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內卷,是一起做正確但錯誤的事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科技

編輯導語:內卷,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如今,不僅是互聯網行業,在教育行業甚至整個社會都已經陷入內卷的泥沼,內卷也因此成為了2020年度十大熱詞之一。

不少讀者留言問我對內卷的看法,既然要談,就聊些被忽視的觀點吧。考慮到現在網上的民族情緒,隔着屏幕都能嗅到火藥味。為此,我還是先上一劑預防針吧,本文或許會引起一些人的認知失調。

真相與舒適不可兼得,選一個吧。

一、什麼是內卷?

它是個外來詞彙,involution,最初用於描述藝術風格(精密重複),是一種低水平復雜的藝術,重在“勞動密集”而不在於智力創造性。

20世紀60年代,人類學家吉爾茨將之引入社會經濟學領域,用於描述人多地少、土地有限時,通過精耕細作,仍能保持增長與發展,它是一箇中性偏正面的詞彙。

1986年,involution被歷史社會學家黃宗智引入中文圈,他翻譯成“內卷”,表達“勞動力的投入已難以提高單位產值”,此時已經改變了involution的原義,變成了負面詞彙。

今天,作為網絡流行語的「內卷」,既跟它的外語原義,也跟最初的中文譯義不同。所以,咱用不着對「內卷」追根溯源。

一些人認為,“內卷”不過是變着法兒的表達“內耗”、“競爭激烈”、“僧多粥少”,我對此不同意。

一個引發大量共鳴的新詞,特意從晦澀的學術語中衍生,必定隱含了“某些全新的東西”。但現在這個詞被過度濫用,淹沒了它“實質創新”的一面,可惜。

有些人把“工作量大”等同於內卷;有些人把“內部競爭”等同於內卷;一些人為逃避努力,也借用“反內卷”尋求道德安慰;還有更多的人把對社會不公的憤怒發泄在“內卷”上,以至於“萬物皆可卷”……

這些對「內卷」的濫用,只會扭曲它映射的問題。成熟的社會,不是矯揉做作博眼球博關注,而是聚焦於新現象新問題,從中挖掘出金礦,增長見識、為己所用。

所以,繼續討論前,咱先對「內卷」的全新內涵達成共識:內卷,是防禦式的低水平重複投入,而最終沒有任何參與者獲益。所謂“防禦”,是指投入意義不大,但不投入會出局。

國內升學考試是典型的內卷。我小時候,孩子們上課時上課,玩耍時玩耍。現在呢,全民拼虐娃、全娃拼培訓。分數提高了,但錄取分也提高了,被錄取的人還是那些——結果是,全體參與內卷的人,家長與娃的努力都“犧牲”了(培訓機構、房地產除外),親子關係變差,孩子身心出問題。

你或許會問,怎麼浪費了,不是被動提升全民知識水平了麼。這正是區分“內卷”跟“良性競爭”的關鍵。由於越有利於考高分的訓練,越不利於增長知識。所以孩子們的付出,只提升了考試能力,而不是知識。這就是“低水平無意義重複”。

你既無法退出,也無法脱離,投入的努力還沒多大意義,這些是內卷的典型特徵。日本的工匠精神,很多不過是對內卷的美化。一個壽司你捏出花來,投入的心血跟實際獲得(提升消費者的體驗)完全不成正比。當“捏出花”成為壽司業門檻時,就內卷化了。

二、內卷引發的充分必要條件

是不是“經濟增長停滯”,或者“競爭激烈”就必然導致內卷?

不是,它們僅僅是內卷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文體、科研領域競爭夠激烈吧,但這些競爭卻能激勵打破吉尼斯紀錄,創造更高水平的研究。那為何同樣是競爭慘烈的升學考試,又是典型的內卷?

兩者一比較,我們就能發現兩個體現「內卷」特徵的現象:

  1. 文體科研領域,退出代價低(相對高考);
  2. 文體科研領域,進步天花板高。

打個比方,假設我是計算機科學家,如果我不喜歡科研,那我隨時可以退出,雖然一番折騰,但不妨礙我在高校全職教書,或考個公務員、做個程序員甚至自媒體。

高考就不同了,倒不是説高校教育水平有多大含金量,而是這年頭,學歷已然成為人為設置的敲門磚,退出高考體系,代價太大。這就是退出代價。

再説天花板,文體科研,你達到一流水平後,願意投入更多,產出更高水平的創新,不僅個人能名利雙收,整個行業、整個領域還能因此受益。

但高考不同,提綱擺在那裏,試題不能超綱,考生達到一定水平,就沒法再縱向進步,當然你要證明龐加萊猜想或研究範疇論沒問題,但不會讓你數學加分。

因而只能橫向努力——題海戰術,把自己訓練成考試機器人,這就是低水平重複,孩子們不會因此能力更強,反倒因此傷害身體,扼殺人性(創造力想象力)。

儘管明知是無意義的內耗,但每個孩子又不得不做,因為你不做,名次就會被別人擠下去。

*有人會問,為什麼試題不能超綱?因為社會必須確保公平教育權。試題如果能超綱,比如物理大題要搞個量子力學論文,最後可不變成教育界的士族壟斷嘛。

至此,我們得以抽象提煉「內卷」形成的充分必要條件了:退出成本高、高水平創新的投入產出比低、競爭激烈。

實際上,能滿足上述條件的領域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多,典型如高考、壟斷行業、高薪但發展停滯的產業、積攢了大量無法適應新行業羣體的產業(日本較多見,以後國內也會變多)等等。

簡而言之,並非所有的“內卷”都是「內卷」,很多內卷不過是“我不滿意但又不想努力”的另一種表述而已。當然,如果本文僅停留在澄清概念,那可沒多大意思。前面的論述,主要是為達成對「內卷」的共識——防禦式的低水平內耗,參與方沒人獲益。

一個有價值的探討,一個探尋現象下的金礦的提問是:內卷何以發生在此時此地?它形成背後的土壤是什麼?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三、內卷冰山下的土壤

思考社會問題,主要評估經濟、制度、文化等要素。前面説了,經濟增長減緩只是內卷的必要條件但不充分,剩下的就是「制度」或者「文化」。

*順帶一提,經濟增長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拖延策略”,是掩飾社會矛盾的捷徑,是一個惡意大於善意的謊言,經濟增長無法解決人類社會的根本矛盾。

高考的內卷,「制度」是主因,但除此之外的內卷呢?

以工作為例,今天,人們完全能自由流動、自由更換職業,顯然制度不能背這個鍋。剩下的,就是「文化」了。文化是個大命題,是一個全方位影響民眾生活而又不為一般民眾所察覺的概念,是一個最該科普卻沒得到科普的問題。

啓蒙運動到現在三四百年,五四運動到現在也一百年了,但今天的主流民眾,「文化」水平和一百年前並沒多大區別。識多幾個字、會做題會考試、會玩手機會操控現代玩意兒,這些不叫「文化」,文化是思想的語言,解讀思想、反思自我才是文化的開端。

國內民眾普遍認為「文化」特沒勁,能當飯吃麼?這種態度恰恰是「文化」的一部分——務實,僅在意看得見摸得着的事物。

“務實”的實,跟經濟“脱虛向實”的實是兩個概念。經濟上的“虛”指的是金融泡沫,但凡這個“虛”能給民眾賺錢,才是“實”,是務實。民眾都務這個實,才更加劇了經濟的“脱虛向實”。要他們考慮持續發展、天下大同,這些才是虛,真虛。

僅這點細節,咱就能一窺「文化」對國民經濟、生活的影響之大,一些好的理想、好的制度難以落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不適應「文化」土壤。

説回造成內卷的「文化」要素,著名文化學者王元化先生,研究了大半輩子,概括了我們國民性格的幾個特徵,我認為極具洞察力:

  • 以道德為本位的價值觀念
  • 靠意會而不借助言語的體知思維方式
  • 強調同一性忽視特殊性的尚同思想

咱逐一聯繫「內卷」現象,關聯着剖析。第一點,與「內卷」關聯不大;第二點,意會體知思維,看似不相關,實則關係重大。

意會體知的特點是什麼?不擅於溝通。有本暢銷書,非暴力溝通,溝通的理念很好,但如果你真在國內踐行,溝通的雙方都會產生很詭異的感覺。這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自春秋百家爭鳴之後,就缺乏語言思辨的習慣,代之以意會體知思維。

溝通,可不是會不會説話。有效溝通的本質,是協調不同羣體的利益關係,這項能力得不到培養,面臨利益糾紛時,人們就傾向於採取你死我活的方式解決,歷史書上可是寫滿了——這種方式,放在職場裏、放在升學考試中,就容易演化成「內卷」。

如果説,不擅於協調利益,那我不選擇硬扛,另闢捷徑總可以吧。這就涉及到第三點了:尚同思想。

尚同思想,就結果來説,是指所有人思想要統一,要絕對服從上級。墨子提出尚同思想時,是有個理想主義前提的,要求天下人彼此互敬互愛,人格尊重,在此基礎上選出的“上級”,代表全民意志。

歷史上,這個思想很快被統治階級閹割成集體主義文化,抑制個人想法,服從集體意志。

這不奇怪,全球統治集團都會這麼幹,便於管控。問題就在於,我們華夏文明,太早進入了高度集權的專制社會,“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民眾最真實的寫照。漫長的苦難史幾乎不給自由、民權的思想發育的空間……這個慣性,延續至今。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詭異的現象很容易蔓延,因為骨子裏害怕跟他人不同。你去金融行業看看,本來樸素的女孩,入職沒多久就一定要喝星巴克、背LV包、朋友圈曬國外沙灘照。

打破「內卷」囚徒困境的另一種方式是另闢捷徑,是創新、是創業(開創新事業不一定是開公司)。但創新需要獨立健全的人格,需要跟集體“保持思想距離”,這些都不為尚同文化所接受。

你或許會説,這些年不是哪都提倡創新麼?

我們評估他人對事物的看法,不要看他們怎麼説,而是看他們怎麼做。以國內企業為例,把“創新”作為企業文化口號的比比皆是,但你真要提出實質創新的策略,被暗地裏取笑還算是好的,要較真推動下去,大概率被掃地出局。我親測有效,還不止一次。

*實質創新的本質就是改變“結構”,這總會動搖一些人的利益。

但我鼓勵有條件的年輕人不妨嘗試下,這會讓你成為哲學家或藝術家的路上收穫一手素材。你可能會成為很多人的笑柄,但你也可能會改變世界。

是創新,自然是做沒有人做過的事,意味着高風險。這就需要容忍犯錯、寬容失敗。但在一個視“安分守己”、“槍打出頭鳥”為金科玉律的文化裏。寬容失敗,想都別想。

你想知道人們真實的態度,不妨去相親市場試驗下,職業寫“創業”,看有沒有大媽(媒人)搭理你。

我估計在很多人字典裏,創業就等於不務正業。反之,只要你跟大家一樣,無論是朝九晚五還是996,做份看似安穩但實則出賣青春、“不取悦老闆則失業”的工作,也沒人會説你不務正業。

這就是尚同,是一起庸俗,一起做錯誤的正確的事,亦或者,是正成為魯迅先生指出的“做穩了奴隸的人,和願做奴隸而不得的人”。

一個人曾經創業失敗過一次,在社交評價層面,這個失敗就像古代給犯人刺字一樣,伴隨終身——每當你有新想法,周邊人就會提醒你——想想上次(的失敗)吧。

萬一創新成功了呢?別急,還有抄襲等着你。國民素來敬仰成王敗寇,拳頭大就是硬道理,抄襲者勝出了就是“借鑑”。類似郭敬明之流,抄襲揚名而沒受到相應的懲罰者,比比皆是……互聯網大鱷靠“借鑑他人”起家也沒得到相應懲罰……

很多人抱怨國內缺乏高水平的原創作品,但他們沒意識到,正是多數人對於抄襲者的“寬容”間接扼殺了高水平創作者。以前流行一句話“這屆讀者不行”,就結論來説,是的。

所以國人缺乏實質創新,不是缺乏聰明人,歸根結底,是因為“人文生態規則”並不鼓勵高水平創新。高水平創新的價值不僅沒有得到回報,甚至分分鐘能把創新者氣死。

所以,在內卷跟創新二選一時,人們無疑更傾向於選擇內卷,選擇一個錯誤但正確的答案。

關於內卷,先談這些。

總結下,內卷的內涵並非“外來語”,恰恰是土生土長的本土語言,經濟停滯、僧多粥少都僅僅是造成內卷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或者説,它們其實掩蓋了內卷背後的真相——滋生內卷的文化土壤——不喜思辨與協商、尚同而排斥實質創新。

或者就像歷史學家説的那樣,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我們從歷史中什麼也沒有學到。這或許是歷史對從不學習的孩子的懲罰,是惡意的電擊治療。

本文只是一個引子,我想借着「內卷」,向大傢俱象化一個事實——歷史與思想(文化)很大程度的決定了我們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對構建我們世界的思想語言,所知甚少。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進化式運營》作者,“基於用户視角的用户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