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待了半年後,還差1歲滿35的前金融公司高管王強終於通過朋友介紹找到一份新工作。疫情、行業變化,中美貿易疊加經濟週期,頂在互聯網人頭上的“35歲魔咒”威力愈發大了。
這半年時間,王強投了幾百份簡歷出去,但他説處在這麼一個尷尬的年齡階段,大部分用人單位連面試的機會都沒給一個。之前網上總説中年危機,王強前幾年在互聯網金融最火的時候混得風生水起,從沒想到這樣的事會到自己身上,也從沒想過自己投身的行業會一夜之間“消失”。
不光王強所在的行業,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都不歡迎中年人。字節跳動、滴滴、比特大陸、依圖科技等主流科技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8歲,小廠拒收35歲以上的簡歷,大廠勸退35歲“高齡”員工,就連公務員的報考年齡也不能超過35週歲。
人到中年,擺在面前的選擇似乎只有兩個:要麼晉升管理層,要麼辭職滾蛋。但前面那道窄門,職場裏很多人難以穿越。
但是,變化正在發生——To B對於人才年齡的容忍度確實更高一些,過往的沉澱和經驗都屬於加分項。
創投端的資金流向似乎也在驗證這一點,自2019年以來,市場上80%的錢湧入了To B產業。
新的時代也正在開啓:To C主導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結,To B唱主角的產業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
帶着這樣的觀察,投中網跟幾位剛剛轉入To B 領域,以及在To B領域深耕多年的人聊了聊。一位從BATJ等級的大廠轉入企業服務的公關負責人總結説,To C產業面向個人消費者,個體消費者擁抱和拋棄一個產品的頻次要快很多,商家不得不一波一波造概念,一次次顛覆自己,To C需要的就是年輕的腦洞和旺盛的體力。To B不同,客户相對穩定,哪怕創新也是持久穩定專業性更強的微創新,這就需要從業者對於行業有持續深刻的理解,這也延長了從業的職業壽命。
但轉行To B也不是To C行業“35歲魔咒”的解藥,To B行業池子大能容納更多人才,但打法截然不同。如果説To C行業吃的是青春飯,To B行業拼的就更多了。
以下是五位To B行業從業者對這個話題的直觀感受,他們的身份包括CEO,產品經理,銷售總監,市場總監,品牌總監。
故事1:
To B 的產品經理,更看重行業經驗、結構化思維和架構邏輯能力
臉臉產品總監 趙海斌 35+
我目前在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擔任產品總監。
我們公司是一家線下場景流量運營和場景電商SaaS服務平台,主要服務於購物中心、校園、商超、金融等線下場所。我們是以互動的產品、遊戲化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做一些流量的轉化。
我原本是美術出身,大概在十多年前,從UI設計轉行到產品經理。我已經做了10多年產品了,其實產品經理這個羣體的中年危機感或者説焦慮感還是蠻強的。為什麼這麼説?
產品經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了解和挖掘目標人羣的需求,特別對於To C的產品經理來説,隨着社會結構的變化,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加上當下主流消費人羣的興起,在年齡的階層上,他很難把控這些主流人羣的需求,因為他不在其中。這是焦慮或者是危機感的原因之一。
相對來講,我們這個行業對To B 產品經理年齡的容忍度更高一點。譬如你服務於房地產SaaS行業,對於行業知識沉澱和行業經驗、趨勢的把握都屬於加分項。因為To B 的產品往往對於市場,乃至他所服務的客户羣體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積累。
而To C的產品是流量思維,關注的核心是用户體驗;與主流的目標人羣相匹配,才能基於他們的生活場景瞭解他們的需求。因為產品經理需要去跟用户接觸,需要去訪談和調研,而且必須具備敏捷的思維方式,積極擁抱各種變化。有些“大齡”產品經理,他的思維已經開始固化。而To B 產品,是服務思維,關注的核心是提升效率,相對需求的變化穩定一點。
當To C的產品經理不再年輕,他們有沒有可能轉型To B 的產品經理?其實兩者要求的素質確實不太一樣。To C的產品經理更多需要一些用户的洞察力,因為用户在變,所以説用户的需求也在變。而To B 的產品經理更看重行業經驗,像結構化思維和架構、邏輯能力等能力是To B 產品經理所必須要具備的。
所以説如果要轉行,從To C直接轉到To B 不是不行,我覺得更主要的是要基於他的特長和興趣。有些人就是對To B沒興趣,那怎麼轉?
像我們公司,我們現在的產品經理也分為To B 和 To C。在實際的工作中,To B 和 To C的產品經理在能力上還是有一些差別,從To C轉To B 還是有點吃力。
從職場狀態來看,對於創業型企業來説,To B行業跟To C行業的工作狀態沒有什麼差別。我們每個人去奮鬥都是基於用户或者客户的價值,像996只是一種公司的管理模式所衍生出來的一種外在表現。我們其實沒有強制996,包括阿里事實上也沒有強制996,但是為什麼底下的員工都996?
我們所有的工作以目標為導向,整個產品的迭代是一個團隊協同的作業。任何一個人“掉鏈子”,整個產品的週期就會拉長,這不僅會影響整個產品的發佈,甚至影響後面的很多事情。如果你在計劃的時間內不能完成任務,那你就加長你的工作時間。
我個人認為中年危機背後的本質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把控。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綜合能力,但可能不是每項能力都很強,有一些年紀大的產品經理可能會轉管理崗,這是他們的一個出路吧。
我身邊朋友基本沒有遭遇中年危機,目前還沒有看到“熬”不下去的產品經理。他們大多在積累了一定工作經驗後躋身管理崗,特別是To B的產品經理,因為我好多朋友是做To B的。
故事2:
我們的客户都是中年人,所以我們行業需要中年人
深圳像素空間創始人 李俞東 31歲
我今年31歲,目前在商辦行業創業,別看我年齡不大,創業好多年了。
不過進入商辦地產行業也是非常機緣巧合。我以前是做寫字樓包租的,現在只是由以前的重資產包租模式轉變為業主合夥人模式,我們出裝修和運營團隊,業主出物業,算是成功轉型了吧。
我這個年紀在地產行業還算年輕,現在地產行業普遍還是以前開發商流派出來的居多,在房企混到高管級別也要差不多40歲,再出來創業,普遍看起來是比互聯網出來的要老一些。
今年上半年,模式創新型互聯網企業成為“裁員”重災區。我個人認為,單靠融資的公司,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受到的影響非常大,而裁員是他們為數不多能用的節省成本的手段。
目前來看,To B 生意業務關係相對穩固,而To C生意已經殺成一片血海。
我們雖然做的是做To B 的生意,但也是會焦慮的,像我會焦慮空置率,焦慮行業變革與轉型,焦慮別人進步得太快。
我們行業的現狀是,前五年賺的錢,2018-2019年會全部虧掉。為什麼會虧錢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深圳寫字樓的供應量實在太大。其次是供給側改革把一些行業改沒了,企業需求減少,沒有增量只有搶存量,就只能打價格戰,最後大家都沒有錢賺。
在招人層面,我們招聘中高層還是會傾向於有資源和閲歷的中年人。中年人對外也會顯得穩重成熟些,和企業打交道也需要中年人。
我倒是沒有明顯感覺到“職場中年危機” ,房地產行業還是“老人”的天下,年輕人在房地產行業還是閲歷不夠,畢竟涉及到很多場景需要和中年人打交道。比如説,像對接政府部門、房地產商,乃至於拆遷時候的村民,如果是年輕人去談判,對方會覺得你不夠分量。
其實,To B 還是To C行業容得下中年人,歸根到底是一個客户羣體問題。像我們的客户都是中年人,所以我們行業需要中年人,畢竟各自懂各自的痛點。To C更多搶的是年輕人市場,中年人不懂年輕人了。
如果我要做一款面向老年人的產品,那我的產品經理就要找老年人,老年人才懂老年人。談戀愛都要找同頻的,何況做生意。
目前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還是中年人的天下,總是要給中年人留一片天空的。
我在商辦行業呆了這麼多年,有時候難免對這個行業感到疲倦,但是想想自己幹了這麼久,不做這個也不知道做什麼,所以疲倦也只能繼續待着吧。
對我來説,創業後心態會轉變的,比較難再回去上班,除非公司價值觀很對頭。
故事3:
不管到任何一個年紀,你都要跟上時代
張燕 互聯網創業公司市場總監 35歲
我今年35歲,目前在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擔任市場總監。我們部門有10個人,算上我一共3個80後,7個90後。對於我們部門來講,90後還是偏執行側,部門的“腰部力量”還是以80後為主。
2019年以來,大量的資金湧入To B賽道,整個To B行業的吸金能力大幅上升。對於市場部來説,資金的湧入對於我們 To B行業來説肯定是好事情,因為有預算説明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如果沒有市場預算,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去落實的。
總的來説,To B行業對於人才年齡的容忍度要更高一些。
To C行業可能更吸引年輕人,這就導致競爭的基數在加大。你説一個35歲的中年人跟一個28歲的年輕人怎麼去競爭呢?他(28歲)更瞭解年輕人,他可能認識的網紅比你還多,你唯一可以跟他競爭的可能就是策略性思考能力,但策略性思考在C端能發揮多大作用呢?但B端其實是相反的,我們是需要策略性思考跟戰略的部署,然後再來做一個快速的落地。
我已經工作十年了,不出意外的話,我大概率會一直在To B行業幹下去。但我其實也不是一畢業就進入To B行業,我也是從C端轉過來的,當時我大概適應了小半年的時間。
從推廣角度來説,C端的門檻要比B端低很多,很多C端產品的推廣更多就是抓住了一個趨勢,一個熱點,佔據媒體曝光量,其實是沒有什麼門檻。而B端產品邏輯性很強,它有固定的打法,可能要從它的產品邏輯入手倒推它的市場邏輯。對於B端來説,找對你精準的受眾,傳遞正確的語言是特別重要的。
近期我也面試過不少人,我感覺To C轉To B最大的一個障礙就是自己能不能接受B端沒有那麼好玩這個現實。
首先C端公司的市場預算要比B端公司多很多,C端公司一個季度的預算可能相當於B端公司一年的預算。此外,C端的玩法也很多,你可以玩social,還可以藉助網紅,但是B端的東西邏輯性很強,相對來説甚至可能有點無聊。我覺得這個選擇跟一個人的性格也有關係。
我個人覺得,To B行業大家的焦慮程度不是特別強。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年齡只是一個標籤。我看新聞很多人都七八十歲了其實還在工作,我有個朋友他父親現在60多歲了,每天還是工作到九、十點。其實我覺得這跟個體差異有關係,只要他願意去工作,願意去進步,願意去跟上時代,其實跟年齡是沒有關係的。
我們公司的 CEO是90後,他其實挺年輕的,但是他每天的工作飽和程度,以及他思考的一些事情,我覺得還是跟80後沒有什麼區別。
我會把自己定義成一個90後,這是因為我覺得我要跟上這個時代,不管到哪個年紀都不能被別人説成不懂年輕人在想什麼的老阿姨。
至於中年危機,可能因為我是個女性,我覺得最大的危機是體力大不如前,以前熬夜都沒什麼,現在可能就撐不住了。
另外就是精力,因為家庭跟事業是一定沒有辦法去平衡的,一個家庭裏面必定要有人做出一些犧牲,不是你的配偶,就是家裏的老人。
此外,現在職場上的90後95後真的太厲害了,他們受過的教育體系跟我們那時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眼界也更開闊,所以你肯定會受到來自於新一波的後浪的衝擊。
説沒有壓力是假的,我是覺得我們要擺平心態。我記得有人説過一句話,咱們兩個不在一個浪上,所以你也拍不死我,也趕不走我。
首先,我們這些35歲以上的人姿態不能放的太高,還是要把姿態放平,跟90後95後是一個互相合作和學習的關係,多跟他們學習,多看他們在關注什麼。另外自己還是要跟得上年輕人的節奏。比如他們現在看B站,你就要看B站,不要把這些界限畫的太清楚,80後怎樣,90後怎樣,95後怎樣,這樣就有一點給年齡打上標籤了,就把自己給孤立起來了。
在生活中,年輕人關注的爆款和熱點我都會關注,基本上他們看什麼我就看什麼,而且我會問他們現在在關注什麼,我是覺得不管到任何一個年紀,你都要跟上時代。
故事4:
我焦慮的不是年輕,而是從同一起跑線出發,差距在拉大
吳磊 金融公司銷售總監 33歲
我今年33,目前在一家金融公司擔任銷售總監,現在手下帶了不到十個人。
説實話,我個人認為,To C和To B ,關鍵要看To 哪個行業,要看你那個行業對年輕人和中年人的接納程度。
比如説在我們金融行業,你做To C端就是個人財富端,其實到了30、40歲之後,如果你努力會越做越好,並不會出現所謂的“中年危機”。如果你就職於需要創意、需要活力的互聯網公司,30多歲的中年人可能就是比不過年輕人。有的行業真的是吃青春飯的,這一點我們要客觀承認。
其實在很多行業30歲都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目前我不知道40歲會怎麼樣,因為我今年才33。但是我面了那麼多人,30歲如果你還沒有找到活的方向,沒有幹出一定的成績,其實人生也就那樣了。職場是很殘酷的,無論是對男生還是對女生都是一樣的,可能對女生在有些方面會更苛刻、更嚴格一點。
我們最近招的人都是92-94年齡段的,其實他們年齡也不小了,92年的今年28了,94年的今年也26年了。我之前還面過一個哥們,32歲,5年換了4份工作,每份工作適應三個月不過分吧,那麼一年多的時間就沒了,剩下4年你能幹出什麼事?而且還是 4份不同的工作。
領導為什麼喜歡提拔更年輕的?按照生理學規律,你工作的時間就這麼短,你在20歲達到別人40歲的成就,人家還有20年,你還有40年,那肯定是不一樣的。
35歲不僅僅在互聯網,在很多行業都是道坎兒,我個人認為35歲被反覆拿出來討論,是因為35歲是公務員考試的最大年齡限制。
在任何行業都是你在35歲升上去你就升上去了,升不上去就升不上去了。因為大家都會優先提拔年輕的,你在你這一批是不是最年輕的,比如説我們現在有6個團隊長,我是最年輕的,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領導肯定會提拔最年輕的。
説實話,隨着越來越多的“小鮮肉”加入公司,我也沒有感到特別的焦慮。但是當我看到比自己優秀的同輩,多少還是會有點焦慮。
我不焦慮並不是説公司招進來的年輕人資質平平,而是説如果你以平常心看待,如果你客觀承認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比你牛逼,這一點你承認了,你的心態自然而然就放平了。
真正讓我焦慮的是,比如説大家原來都考60分,5年之後人家能考120分,你還考60分,這個時候你就焦慮了。
如果你本來考60分,人家本來考120分,5年之後人家考150分,那是正常的事情,這説明人家付出的努力、付出的辛苦比你多,你們倆拉開的差距越來越大。
我們公司現在實行團隊制,我們分部總共有六個團隊長。在現行制度下,團隊長外出做業務可以不帶手下的小朋友,但底下的小朋友出去做業務必須帶上團隊長。這就造成有的團隊長做大項目基本不帶手下的小朋友。
我現在已經成家,也有孩子了,所以我現在也不會硬去跟年輕人拼體力。我的心態是我的職位在這裏,我應該放手讓更多的年輕人去試錯,讓年輕人去闖。
但我的一些同事還是會跟年輕人“較勁”。他們可能認為自己還很年輕,體力上還是可以跟年輕人拼一下的。而且説實話,你自己一個人把項目啃下來,你的提成會更高一點,你掙得都是你的辛苦錢。這是兩種心態。
我個人認為,年輕人和小企業,大企業和老年人,是有着不少共通之處的。小企業在創業階段和年輕人在成長階段,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這種時候要做對事;而大企業和老年人,或者是40歲以上的人,要不犯錯,這是兩個本質性的概念。
就是説年輕人幹對的事情,你不要害怕犯錯,你做了100件事情哪怕90多件都是錯的,但是就是那幾件對的事情可能讓你獲得質的提高。但是等你到了中年,你的基本盤不一樣了,那你一定不要輕舉妄動,稍不注意全盤皆輸,但那個時候你已經輸不起了。
故事5:
“中年危機”本身不可怕,沒了心氣和勁頭才最可怕
趙隱秋 工程設備互聯網平台 品牌總監 34歲
我今年三十四歲,目前在一家工程設備互聯網平台擔任品牌總監。
我之前在南京一家報社做了六年記者,體育新聞、社會調查、深度報道都做過。但紙媒確實不太景氣,我自身也想尋求一些突破,之後就考慮轉型。最初先去了一家國企坐辦公室,每天幫領導寫稿子,後來實在覺得“一眼望得到頭”,就跳到了一家To B互聯網初創企業擔任品牌總監,主要負責公司的品牌宣傳、媒體對接和各類文案撰寫等工作。
不同的行業和公司對工作的能力要求完全不同。從媒體到To B互聯網,專業性的要求變得非常高,不懂互聯網和工程機械的行業知識是肯定不行的。
剛入行的時候,我其實都不太懂,基本要從頭開始學。為了把握品牌的對外輸出,除了知識結構上的完善,我得經常跑到工地一線跟銷售溝通,瞭解實際業務中的問題和客户痛點。加上老闆十分也很強調產出和價值,這一切都在倒逼自己拼命學習。我很清楚,公司對我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這次做到了100分,如果不繼續學習,下一次可能就剩90分。
剛開始有段時間,除了公司的日常動態報道,我沒有什麼創新的產出,特別特別焦慮。那時有部劇《長安十二時辰》挺火的,我藉着熱度策劃了一個“設備服務隊十二時辰”的方案,想展現下設備服務人員的工作狀態。那天我和同事早晨5點半出發到機場開始跟拍,記錄了設備檢修、客户拜訪等各種工作場景,來回跑了幾百公里,凌晨5點才回到酒店,真的是整整24個小時。回來路上同事有點體力不支,高速上開着車差點睡着,我強忍着頸椎痛和同事換着開車,最後安全到了酒店。
那次策劃的效果不錯,我有種久違的成就感,有點找回了當年做媒體的感覺。
一年多做下來,我的感受是,媒體和To B互聯網企業是完全不同的邏輯。首先是思考問題的方式,之前做報道有一定隨機性,比如趕上某個突發事件,報道聚焦這件事就可以引發一定關注,但互聯網企業是另一種思維方式,更多是結果導向制,比如做一個宣傳策劃,首先要考慮能給客户甚至行業傳遞什麼信息,帶來什麼價值。其次,媒體是面向所有人的,而To B行業面向的只有公司客户,相對更加聚焦,雖然不會像To C用户覆蓋面那麼大,一點問題就會引發連鎖反應,但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如何“精準打擊”,針對特定人羣創造價值,這個就是很高的門檻和專業性的要求。另外,To B互聯網企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沒有成熟的模版可以套用,因此不論是公司業務還是我的工作,基本都要從零到一地摸索。
現在回頭看,這段經歷已經帶給我多過之前幾年的成長。如果當初沒有離職,媒體在報社重複着同樣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可能也挺有成就感。但跳出來之後你會發現,世界完全不是你之前接觸的那樣,你會發現自己有太多不足,這些都會倒逼着你改變。
至於所謂的職場中年危機,肯定也是有的。今年爆發了疫情,雖然To B行業的承壓能力還不錯,公司沒減薪也沒裁員,但我也很清楚,現在每年本科生、研究生一大把一大把的,激烈的社會大環境是不可能改變的。如今很多人愛抱怨職場不公平,我認為還是要先自身找原因。你能給公司創造什麼價值呢?同樣,公司為什麼需要你呢?
我覺得我可以跨過中年危機這道坎。我今年34歲,一年半前跳槽,我從0到1接住了工作上的挑戰。幾個月前我剛剛報了MBA課程,白天上班、晚上覆習、週末上課。班裏80%都是已經成家立業的中年人,不少人已經做到了管理層,甚至還有即將生產的二胎孕婦。大家目標明確:不被社會淘汰。
總之,所謂“中年危機”不可怕,沒了心氣和勁頭才最可怕。
(文中王強、張燕、吳磊、趙隱秋為化名)
來源:投中網 作者:Ellie 曹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