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董事會成員、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是1991年就加入華為的老臣,他被公認為華為芯片事業的奠基人。
做芯片有多難,看看這兩年的小米就知道了,雷軍投了很多錢,參股、收購了多少相關企業,可小米自己的芯片仍然是遙遙無期。
華為當年起步要比小米低多了,任正非是那種走一步看三步、永不滿足的人,華為剛成立三年,還是個草台班子“個體户”,他就計劃着自己搞產品研發。
那時候深圳是改開的橋頭堡,有很多港資企業,徐文偉就是被任正非從一個知名港企(億利達)挖過來的。對了,富士康的老闆郭台銘也抱怨過華為挖人太厲害,不少人才都被任正非挖走了。
徐文偉加入華為,曾引發老東家的不滿,因為他屬於高級人才,華為從徐文偉加入後才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開始起步,華為第一枚芯片就是由他主導的。從某種程度上説,徐文偉確實是海思芯片的奠基人之一。
而徐文偉之所以放棄當時收入更高實力更雄厚的港企,選擇剛起步的小公司,任正非的個人魅力,任正非的誠意和他描繪的事業願景打動了徐文偉,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很少是沒有理想情懷的。
或者説,徐文偉之所以賭一把,任正非“講故事”的能力是一個關鍵。
故事講得好,就容易感染人,影響人,可以凝聚隊伍,可以激發熱情,可謂老闆的基本素質之一。
大老闆講大故事,小老闆講小故事,你可以講得不好,但不能不講,“欲動天下者先動天下之心”,要靠什麼動?講故事是一個方法。
講故事的內涵是溝通和交流。
溝通是管理的濃縮。沃爾瑪總裁薩姆·沃爾頓説,“如果你必須將沃爾瑪管理體制濃縮成一種思想,那可能就是溝通。因為它是我們成功的真正關鍵之一。”
松下幸之助也認為,“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
任正非曾對華為的管理幹部強調,“一個人不願意與別人溝通的話,確實不可能做領袖的。”
管理者的重要工作是溝通,溝通是為了達成共識,公司有共識才能凝聚人心,才可以“利/力出一孔”,然後擰成一股繩去實現目的。
如果沒有相互的溝通和彼此的共識,公司會寸步難行,工作會很難開展,在這點上很多老闆都沒有意識到講故事、溝通的意義。
講故事是一種能力,這與老闆的想象力和格局有關。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有多大的胸懷成就多大的事業,比如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雲説阿里要“做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因為相信所以看見”,這就是他講的故事。
阿里巴巴的市值這麼高,被10萬阿里人相信,被眾多投資人、合作伙伴相信,包括孫正義當年在他身上押重注,都説是因為馬雲口才好,腦袋是“外星人”,思想天馬行空,戰略和願景宏大,其實就是馬雲“講故事”的能力好。
馬雲一定知道金庸小説裏那句“最上乘的武功,是用腦子來練而不是用身子練的”,後來《一代宗師》裏的八卦總是宮羽田跟葉問比武,兩人就是在比“想法”,比講故事的能力。
阿里巴巴從十來個人的小公司到今天10萬人規模的商業經濟體,肯定是因為很多東西是馬雲想到了,才走得通。
上面是説企業經營方面“講故事”,是牽扯到企業的夢想、願景和格局。下面我們説下公司內部的“講故事”,這牽扯到管理和組織能力的釋放。
2017年,任正非在一次會議上指出,“我們的變革就是要讓大家知曉,光是靠講話和流程大家看不懂,一定要靠故事。”
“……通過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來改變全體員工的思想,讓基層員工知道公司的方向是什麼,端到端到底是什麼意思。高層領導要多寫一些文章,寫自己參與變革的深刻感受,通過故事講明白深刻道理。”
這不是任正非第一次強調“講故事”的重要性,他以前就曾表示,“聖經為什麼那麼普及,就是靠故事,聖經全是小故事,小孩、老人都看得懂,每個人不同感受,所以能夠傳播開。佛教為什麼推廣不開,只有方丈搞得懂經文。”
因為故事的理解門檻很低,大家在喜聞樂見之中就受到了薰陶和教育,如果你説的跟天書一樣,哪怕你再怎麼正確,也是不接地氣,爭取不了集體力量的支持。
所以,老闆要有“講故事”的能力,不然的話你就鼓動不了人心。
當然我們也不能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講故事是描繪你所相信的未來,是溝通和共識,而不是忽悠和欺騙。要知道,最好的溝通就是真實,是真心誠意,是信任和尊重。
這是每一個創業者都需要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