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騰訊宣佈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用於新基建項目的進一步佈局。包括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服務器、大型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物聯網操作系統、5G網絡、音視頻通訊、網絡安全、量子計算等都將是重點投入領域。
其中,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七大版塊中的重要一項,是產業應用範圍最廣,垂直影響最深的數字技術,正在成為產業數字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塑造國家數字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騰訊AI不斷夯實技術探索,推進應用落地,“AI in All”戰略正在不斷加碼。
騰訊AI技術加碼,發揮AI新基建“頭雁效應”
據《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2017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30%。龐大的市場規模背後,是AI技術的發展成熟。
近年來,騰訊在研發投入上持續加碼。2019年,騰訊研發人員佔比高達66%。同時,騰訊 2019年新增研發項目超3500個。隨着騰訊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的戰略推進,2019年To B 項目數量比2018年增長了77%。在代碼數量上,2019年騰訊新增代碼行數高達12.9億,相比2018年增長了30%。
截至2020年3月,騰訊在全球擁有超過6500項AI專利,有超過800篇論文被國際頂級AI會議收錄。目前在AI專利方面,騰訊已在國內互聯網企業裏排名第一。
除了技術本身的發展,對於正在來臨的產業升級浪潮,AI技術的發展有其更為重要的使命。
在新基建定義中,AI既是信息基礎設施,也是融合基礎設施。這就意味着它既能作為新技術基礎設施驅動產業升級,也能與5G、大數據、雲計算等互動配合,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相互協同,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是能發揮“頭雁”效應的引領型和通用型技術。
在這一點上,騰訊的AI的整體技術佈局已顯示出其前瞻性。騰訊早已構建了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和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為基礎的ABC核心技術佈局。同時繼續加大投入,迭代出AI、從虛擬到現實的機器人RoBotics、到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的一ABC 2.0技術版本。在此基礎上,騰訊佈局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連接遊戲、社交、金融、醫療、教育等產業,形成一張堅實的AI產業網絡。
騰訊AI落地加碼,驅動產業數字化升級
2017年,騰訊提出AI in All戰略,深化AI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探索。圍繞遊戲、社交、內容三大核心場景,騰訊AI以技術為引擎,實現內部業務支撐與賦能。更為重要的是,騰訊AI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實踐,為其驅動產業數字化升級打下紮實基礎。
2018年騰訊進行930改革後,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SIG)擔當騰訊2B戰略的對外窗口,以騰訊云為基礎,對外開放AI技術,推進AI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的落地進程。
如果説騰訊AI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實踐,帶來了產品和服務的優化,那麼其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的實踐,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目前騰訊AI已在零售、工業、農業、醫療、文旅等行業場景中加速落地,並對應各行業推出了行業智能化產品與解決方案。
以騰訊防疫健康碼為例,截至3月10日,騰訊防疫健康碼累計亮碼超過16億人次,覆蓋近9億人口,累計訪問量破60億,成為服務用户最多的健康碼,方便了民眾在疫情期間出入公共場所。其中,騰訊優圖提供AI核身技術為健康碼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
在醫療領域,騰訊快速採用大數據與AI技術對疾病預測模型進行了改造,升級為新冠肺炎預測模型,從疫情爆發第五天開始動態建模,對全國除湖北、湖北除武漢、武漢三個區域進行長期和短期數據預測,實現動態精準預測未來幾天的新增病例,以及推算疫情長期走勢及疫情拐點,從而全面提升醫療資源配置效率,以及居民個人健康管理能力。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騰訊AI也早已開展實踐。在與華星光電的合作中,通過騰訊AI提供的解決方案,解決了其細微瑕疵不易監測、招工困難和培訓時間長等問題:由高清攝像頭拍攝照片,再通過AI算法檢測面板輕微的裂縫及瑕疵。全面承接了華星光電t1、t2和t6工廠的ADC系統,據TCL華星介紹,對比傳統的人力判片方式,AI識別速度提升了5至10倍。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總裁湯道生表示:AI、大數據等領域,既屬於新基建範疇,也是產業互聯網應用,騰訊等產業互聯網企業將參與其中,成為共建者。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從技術探索到應用落地,騰訊AI in All戰略不斷加碼,正在成為產業數字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