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封殺申通一事驚動整個快遞圈。
事件始於幾天前,京東在賣家論壇中掛出《關於合作快遞服務調整的通知》,要求京東商家停用包括申通在內的幾家快遞公司的服務。京東方面給出的理由是雙方合同已經過期,且未就續約達成一致。
就此,申通方面回應稱,京東此舉是“濫用平台霸權”,並表示京東的“霸權文化”是“只有自己,沒有共生”。
“跳”出來的是申通,背後隱藏的是阿里系
實際上,雖然“跳”出來的是申通,背後隱藏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關聯方——阿里系物流。隨着今年上半年阿里參股韻達快遞,“四通一達”事實上已經都與阿里“沾親帶故”了。加上蘇寧收購天天快遞,拼多多與極兔物流合作,今天的物流賽道上早已羣星閃耀。
應該説,電商與物流的捆綁從二者誕生之日起便初現端倪。作為電商業務發展的“大動脈”,在物流上落後一步或許就意味着在未來某一天被人“扼住喉嚨”。從電商角度來講,價格優勢仍然是各大平台的主要競爭手段之一,尤其是對於那些價格已經無限趨近於成本的品類而言,物流是搶奪流量的最重要籌碼。
知曉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京東為何會封殺申通了。過去幾年間,京東之所以能成功“突圍”,很大程度上依靠的便是自建物流。因此,關於快遞方面的合作,京東向來是錙銖必較的。京東與阿里系快遞公司劃清界限,確實有擴張自家快遞品牌,完善自身生態體系的意圖。
客觀地説,這種“自我保護”並不是京東一家的壞毛病。阿里對待京東又何嘗不是如此?此次京東封殺申通事件,源於京東認為阿里未響應京東物流入駐天貓等平台的提議在先。按照京東的説法,阿里拒絕京東物流接入,京東也停用阿里系物流,這是“公平競爭”。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阿里共投資了20多家物流公司,京東也投資了10家左右。雖然雙方的重點不同,一個是聯合眾多物流企業共同打造菜鳥網絡,一個是以自建物流為主,輔之以配套企業,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就是雙方的競爭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加上物流本質上與電商平台的捆綁關係,雙方不得不在購物、支付、快遞、新零售等多個垂直領域展開全面廝殺。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説好的開放呢?
從企業自身發展角度看,很難講誰對誰錯,一切都是利益的爭奪。不過,再多“不得已的苦衷”也掩蓋不了封殺的本質,那就是濫用市場優勢地位,對商家、消費者實施約束,謀求獨佔市場。站在後者的角度看,如此不留餘地的“二選一”帶來的只能是消費者選擇減少與物流成本上升。正所謂“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普通商家與消費者除了被迫“站隊”外,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
事實上,對於不少國人來説,“二選一”的故事一點也不陌生。早年的“3Q大戰”也好,後來的移動支付對決也罷,或是近期美團限制使用支付寶……10年過去了,這些“重複的故事”表明,消費者的話語權並沒有得到更大提升,選擇權也沒有得到更多保障。
時至今日,與其繼續討論大咖之間誰又“霸權”了誰,如此反擊究竟是“正當防衞”還是“防衞過當”,其實並沒有太多意義。不如換個角度思考一下——一眾電商與物流巨頭“合夥”逼迫消費者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算不算“霸權”了消費者?説好的開放呢?
無論是電商平台還是物流企業,歸根到底都應當以暢通產業鏈、提振大消費、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為目標。在同樣的賽道上,大家應當比拼的是誰能跑得更快、轉彎更靈活、調整更迅速、後勁更充足,傾軋對手或許能取得階段性勝利,但對於整個行業發展來説並無益處。健康的產業呼喚開放的生態,健康的企業需要有開放的心態,無論什麼時候,把用户體驗放在第一位才能成為最終贏家。這才是封殺事件背後真正值得反思的。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