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觀察」直播帶貨要做“還債”的老羅

一連串的“翻車”事件之後,直播帶貨正變得負面纏身。汪涵、李雪琴、李佳琦被中消協點名批評,辛巴賣的糖水燕窩只是糖水……這些翻車事件集中在數據造假、產品不過關、售後難保障,也暴露了直播帶貨初嘗成長紅利後,不得不直面的煩惱。

這只是直播帶貨問題頻出的冰山一角。直播帶貨看似門檻不高,要對消費者負責任,實際上對於選品和供應鏈整體服務的要求並不低。頭部主播往往自備充足的選品人員,依然會 “翻車”的情況,對於頭部向下的中小主播來説,把控商品的質量問題更讓人頭疼。

在讓人驚歎的交易額背後,帶貨市場巨大的監管盲區被一一暴露出來。隨着帶貨市場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這些盲區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風波,將商家與主播之間,主播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白熱化。

與以往直播初期靠低價銷售知名品牌不同,直播價格戰從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商品不斷下沉。

一些知名主播依靠個人影響力,將一些品牌性較弱的產品帶入直播間,這些產品需要一個同時具有既有流量,又有品牌性的渠道來為自己產品打開銷路。

他們與知名博主看似各取所取,也在無形間放大了產品質量風險。一邊直播主為求帶貨轉換率,會大力向品牌方施壓,以價換量。另一邊廠商想要依靠低價打開銷路,可能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做一錘子買賣。物美價廉可望而不可即的時候,以次充好成了權宜之計。

雙11購物狂歡前夕,平台反壟斷重磅來襲。在此前前後後,從直播營銷信息內容管理規定到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監管從約束上游平台滲透至到中下游各類參與者,國家先後發佈相關監管文件十餘份,對網絡平台、商品經營者、網絡直播者的責任進行梳理,分層次進行責任劃分。對直播帶貨准入門檻、數據保存等做出越來越細化的規定,以此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管體系。

直播帶貨走到今天,和當初的老羅處境很像。老羅帶貨直播首秀後,收到過很多外界不同的聲音,有吃瓜羣眾的質疑和調侃、有忠實粉絲的期待和鼓勵,但他依然給出了傲人的直播戰績。

和如今的老羅一樣,直播帶貨行業站上風口又燃又炸,走得快也太急。外界的鮮花和掌聲也好,質疑和批評也罷,“欠的債”得還,出了問題得改。韭菜不能割了一茬又一茬,商家、主播之間責任如何界定,遇到售後問題如何解決,直播數據真實有效誰來監管,華麗開場後,“善始善終”將是沒完沒了的挑戰。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4 字。

轉載請註明: 「西街觀察」直播帶貨要做“還債”的老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