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在FPS射擊遊戲《戰地5》中,如果進入了步戰為主的地圖,經常會看到玩家們扛着一門反坦克武器四處尋找獵物,這就是二戰期間英國研製的PIAT反坦克發射器,它拋物線的彈道經常會對無腦衝鋒的對方玩家造成一定殺傷。雖然在遊戲內被玩家們略微點歪了技能點,那麼它在現實中是怎樣的一款武器呢?
▲《戰地5》遊戲內的PIAT反坦克發射器
二戰爆發初期,博伊斯反坦克槍是英軍步兵的標準反坦克武器,但隨着敵軍坦克裝甲厚度的增加,它很快就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要。於是二戰激戰正酣之時,有一個突出的問題擺在了英國人的面前亟待解決:如何讓輕裝步兵獲得擊穿敵軍裝甲車輛的能力,使其能夠在相對安全的距離內與敵人的裝甲部隊作戰。而接替博伊斯反坦克槍的,就是本文的主角:PIAT反坦克發射器。
▲英國步兵使用博伊斯反坦克槍訓練,1938年
▲當然,在《戰地5》中,博伊斯反坦克槍打坦克基本上就啃一個小坑。因此,一般玩家都是拿來對人(軍事法庭警告)
提起PIAT的研發之路,就不得不提到布萊克(L.V.S. Blacker)上校和米利斯-傑弗里斯(Millis Jefferis)。布萊克是一位軍人,同時還是一名發明家和冒險家。作為一名冒險家,在20世紀30年代初,他是首支飛越珠穆朗瑪峯的探險隊的一員。作為一名軍人和發明家,他研發了多款武器,而對栓式迫擊炮(Spigot Mortar)的痴迷。最終促使布萊克設計了一款被稱為“布萊克擲彈機”(Blacker Bombard)的29mm栓式迫擊炮,這是一種造價低廉的反坦克武器,被大量配發給英國國民自衞軍和機場守備部隊,以抵禦德軍可能發動的進攻。
▲1933年,身着飛行服的布萊克上校
▲1941年7月30日,位於薩克斯曼海姆的英國國民自衞軍正在進行布萊克擲彈機的發射操作訓練
米利斯-傑弗里斯是一名英國陸軍工兵,同時還是秘密武器開發部門國防部1號“MD1”(俗稱 "丘吉爾的玩具店")的指揮官,他基於布萊克的設計對這種武器進一步進行了改進。隨後,布萊克和傑弗里斯的原型產品都被英國一家名為帝國化學工業公司(ICI)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所採用,在結合兩者特點後,最終將PIAT完善成一種可投入戰場的武器。
▲表現國防部1號實驗室的漫畫,丘吉爾身後一名MD1的研究人員手裏正拿着一部PIAT站在一旁,MD1同時也是著名系列電影《007》中Q所屬的軍需部的原型
PIAT發射2.5磅的彈丸,內含聚能炸藥,能夠穿透100毫米或4英寸厚的裝甲,於1943年開始服役,並在突尼斯和西西里島首次投入作戰。由於射程不足,士兵必須等目標進入100碼(91米)的有效射程後才能開火射擊。正因如此,隨後湧現出了很多使用PIAT進行作戰的士兵的英勇事蹟,不乏日後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軍事獎章和傑出行為獎章的獲得者。
▲雖然它的有效射程只有100碼,但PIAT仍有不俗的毀傷效果
儘管用起來有諸多不便,但在實戰中,PIAT還是證明了它是一種對軸心國的裝甲車輛非常有效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在 "霸王行動"展開的最初幾周,PIAT擊毀的德軍坦克佔到了擊毀總數的7%,這一數據比盟軍的空中打擊還要多。1944年10月,意大利薩維奧河地區,加拿大錫福斯高地兵團(Seaforth Highlanders)的二等兵歐內斯特-史密斯使用PIAT擊毀了2輛德軍坦克及2門自行火炮,而在英帕爾戰役中,第7廓爾喀步槍隊的步兵甘珠-拉瑪也有使用PIAT擊毀日軍坦克的記錄,二位均並憑藉其英勇表現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歐內斯特-史密斯,曾匍匐抵近至10餘米的距離使用PIAT擊毀了一輛豹式坦克
"市場花園 "行動中,隸屬於南斯塔福德郡團(South Staffordshire Regiment)的羅伯特-凱恩少校在奧斯特貝克的戰鬥使用PIAT中摧毀了幾輛德國裝甲車。據記載,共有不少於6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被授予者是因為使用PIAT而獲此殊榮,此外還有幾十枚各類獎章授予和嘉獎令中提及到了PIAT。
▲1944年法國諾曼底,一名正在使用PIAT發射器的英軍士兵
除了反裝甲之外,PIAT的用途也十分廣泛,還可作為輕型迫擊炮來使用。愛爾蘭皇家燧發槍團1營的軍官約翰-威爾頓(John Wilton)就曾回憶到,在意大利波河流域同德軍作戰時,由於雙方相距太近,炮兵經常無法對附近的敵軍陣地進行有效炮擊。因此,PIAT就成為了士兵們反擊的首選。除此之外,在巷戰中,英軍士兵還可以在特殊情況下使用PIAT轟擊建築物以獲得有效的射擊位置或者清除屋內的敵軍士兵。如此説來,《戰地五》的玩家們在遊戲中的行為也就情有可原了。
▲英國皇家空軍於1944年9月19日從空中拍攝的安亨橋偵察照片,顯示了英國人在北部進行了頑強阻擊,以及前一天戰鬥中的被擊毀的德軍車輛殘骸。
"市場花園 "行動期間,英國空降部隊在安亨橋(Arnhem bridge)地區被重重圍困(電影《遙遠的橋》的背景)的不利情況下,仍舊頑強抵抗。戰後,第11傘兵營的理查德-朗斯代爾(Richard Lonsdale)少校在報告中寫道,PIAT在戰鬥中“被證明有巨大的價值,這次行動最悲哀的一點是我們太缺乏PIAT,到最後已經全部打光了。而士兵們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喊‘再給我一支PIAT,我們會一直守到聖誕節’”。
▲電影《遙遠的橋》中展現的英軍使用PIAT防禦德軍進攻的場景
二戰結束後,PIAT在戰場上在繼續發揮着作用。1947-49年阿以衝突期間,它們是猶太人手中為數不多的反坦克武器。隨後荷蘭軍隊在印度尼西亞獨立戰爭期間也有使用這一武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中,一些PIAT在法國軍隊的手中出現過。到20世紀50年代初,PIAT開始被射程更遠的無後坐力炮和更加優秀的火箭筒所取代。1956年,英國陸軍宣佈PIAT退出現役。
▲陳列在加拿大戰爭博物館的PIAT反坦克發射器
▲經典RTS遊戲《英雄連》中英軍單位也會使用PIAT作為其反坦克武器,這似乎和丘吉爾坦克、噴火戰鬥機一道,成為了二戰期間英國的代表性武器
資料來源:
Military History Now:《“Bring Up The PIAT!” – Meet Britain’s Famous Anti-Tank Weapon of WW2》
IMFDB:PIAT、《A Bridge Too Far》
即時戰略遊戲:《英雄連》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戰地五》
Wikipedia:《Battle of Arn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