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馬超是一個機制又比較優(chao)秀(biao)的英雄。
在説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機制怪,什麼是數值怪。
再此之前,我要説明一個關於英雄強度的判斷:
以小兵為例,假設小兵的血量為1000,攻擊力為100,那麼若要把小兵的強度砍半,應該把它的屬性改為多少呢?
若把小兵的血量改為500,攻擊力改為50,這樣實際上是把小兵的強度改成了四分之一。
也許你會説這樣現在的兩個小兵剛好可以與之前的一個小兵換掉,那就錯了。
血量實際上是指的輸出時間,如果這兩個小兵同時輸出的話,一個小兵可以在另一個小兵死之前獲得額外的輸出時間,所以這樣比較是錯誤的。
如果理解不了的話,那麼換個問題,小兵的攻擊力是100,攻速是1/s,那麼若要把小兵的攻擊能力砍半,則很明顯方法是隻將其中一項數值砍半。
我們都知道,英雄出裝會使得英雄的屬性獲得增益,好的操作會使得英雄所發揮的效果獲得增益,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增益是單項的,有的增益是複合的。後面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比如一個技能的傷害有150%的AD加成,那這個增益就是單項的,如果一個技能的傷害有4%的自身最大生命值加成,那這個增益就是複合的。
一般英雄與裝備都具有複合增益的效果,比如:
項羽--血量受物抗加成,也就是説,護甲越厚,血量越多。
李信--光信技能與強化普攻命中敵人,減少一秒冷卻時間,也就是説,攻擊到敵人的次數越多,技能冷卻的越快。
白起--血量越高,控制時間越長,也就是説,你越打不動我,我控制你的時間就越長。
泣血之刃--增加25%的物理吸血,即物理攻擊越高,回血越高。
破魔刀--攻擊力轉化為魔抗,即物理攻擊越高,魔抗越高。
事實上除了上面這幾個例子,基本上每個英雄,每件裝備都有不同的複合增益。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英雄的攻擊力受血量加成,防禦力受血量加成,回覆能力受血量加成,那也就是説只要提高血量,幾乎所有的屬性都會收到增益,若這個加成比例提高一點,所有的屬性都會提高一點,但英雄的整體強度就會上升一整個層次;若減少一點,所有的屬性都會減少一點但英雄的整體強度就會下降一整個層次,也就是説,數值只要稍微一改動,就會天差地別,要麼T0,要麼下水道,這就是我們説的機制怪。
一個英雄具有較多複合增益機制的一個特點就是,這個英雄每一項屬性加成都不會很高,數值看起來比較平庸,但總體就會具有一個不低的強度。
對於數值怪則是英雄的單方向增益較高,或者基礎屬性較高,比如一個英雄的技能有高的傷害加成,像李信(我的本命英雄),百里守約等,或者比如獲得擊殺後會獲得跟高的收割能力比如阿軻、諸葛亮。(這裏要説明的是,並不説是以上提到的英雄是數值怪,而是説若將他們的屬性提高,限制減少,就會成為數值怪)
這樣再來看馬超,馬超的複合增益就顯得非常多了。
馬超強化普攻命中敵人,會減少冷卻縮減,會回覆生命值----也就是説,單從一方面來説,操作水平提升,即強化普攻獲得且命中的幾率提高,就可以釋放更多的強化普攻,因此傷害和回覆成倍提升,就相當於剛才説的小兵的例子,同時給小兵提高了生命值,攻擊力和攻速。(這還不包括強化普攻位移躲避技能的效果)
馬超的移速越快,傷害越高,即提高移速的同時提高傷害----也就意味着,逃跑,追擊,拉扯,帶節奏,支援,發育等的能力越強,傷害越高。
同樣馬超4%最大生命值的回覆,作為一個戰刺,其實就挺離譜的。這也導致了肉馬的出現。這要是與李信二技能命中回覆10%物理加成點生命互換,估計肉信都能出來。這4%的最大生命值,肉馬在後期大概能恢復450點血量,這相當於50%的物理加成了。也許你可能覺得,4%最大生命值的回覆與固定值或者物理加成只要數值接近都沒有什麼,但是與生命值掛鈎的回覆,也就意味着,多出一件防禦裝,不僅自身血量增加,自身防禦增加,同時回覆的血量也增加,回覆的血量也享受更多防禦,這就不止是一點點了。
馬超的大招可以同時提高30%的傷害和回覆,如果説前面的每一項增益都是相乘的關係,這再增加的傷害與回覆有多大的增益了。
對於裝備就是爆裂之甲與宗師之力的屬性,它們對於馬超的各項能力與屬性都可以提高一點點,對於總體而言就是巨大的提高。
總得來説,馬超的各項能力,包括輸出,生存,續航,支援,拉扯等的提高都是互相掛鈎的,這些能力的提高几乎是同時的,也就是説,不符合一個英雄要麼輸出高但生存能力差,要麼輸出高生存能力強但續航支援等能力差的一個平衡規則,這也就是我覺得馬超是機制怪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