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自取滅亡的繁殖方式不違背生物進化嗎?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科技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始於海底火山口,從地球誕生至今,從海底火山口的微生物開始演化出了許許多多的生物。而在歷史長河中,除了幾次生物大滅絕之外,很多生物也會由於環境的改變滅絕,生態系統的微調也會導致一些生物在演化過程中消失,很多生物在地球上也只是曇花一現。

大部分生物並沒有進化出人類的思維,它只會本能地進行繁殖,不具備考慮這片草原食物就這麼少,我們要計劃生育,穩定發展,長長久久的能力。物種尚且如此,何況病毒了,病毒都算不上是生物,更不要説是否思考能力。大自然教給它的就是傳播與繁殖,而傳播歸根到底還是為了繁殖,所以它的使命只有一個,就是繁殖,殺死宿主也是因為繁殖,可以説病毒是為生而死。

病毒算什麼?

從生物的角度看,科學家根據生物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真核細胞包括你肉眼可見的動植物,還有真菌。原核生物就是各種細菌加上藍藻。病毒比細菌還小,都沒有基本的細胞結構,很顯然不屬於這兩大類,所以説病毒連生物都算不上,更別提病毒是否具備思維能力,會不會考慮萬一殺死宿主會如何。

從化學的角度看,病毒只是一團有機大分子化合物組成的物質,因為病毒核心是遺傳物質,所以姑且可以可以稱為生物大分子。然而這樣一種物質,當這個物質碰到了可以和它產生反應的細胞膜時,便如同被激活了一般。這個反應使病毒具備了活性,開始了它生物的一面,而一切生物的終極意義就是繁殖。

病毒入侵宿與傳播

細胞多樣性

生物細胞多種多樣,拿人體來説就存在200多種細胞,例如神經細胞,肌肉細胞,血細胞等等,不同的細胞分佈在不同的位置,幹不同的活,才能使得人體正常運轉。

細胞膜

一種病毒並不能感染人類所有細胞,要進入細胞就需要經過細胞膜的“檢查”。細胞膜作用就是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平常只有一些小分子能自由進出,比如水。而對於其他物質,細胞膜就像“海關”一樣,嚴防死守。而這個“海關”檢查機制就是靠細胞膜上的“受體”。

受體

受體由糖蛋白或脂蛋白構成的生物大分子。受體主要有兩個作用:

第一個作用是識別並結合有用的信號分子,簡單的説就像“門鎖”,當病毒要進來時必須使用相對應的“鑰匙”,才能打開細胞膜。

第二個作用是傳遞信息,把識別並結合的信號告訴細胞內,從而使細胞內開始準備應對工作。簡單的説就是:告訴細胞內部,有一個原材料要進來了,這原材料是什麼,能幹什麼,送到哪個車間去,車間的生產設備要準備好生產,然後細胞內部按部就班的開始準備工作。可見病毒想要入侵細胞需要變異出正確的“鑰匙”來欺騙受體。

傳播途徑

病毒擁有可以和受體相對應的鑰匙,細胞膜才會放行。不同的細胞,細胞膜也不同,受體當然也不相同,這也是病毒的傳播途徑的依據。比如説一種病毒剛好能打開呼吸道內細胞的細胞膜,那麼我們就要戴口罩,阻斷病毒從呼吸道進入。而艾滋病HIV病毒能入侵的細胞是淋巴細胞,靠體液傳播,就算你不戴口罩,和患者聊一晚上,也不會感染。

感染

當病毒進入細胞內,還需要靠細胞內分解有機物垃圾的溶酶體,幫它溶解掉保護其遺傳物質的外殼。RNA病毒可以在細胞中直接合成自己所需的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從而不停的複製自己。而DNA病毒則需要進入到細胞核內與宿主的DNA博弈,從而獲得繁殖的權利。

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

俗話説得好,一山不容二虎,一個細胞裏原本已經有指揮合成的遺傳物質,現在又進來一個。怎麼辦呢?

第一種比較烈性,病毒遺傳物質直接踢掉或者挾持原來的老大,指揮細胞進行病毒複製。

第二種就是病毒與原來的老大商量,看能否進行合併,把自己融合到原本的遺傳物質中,而老大當然也不會小氣,在以後的複製過程中也會把小弟這份順帶複製出來。

第三種就是找私活,在不撼動老大的地位的情況下,發現細胞中有一些邊角料,就告訴細胞在不妨礙老大大事的前提下幫忙複製自己。

不成熟的病毒

可見不是所有病毒都會殺死宿主細胞,與細胞結合的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我們總説,要想讓他滅亡,必先讓其瘋狂,這説的就是第一種,不顧他人死活,只為自己的利益,最後只會自取滅亡。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只能説太自私,不懂事,不成熟,同樣的話説的也是病毒。不成熟的病毒來得快,去得快。像流感病毒,毒性低,傳播廣,永不斷,頻頻來犯才是一個成熟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