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持有專利屠龍刀,誰能號令手機江湖

誰持有專利屠龍刀,誰能號令手機江湖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BT財經,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3月中旬,華為在《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2020》發佈會上表示,持續的創新投入使得華為成為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其將從2021年開始收取5G專利費用。價格方面,將提供適用於5G手機售價的合理百分比費率,單台許可費上限2.5美元。這是高通在中國市場長期收取高昂的專利授權費以來,終於有一家中國公司開始收中國企業的高科技專利使用費。

誰持有專利屠龍刀,誰能號令手機江湖

華為宣佈要對5G收專利費後,在通訊領域引起軒然大波,也引發部分觀察人士的擔憂,認為華為在建立技術壁壘,這不利中國其他手機廠商發展5G。

B叔認為,專利收費在海外市場來看再正常不過,沒有什麼好質疑,也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但是對國內手機廠商來説不是好消息,這和專利收費無關。隱憂來自其他慣於坐享其成的手機廠商,不再具備和華為競爭的技術實力,今後華為或依靠專利優勢佔據更多市場,比如高端手機市場。

在海外的高新技術領域,兩家互為競爭對手的科技企業,經常用互相收取專利費用來鉗制對方技術進步,或作為互換先進技術的籌碼。比如AMD和英特爾、微軟和谷歌,蘋果三星還數次因此鬧到法院。

華為比起海外的科技企業,在專利意識方面還算起步較晚的。這説明中國科技企業在技術優勢方面越來越有自信、有實力,也説明中國科技企業正在從專利付費者向專利收費者轉變。但是這同時也為國內沒有專利優勢,僅靠噱頭和宣傳作為賣點的手機廠商敲響一記警鐘。

相愛相殺的專利大戰

專利這個詞對我們來説十分遙遠,在其他行業被提及的也不算多,為什麼在通訊領域或手機領域如此重要呢?

這是因為在通訊領域幾家大公司已經將“技術護城河”建立完畢,比如高通掌握CDMA專利,基本橫掃整個通訊行業,諸如3G、4G的網絡應用,不論手機還是三大運營商建造基站,都需要繳納專利費,就是這麼霸道。

還有幾乎被遺忘的諾基亞,這個曾經的通訊業巨人至今還在吃以往的“專利遺產”存活,諾基亞至今保留成千上萬種無線通信技術專利,只要製造無限網絡傳輸設備,就逃不過諾基亞的專利訴訟。

通訊行業幾乎所有的專利技術都被這些公司控制,而他們對專利權的保護意識特別強,製造手機絕對繞不開通訊技術,也繞不開這些專利權。

所以通訊設備製造業,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整個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都需要繳納高昂的專利費,可能涉及到的專利有:基帶、WIFI、LTE技術、藍牙、GPS、存儲等,甚至手機的外觀、攝像頭的佈局、聽筒的降噪、某個操作方式等都逃不過專利這一攔路虎,據分析,一部售價5000元的手機,可能其中2000元是來自專利費用。

在這樣的格局下,任何一家科技企業要取得新的突破和研發新的產品,都繞不開專利問題,如果企業實力雄厚研發新的技術可以自己申請專利,現有的技術就需要和專利持有方展開合作,如果專利持有方是競爭對手,那少不了訴訟大戰。

涉專利糾紛的知名案例有AMD和英特爾,他們都是當下手機芯片的龍頭老大。其實他們已經相愛相殺50多年,“相愛”是指的這兩家企業其實是“一母所生”的“兄弟”關係。AMD與英特爾的前身是仙童半導體公司,英特爾的創始人和AMD的創始人都曾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員工,另外“相愛”還指的是兩家公司的產品涉及到的專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割裂不開。

誰持有專利屠龍刀,誰能號令手機江湖

英特爾和AMD的專利糾紛從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當時兩家經常因為處理器專利權鬧的不可開交,甚至一度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發展,當年的“江湖大哥”IBM出面,強迫英特爾和AMD坐下來簽署了X86處理器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即今後英特爾和AMD的專利必須相互授權向彼此開放。這樣背景下才同時誕生兩家處理器“巨人級”廠商。

另外還有一個案例來自谷歌和微軟。雖然微軟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已經接近死亡,但依靠積累的操作系統專利,每年都要嚮應用谷歌安卓系統的手機廠商收取鉅額專利費,等同於向競爭對手的客户收取費用,數據顯示,僅三星一家每年就需向微軟支付10億美元。

谷歌為此大動肝火,緊急啓動收購摩托羅拉的交易,用124億美元購買了摩托羅拉,其中55億美元是因為需要摩托羅拉的專利技術。拉里·佩奇説:“為了免受來自對手的勒索,這個價錢是值得的。”

慶幸的是這樣的專利大戰在國內並不會上演,華為收取5G專利費用並不包括國內手機廠商。此前OPPO和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與華為已經簽訂專利互免協議,也就是説這些國產手機廠商不必向華為支付5G專利費用,這有助於國內手機廠商在5G時代有較好的起步基礎。

專利成為手機最強競爭力

從英特爾和AMD、微軟和谷歌的案例可以看出,如果想成為業界巨頭,自身必須要有強大的專利權作為支撐,手中的籌碼一多,才可以去制約對手,和對手交換更多的技術為我所用。

現在的智能手機巨頭,蘋果、三星和華為也有相當多的專利儲備,僅從蘋果和三星兩家長達八年的專利訴訟可見一斑。就目前手機市場的格局來看,三星、蘋果和華為三大公司已經牢牢佔據了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

《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排行榜的市場監測報告》顯示,從手機銷量排名市場份額上看,三星、蘋果和華為分別以21.9%、14.4%、13.2%的市場份額佔比佔據前三甲的位置。

短時間內如果沒有一項能對手機產業起到翻天覆地的影響的技術誕生的話,這三家在全球產品佔有率格局方面不會有多大的改變。

不得不承認的是,專利不僅成就了這些手機廠商巨大的市場佔有率,也幫助手機廠商成就有競爭力的產品線。本文開頭提到的華為有底氣收取5G的專利費用,是因為華為是5G技術專利的最大持有者,也是5G標準的最大技術貢獻者,華為的5G手機在市場上成為最有技術優勢的產品。

在數碼IT界有個現象,某家企業要推出新的產品,首先被外界洞察到的蛛絲馬跡是其在申請什麼專利。這個專利就代表了這家企業新產品的技術優勢和賣點。所以一些科技媒體記者會花很多時間去追蹤大公司的專利申請動態。

比如在2018年三星被曝光申請了一項專利,專利顯示三星某項技術可以實現雙屏幕智能手機複雜操作,分別是上下以及左右的環繞摺疊,在功能上機身背面的副屏可以顯示通知,還能夠讓用户快速回復或者快速接聽來電等等。

當時對三星將把此項技術應用在哪個領域尚不清楚,具體將專利變成現實的時間也並沒有標出。當時有人揣測稱,三星可能會研發摺疊屏的手機,但業界對此不置可否。

僅僅一年後,三星就向外界曝光了新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這款摺疊屏手機和其專利申請的技術如出一轍。

今年3月19日,蘋果剛剛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的專利名稱為“基於離軸角光的顯示屏下指紋傳感”,蘋果在專利中描述瞭如何讓這款指紋識別專利更加可靠和可行。

業界馬上揣測到蘋果新產品的一些技術動向,業界分析,從最新公佈的蘋果新專利來看,蘋果正在完善尚未使用的顯示屏下Touch ID指紋掃描技術,並有望將Touch ID技術重新應用在iPhone上。

還有分析直接得出,iPhone 13會賣的很好。因為這項專利只可能出現在“iPhone 13”上。果粉喜愛iPhone手機的指紋識別,畢竟在用户戴口罩Face ID識別受阻時,Touch ID就能夠幫用户更快解鎖手機,給用户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就是這麼神奇,一家企業的某個專利申請,就會讓業界對其未來產品和銷量直接得出結論。反過來説,專利對智能手機來説至關重要,不停創新的技術、和龐大的專利儲備量,都會讓該品牌的手機獲取更多的擁躉,也會讓該企業保持活力。

國內手機廠商的專利瓶頸

前文講到一家手機廠商的專利儲備可以直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認可度。但是專利儲備量是需要長期的、巨大投入的研發。華為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這也造就其5G王者的地位。

誰持有專利屠龍刀,誰能號令手機江湖

截至2020年,華為擁有超過10萬件專利,其中5G相關專利佔比超6%。根據德國專利信息分析組織IPlytics發佈報告,截至去年10月,華為公司的5G專利申請量排名世界第一,為6372件,高通、三星分獲二、三名,分別為4590件和4052件。

而這還遠遠沒有結束,華為在新增專利的速度上也讓業界瞠目。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華為2020年的專利持有量,創下年度最大增幅。

這麼多核心專利,是華為持續研發投入的結果。華為自成立以來,每年拿出10%以上的營收用於研發投入,近年這一數字佔到了15%左右。

截至2020年底,華為有超過10.5萬名研發大軍。在研發支出方面,華為逐漸加大對底層技術的投入。2019年,華為的研發投入高達1317億元,約佔全年營收的15.3%,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而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華為在研發投入上進入全球前五,與微軟、谷歌是一個級別。

中國在軍工領域已經得到印證,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的。研發新技術、新專利這個過程可能是枯燥而寂寞的,對一些急於盈利、短視的手機廠商來説,這是個“很傻很天真”的事。

譬如靠營銷策略成功走上手機生產道路的小米,除了有着讓人驚歎的粉絲數量和營銷策略外在手機制造技術方面實在沒有太多建樹。

據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信息顯示,在2012年之前小米手機專利數量為零。而2012年小米手機已經成立兩年,市場估值超百億元。

此後小米開始發現自己的專利短板奮起直追,從2013年起小米手機的專利數量大增,一年就申請了300多個,到2019年小米一度上升到專利榜單第一梯隊。

就在最近,國際外觀設計體系(海牙體系)讓小米在專利方面“揚眉吐氣”。該體系發佈的專利排名數據表明,小米以516件外觀設計專利位居第5位,並且是唯一一家中國企業入榜。

但是“然並卵”。據分析目前小米科技擁有的專利大部分為諸如外觀專利等“面子工程”,系統層面專利匱乏十分嚴重,實質性專利太少。舉個例子,小米申請的蜂巢鍵盤專利,技術含量不大,意義也不大。

在手機技術上沒有優勢的小米,為尋求突圍,已經開始劍走偏鋒瞄準更廣闊的小家電市場。分析指出,在加濕器、體重秤以及掃地機器人方面沒有太多的專利壁壘和技術護城河,這個市場雖然廣大,但是其實是在跟“義烏製造”發起挑戰,嚴重降低自己的量級和市場。

另外還有OPPO等手機品牌,主打的賣點和競爭力是拍照和攝像。而拍的照片好壞與否,與攝像頭的製造商萊卡、蔡司、哈蘇以及索尼有關,和手機廠商的技術關係不大,更談不上專利技術,完全無法形成技術優勢和競爭力。

沒有核心技術優勢與專利,試圖攻佔高端市場鎩羽而歸的還有一個鮮明樣本,那就是8848。背靠資本市場的8848手機雄心勃勃,意圖一統高端手機市場,但是大量的資金用於瘋狂營銷和鋪天蓋地的廣告。

相比之下少的可憐的研發手機的費用,居然用在怎麼讓手機看起來更奢華的外觀,8848機身鑲嵌藍寶石和鑽石,鍍金和鈦合金、鱷魚皮、牛皮、蜥蜴皮,將各種頂級奢華材質整合在一起,使原本只是拼裝零件的8848手機充滿土豪氣息,動輒定價一兩萬元,但是配置低下的手機根本無法在競爭白熱化的國內市場立足,一陣喧囂後迴歸塵土。

當下,是否有技術優勢也成為高端手機制造的准入門檻,這就解釋的通為什麼華為、蘋果等手機售價在1萬元左右還是有很大市場,而“奢華”的8848落得無人問津。

業內人士指出,在未來的國內手機市場消費者更趨向理性消費,靠手機上某一功能的賣點和噱頭就能贏得市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所以在技術上並沒有優勢的小米、OPPO、VIVO等廠商只能面向印度等中低端市場。而國內的高端手機市場,未來只屬於更有技術優勢的手機品牌。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39 字。

轉載請註明: 誰持有專利屠龍刀,誰能號令手機江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