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蒂斯滅亡啓示錄
十九世紀初,人們在西伯利亞,以及新西伯利亞半島的永久凍土地帶裏,發現大量冰凍完整的大型哺乳動物遺骸,越往北極圈處就越多。最主要的動物就是猛獁象,也發現犀牛、河馬等。這些動物都生活在温帶,為卻為何能集中到一起,然後跑到北極“自殺”呢?科學家在這些動物胃的食物裏,發現還有沒來得及消化的温帶草本植物。
按照這種思路,我們可以推測:這些動物在温帶吃了最後的晚餐,立即聚集在一起到北極凍僵,應該用時很短,否則胃裏的食物已經被消化了。也可以看出它們當年應該是速凍保鮮的。
可見,這裏的北極凍原發生過一場氣候鉅變,從温帶氣候驟然變成極寒之地,而且這場鉅變發生在1.1萬年前。這是科學家通過鑑定北極那些凍死的動物得出的。
教授查爾斯·H·哈普古德,哈佛大學碩士畢業,於1953年出版《地殼位移:理解地球科學基礎問題的關鍵》,提出地殼位移論這“假説”觀點。愛因斯坦對此觀點很認可,並在序言中寫出了自己的見解:南極洲並非一直被冰雪覆蓋,在某個時期它的氣候曾比現在温暖得多;當時它的氣候温暖是因為那時它並不位於南極,而是在南極以北約2000英里處,這使它置身於氣候寒冷的南極圈之外;這塊大陸漂移至目前南極圈內的位置是一種叫做地殼位移的進程的結果,這一進程與板塊構造學和大陸漂移學説不可混為一談,它説的是地殼也就是地球的整個外殼有時可能發生移位,在它柔軟的內體上面移動就像桔子皮,如果松脱了仍可以包住桔子,整個地在外面轉動一樣;這種觀點設想在地殼位移,使南極洲南移的這幾千年間,這塊大陸逐漸變冷冰帽形成並大肆地擴展,直至目前的範圍和厚度。
大洪水是世界多個民族的共同傳説,在人類學家的研究中發現,美索不達米亞、希臘、瑪雅以及華夏等文明中,都有洪水滅世的傳説。其中,為世人所知的,是《聖經?創世記》的記載:大水把地上一切的生物都消滅掉,唯有在諾亞方舟裏的得以保存。
顯然,哈普古德的“假説”支持“南極洲可能是亞特蘭蒂斯”觀點。
根據這一“假説”理論,一些科學家開始演算出1.1萬年前的那場全球性地質災難:由於兩極不對稱的冰山越長越大,在1.1萬年前,由於離心力的作用,兩極被甩出南北極圈。西伯利亞、新西伯利亞半島,從北温帶數小時內北極靠近了近2000英里,到了如今的位置。驟然降温達60℃,猛獁象羣、犀牛等動物隨即死於酷寒之中。而在南極洲—亞特蘭蒂斯,原本位於南半球暖和的温帶,很快就進入了南極圈。發達的人類文明—亞特蘭蒂斯也被
毀了。
原來兩極的冰山進入温帶後快速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沒近海,局部爆發洪水;加上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滑動,全球性海嘯爆發,局部火山噴發難以避免。
在這場全球性大災難中,人類文明幾乎毀滅。倖存者再也收不到有關亞特蘭蒂斯的任何消息,加上海水吞沒大片陸地,因此人們誤以為亞特蘭蒂斯覆沉沒於大西洋了。
為此,很多學者就認為:“南極洲就是當年的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可能沉沒於大西洋海底。
從20世紀60年代起,人們在百慕大海區的洋底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史前文明遺蹟。一門新興的潛水考古學,將以揭開亞特蘭蒂斯古陸的沉沒與藏身之謎。
1967年,美國飛行員羅伯爾·布盧斯與助手迪米特來·勒皮科夫,駕機在百慕大海區的巴哈巴羣島一帶低空飛行時,發現在水下幾米深的地方出現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物體。他們立即將這個場景拍下來。勒皮科夫是法國的一位潛海探險家,為了弄清楚這個長方形物體,他聯繫了耶魯大學的瓦朗丁教授,提出組建一個考察團,以便在比米尼島與周圍島嶼進行水下研究。
次年8月,考察團抵達比米尼島水域,並展開水下考古工作,相繼獲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發現。他們在比米尼島附近海峽發現了一座古代巨大的石頭寺廟遺址建築羣,呈長方形,長30米、寬25米,它們結構嚴密,規模宏大,形狀多樣。還發現一座平坦的經過加工的岩石大平台。由長達1600米的大石牆,由長4.5米、寬6米、高3米的大石塊砌底,每塊大石至少重25噸。
這裏的街道都是用長方形或多邊形的石頭石砌的,還排列出各種圖案花樣。在距海面近400米的水下,沉睡着一座高42米,每邊長54米的平頂金字塔。此外,還有碼頭、港口遺蹟與大理石雕像。根據這些地區的石灰岩分析證明:1.2萬年之前,這裏是陸地……這些海底建築物與亞特蘭蒂斯非常相似。於是,一些學者推測,亞特蘭蒂斯或許沉沒於大西洋。
古巴島大陸架水域,考古潛水員們發現面積5萬平方米左右的“水底石頭城”,建築羣內有街道、石板鋪路、石條門框、石塊雕塑,以及石板棺材等,一幅真實的石頭世界。後經檢測,遍佈這座“水底石頭城”的貝殼化石,年代十分古老。
亞特蘭蒂斯,一個消失的文明,一塊消失的大陸,充滿了魔幻色彩,也令人充滿期待與想象。
1978年,考古學家又在這片海域發現了巨型金字塔。當時,時任國際潛水中心主任羅歇韋,親自帶領一隊員抵達百慕大“魔三角”附近考察。當時還是大晴天,突然起了風暴,海面瞬間一片白茫茫的迷霧,一束白光直射天空。當時隊員所乘的小船已難以控制,只能潛入海里。當他們潛入一百米深左右時,發現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金字塔上面有兩個大洞,海水快速從洞中穿過,激起海面波濤洶湧,迷霧重重。但是這一現象很快就消失了,海面還是原來那麼平靜。
為了弄清楚這座水下金字塔,一隊美國科學家帶着先進的設備,再次抵達百慕大“魔三角”進行調查。
最終,他們發現,金字塔坐落於海底,塔尖距海面僅100米左右,塔本身高200米,塔底邊長約300米,修築年代要比埃及金塔早約7000年。
由於海水太深,海底環境複雜,進行水下勘察的科學家一時還無法斷定該金字塔與大西洋底的其它古建築羣是否是同時代的。
不過,這一發現卻可以證明百慕大海區的海陸變遷十分頻繁。
2013年5月9日,巴西和日本在海底發現類似亞特蘭蒂斯的大陸。其位置與柏拉圖所説一樣。但日本學者認為亞特蘭蒂斯的存在比人類出現要早,應進一步確定。
同年12月,在大西洋的亞速羣島(Azores)海底,漁夫發現有座巨大的金字塔,它有60米高,位於距離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西、大約1500公里的海底,就連葡萄牙海軍也加入探勘。
圍繞以百慕大海區為中心的水下史前文明遺蹟的重大發現,學者們一時難以達成一致意見。一些學者認為,沉淪的“亞特蘭蒂斯古陸”很有可能就在百慕大區域以及大西洋中的某一個區域。而另一些學者則不以為然,因為人類歷史上提到有可能是沉沒的亞特蘭大蒂斯水域,早就有了上百處。也有可能柏拉圖説的“西海”不是大西洋而是地中海也不一定。
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些富於想象力的探索者,正因他們頗為古怪的念頭,才讓“亞特蘭蒂斯人”是否真的存在,流傳至今的原因。雖然人們發現了大量證據證明大西洋海底存在着古大陸,但是亞特蘭蒂斯帝國之謎仍未完全解開。
當然,還有另一種説法,認為亞特蘭蒂斯只不是虛構出來的一個神話。按照柏拉圖對話錄的記載:亞特蘭蒂斯擁有高度文明,國家富強,後來人民的生活開始腐敗到處入侵其他國家,最後整個亞特蘭提斯因大災難消失。這很可能只是一個寓言,想要給世人的啓示就是本來正直善良繁榮安定的社會,一旦開始腐敗,觸怒神明就有這樣的後果。
生物學家、人種學家、地質學家、人類學家以及考古學家都告訴我們:從亞速爾羣島到百慕大島,人們在大西洋的這部分海底發現有大片大片的陸地深深地埋在水下,可是這些陸地昔日是露出水面的土地。
這種説法也不是沒有存在的道理。它讓我們認識到,最好不要將傳説中沉沒的亞特蘭蒂斯大陸,理解為我們今天嚴格意義上的大陸,不然這起“沉沒事件”將是整個地球的災難,人類都很可能都無法生存下去。因此,將亞特蘭蒂斯大陸理解為較大的島嶼,或許更接近事實。要知道,古代人的視野並不開闊,有誇大其詞的嫌疑,而且可能翻譯上也存在問題。
不過,對於“亞特蘭蒂斯帝國之謎”,另一位希臘哲學家作出迄今未受到反駁的“判決”。正如英國古典學者盧斯所指出的:亞里士多德認為,亞特蘭蒂斯是柏拉圖所創作的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小説,作為對自大者和頹廢者所遭遇的命運的警告。柏拉圖把亞特蘭蒂斯置於當時已知的世界之外,並讓它沉入海底,以保持神秘事物的力量。
總而言之,亞里士多德對亞特蘭蒂斯之謎的“判定”就是:“想出它的人讓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