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芯”頭大患 馬雲2000億砸向國產芯片

距離孟晚舟最有可能被“釋放”的那次裁決,

已過去近兩週。

雖然裁決結果事與願違,

判定“雙重犯罪”給所有支持她的人潑了一盆冷水。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

問題的核心,還是華為。

近日,

被視為華為解決芯片問題重要出路的中芯國際宣佈

因為一些設備和技術進口自美國,

在獲得美國商務部行政許可之前,

無法為部分客户生產芯片。

擁有核心技術的重要性,

再次凸顯。

華為此劫,

艱險不斷。

華為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無數人的目光。

為什麼這件事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華為全球供應商超過2000家,

2018年11月華為對外公佈全球核心供應商名單,

一共92家。

其中,

芯片供應商28家,

在各自領域排名全球前十的,有12家;

電子元器件供應商22家,

全球行業前十的供應商,有9家。

另一邊,

華為在全球通訊市場的地位有目共睹,

尚無人能撼動。

目前,根據市場調查,

華為是全球

第一大基站設備供應商,

第一大光通訊設備供應商,

IDC報告顯示,

華為2019年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二;

市場調研公司顧能的數據顯示,

華為2019年半導體採購額全球第三。

現在的華為又過得怎麼樣?

華為2019年年報顯示,

2019年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

淨利潤627億元,同比增長5.6%。

最受關注的還是5G,

孟晚舟被加拿大扣押之後的一年多里,

華為的5G訂單量迅速增加,

版圖迅速擴大,

給了對手最有力的回擊。

但也正因如此,

華為的障礙越來越多,

翻越障礙的難度越來越大。

當下,最大的難題之一是芯片!

但華為的“備胎”計劃裏,

不光有鴻蒙系統,

還有海思芯片。

海思芯片研發從2004年就已開始,

經過十多年不間斷的努力,

終於有了自主芯片。

奈何,

美國的制裁一步步加劇,

不光高通芯片不讓用,

設計芯片的EDA軟件也不讓用!

因為世界上三大EDA軟件商,

都是美國的。

雖然華為的軟件授權還未到期,

但有了設計,還要能生產才行。

台積電、聯發科?

誰也無法確定,

他們會在什麼時候徹底被美國扼住喉嚨。

畢竟,

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生產設備光刻機,

僅一家企業能造出來——

荷蘭的阿斯麥ASML,

而縱使該公司願意賣,

只怕也會變成有錢買不到。

因為

似乎所有相關芯片廠商都被嚴密監控着。

國產芯片做得最好的是中芯國際,

2019年年底已宣佈14納米芯片實現量產。

本以為可以解華為後顧之憂,

但是,變數再起。

近日中芯國際迴歸A股的招股書顯示:

“若干自美國進口的半導體設備與技術,

在獲得美國商務部行政許可之前,

可能無法用於為若干客户的產品進行生產製造。”

芯片國產竟如此難?

國內有自己的光刻機,

但技術上還處在90納米階段。

儘管最新消息稱,

可即便加緊發力28納米、11納米、7納米技術,

何時能夠落地仍未可知,更遑論芯片質量與性能。

EDA軟件,國內也有,

但問題是相同的,

現在的技術距離滿足華為的需求,

還差得遠……

孟晚舟的官司或許曠日持久,

但華為的時間很緊迫。

好在,華為並不孤單,

大佬們都出手了,

決心是堅定的。

他們解不了華為的急,

但可以為國產芯片爭取一些時間。

當然,

前路依然充滿可預知的糟糕情況,

以及各種不確定性。

任正非喜歡用這架飛機比喻華為,

他説:“我們是在一邊飛一邊修飛機”

人們也都相信,

這架飛機,一定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這家中國公司,一定可以衝破障礙,

越來越好,

越做越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2 字。

轉載請註明: 解除“芯”頭大患 馬雲2000億砸向國產芯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