾基亞賤賣了諾基亞大廈
2015年,諾基亞如願以166億美元的低價收購了阿爾卡特-朗訊。
為了支付這筆錢,諾基亞孤注一擲,將HERE地圖賣給了德國汽車巨頭集團,把身家性命全壓在通信業務上。
拿下阿爾卡特-朗訊後,諾基亞不僅建構起完整的通信業務版圖,而且市場份額從8%增至30%,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通信服務商。
更重要的是,諾基亞還藉此拿下了“地球上最偉大的實驗室”——美國貝爾實驗室。
在近百年曆史上,貝爾實驗室一共拿下9次諾貝爾獎、16次美國最高技術獎、4次圖靈獎,還發明瞭奠定現代手機雛形的戰地移動電話;發明了將人類帶進半導體新紀元的晶體管;發明了全球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之一的C語言……
算上2010年收購摩托羅拉無線業務部門,此刻的諾基亞相當於是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貝爾實驗室、西門子和諾基亞的超級聯合體。
這裏面任何一個名字,都曾是通信行業裏舉足輕重的角色,陣容可謂相當強大。
此次收購完成後,一個全新的諾基亞也宣告成型。
“在今天的近10萬諾基亞員工中,只有不到1%的人還持有2012年的工卡”,李思拓説。
2017年,諾基亞突然以1850億元(人民幣)年營收重新殺回世界500強。
看到這個消息,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諾基亞居然還活着!
人們這才意識到這個被“宣判死亡”數年的手機廠商搖身一變成了全球第二大通訊設備製造商。
2012年至2016年,諾基亞的市值悄無聲息地暴漲了20多倍,增速甚至超過了許多野心勃勃的初創企業。
且在5G新戰場上,其統治力僅次於華為。
當人們都以為諾基亞已經“死透了”那幾年,它從全球召集了4萬工程師,加班加點攻克5G技術;在諾基亞5G“未來工廠”——奧盧工廠,每天有1000個4G和5G基站從自動生產線上下線……
截至2019年4月,諾基亞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超過1471件,在全球通信廠商中排第二,佔比為13%,僅次於華為的17%。
2018年,諾基亞公佈了5G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率:每部設備3歐元。
按去年全球14.86億台的智能手機總出貨量估算,僅此一項,未來每年將為諾基亞帶來近45億歐元的收入。
不僅如此,諾基亞還在全球範圍內拿下了許多5G訂單。2019年,諾基亞官網宣佈,在全球範圍內達成63個商業5G合同。
在美國全力封殺華為的背景下,諾基亞顯然成了最大的贏家。就在今年9月底,諾基亞又連續拿下兩個大訂單:被芬蘭運營商Elisa選定為5G RAN全國供應商;與英國電信(BT)簽署5G協議,成為英國電信最大的基礎設施合作伙伴。
如今看來,諾基亞當初選擇斷臂求生——賣掉手機業務無疑是個極其明智的選擇,不僅甩掉了包袱,擺脱了破產危機,更徹底切斷了它的退路,倒逼它置之死地而後生、進行二次創業,如此才有了新諾基亞的成績。
而且,諾基亞也沒有就此徹底放棄手機。
2016年,掙扎兩年無果的微軟,終於意識到自己根本不適合做手機。而“諾基亞手機”品牌依舊屬於諾基亞集團,儘管授權給了微軟,但微軟無權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轉讓給第三方。
“諾基亞手機”品牌兜兜轉轉一圈,又回到了諾基亞手中。
2016年12月,由諾基亞前高管成立的芬蘭手機公司HMD,拿到了諾基亞品牌的獨家授權協議,開始生產搭載安卓系統的諾基亞手機,由富士康來代工,諾基亞提供專利和技術。
2017年,基於安卓系統的諾基亞手機發布。
功能機銷量接近6000萬部,僅用一年時間便成為世界第二大功能機制造商。智能機開局也不錯,一年賣出約800萬部,進入英國僅1年,就成為第三大廠商。
2018年,諾基亞手機銷量增長782%,市場份額達到全球第九。
就在前不久,HMD還在中國首發了一款低端智能手機:諾基亞C3,搭載紫光展鋭國產芯片,售價僅699元,還是那個能砸核桃的諾基亞。
這場斷臂求生的大戲,到最後其實是微軟吃了個啞巴虧,不僅幫諾基亞收拾了手機的爛攤子,還白白給了諾基亞一筆錢幫它東山再起。
事實上,在這家成立於1865年的芬蘭公司,在一百多年曆史中,經歷過太多比這更艱難的時刻:第一次世界大戰裏公司瀕臨破產,被芬蘭橡膠廠收購;1988年,利潤急劇下降,時任董事長卡里·凱拉莫甚至因為壓力而自殺……
轉型也是家常便飯。從造紙到化工、橡膠,從電纜、製藥到天然氣、石油、軍事……接觸消費電子不過是1960年以後的事。
誰説賣掉手機業務就活不了了?大不了再轉型唄。
只要活下去,就還有翻盤的機會。
參考資料1.《偏執樂觀——諾基亞轉型的創業式領導力》機械工業出版社
2.《諾基亞最後的倔強——Pureview》ZEA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