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深層擁抱“按需生產”

電商:深層擁抱“按需生產”

作為流通環節中連接消費和生產兩端的渠道商,尤其是電商平台,如何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自身優勢,在當前經濟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今年以來,國內電商企業藉助自身平台優勢和數字化技術,在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創新方面進行了多元化嘗試,有效增加消費供給。向外輸出資源的電商,力求實現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暢通無阻,以此讓供給端與需求端實現循環。

電商:深層擁抱“按需生產”

現狀:

1.匹配直播

“無直播不電商”是當下的熱詞。商家直播無疑成為新爆發點,與達人直播相輔相成,合力摸索出穩定的商業模式,從而實現效益最大化。隨着直播電商行業“人貨場”的持續擴大,直播將逐步滲透至電商的各個領域。公開數據顯示,今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將突破萬億,明年將繼續保持較高速增長,規模將接近2萬億元。

商家通過直播,一方面通過分享的方式精準找到消費者,並降低了獲客成本。另一方面,直播可以更清晰明瞭地介紹商品,讓消費者看到更多產品細節,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門檻。

電商與商家早已將直播視為標配,雙方努力直播常態化。京東、拼多多都在努力推廣直播帶貨,溯源主播、縣長直播層出不窮。

得益於直播、電商,工廠的產品轉化率和售罄率都快速提高,最大限度降低庫存風險,工廠與消費者似乎能夠順暢對話。流量的黏性、多寡關乎直播成效,直播是工廠以低成本吸引流量的工具,電商要做的是讓工具放大流量的效果。

2.高額補貼

“1元真香節”“1元更香節”“1元好用才香節”,電商打着百億補貼、一元購的旗號,助推供應端的商家打開消費市場。電商平台劃撥了諸多流量對接代工企業,給予初始流量,幫它們在平台起步。此外還在不斷完善培訓計劃,幫助工廠瞭解、用好電商平台。

電商平台通過創立工廠直購節、1元購物節等活動,既滿足消費者追求“超高性價比”的訴求,又能幫助外銷型製造企業以“薄利多銷”打造爆款,快速打開國內市場。淘寶特價版等工廠直銷平台掀起的“特價經濟”新風潮,正成為產業帶工廠復甦的主要推動力。

實際上,電商彼此起伏的價格補貼,對於生產端上的企業鋪設新銷售渠道存在很大推動力,能夠把更多的電商產品提供給更多的人羣。原先電商產品對於下沉市場來説滲透率不是很高,電商對工廠產品的青睞反而提高了滲透率。同時,電商也打敗了很多的山寨產品,原來農村縣城裏有很多的山寨假冒偽劣產品,通過電商的力量可以摧毀其土壤,電商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低價商品。

3.區域品牌

電商正在讓工廠和農產地上的商品和農產品有名有姓。農產品、小商品、生活日百、傢俱家電等特色產業帶實現了逆風生長,逐漸成為區域公用品牌。在淘系平台上,山城竹紙、佛山家居、廣州女裝、汕頭內衣、潮州智能馬桶、澄海玩具等,從鮮為人知變得家喻户曉,成了年輕人追逐的新潮品牌。

大到以市級為單位,小到單個產業帶,電商身影頻繁出現在生產端的第一線。例如拼多多先後與煙台市、寧波市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將數以萬計的工廠整體“搬家”到拼多多上。兩年來,諸多電商企業雖然沒有直接對外喊出扶持產業帶,但在協助代工廠轉型時已悄然培植出了區域品牌,早將產業帶烙印在消費者的認知裏。

產業帶是一條帶狀的鏈條產業集中區域,是相關或相同的產業的基地,在此區域內可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無論是外部環境的改變還是自身所需,產業帶上商户們與電商越發親密。有着區域品牌形象的產業帶上的企業,哪怕是出口轉內銷的外貿型企業,正重新熟悉國內市場的商品結構,針對新需求改造產品線。

趨勢:

1.整合兩端

消費端零散而越發有限的增量空間,尋求產業端的機遇自然成為企業新出口。相較於從互聯網上生根發芽的電商、移動支付以及後來的新零售,新制造很難藉助人口紅利快速擴張,企業需要憑藉大數據、優化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向源頭延伸。目前,製造業處於需向智能化轉型的階段,面臨着人力成本上升、產業升級的壓力,企業對效率提升有着強烈訴求。與此同時,製造業也是一片尚未開墾的龐大市場。

電商:深層擁抱“按需生產”

互聯網行業從流量優先向效率優先轉型。互聯網企業、製造商、品牌商等均開始依靠消費端的大數據實現“按需生產”。消費與產銷的數據互通後,生產信息將被直接送達給製造企業,才能實現柔性定製。小批量、定製化的柔性製造產能開始替代以大批生產、低成本取勝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互聯網企業帶動的供應鏈創新,正在通過以需定產影響上游,推進供給側改革。

2.加速數字化

電商向外輸出着數字化生產與管理能力,包括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營銷以及人才培育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重點幫扶一批外向型企業轉型內銷市場,幫助企業重回發展快車道。

數字化與技術正在為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升級與轉型提供着更豐富的想象空間。未來,從消費者互動、營銷、銷售、供應鏈、物流到雲計算,互聯網企業提供的數字商業操作系統都將幫助品牌企業和商家運用創新的技術手段和商業模式,迎合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

伴隨着居民消費結構和品質升級,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需求漸成主流。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企業與實體零售企業快速融合,前者在需求端與供給端之間搭建數據通路,成為品牌和企業C2B精準滿足消費需求、實踐新制造的主陣地。

對企業來説,數字化轉型可以帶來質量提升、成本降低、產品創新,這是經濟轉型升級最基礎的單元。對產業來説,傳統產業抓住數字化轉型發展機遇,可以實現向價值鏈高端的轉移;電商企業則藉此推動服務業和第二產業融合。

3.小眾爆發

市場細分的顆粒度越來越小,消費行為越發多元化;長尾市場再度出現火爆局面,用户快速消化這些小眾商品。諸多細微的變化,體現了中國社會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理念提升的過程。

消費行為的多元化,讓眾多小眾市場爆發出了驚人的潛力,電商也不斷囊括更多的商品與品類。在互聯網上存在着容量巨大的長尾市場,一方面廠商的傳播、運輸、倉儲成本能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一個好平台能夠容納足夠多的用户來消化這些小眾商品。

小眾市場裏,寵物用品的市場增速不容忽視。頭部市場的貓狗出行、貓狗日用品類的商品數量激增。此外,寵物服務、異寵用品、寵物零食等尾部品類中也有大量的新產品出現。同時,玩具品類中也存在着明顯的長尾市場。鍵盤樂器、毛絨布藝、益智玩具、積木拼插等品類構成了該領域的頭部品類。在食品領域中,即食燕窩、即食佛跳牆等商品一度刷爆了“6·18”“雙11”等電商大促的排行榜。

聚焦於不同領域的小眾市場,通過互聯網的力量聯動線上線下,在“小市場”中抓住發展機遇,獲得了商業上的爆發。大量新業態、新品牌、新商品的湧現主要來源於各品類的利基市場,長尾爆品聚焦於不同領域的小眾市場,消費訴求得以充分滿足,又為產業創新提供了生存空間。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文 圖片來源:受訪企業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1 字。

轉載請註明: 電商:深層擁抱“按需生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