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被譽為全球最偉大的科學家,最具有智慧的人,物理學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峯,許多人都以能見愛因斯坦一面為榮。
與愛因斯坦同為物理學家的楊振寧,自然也非常想見愛因斯坦一面,可是當真正見面之後,卻成了他的終身之憾。
一面之緣
愛因斯坦的偉大不必多説,這是一個被所有人仰望的人物,而楊振寧雖然地位不及愛因斯坦卻也是物理學界的泰斗,年僅35歲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偉大科學家。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總覺得楊振寧是個現代人,而愛因斯坦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他們兩個人生活的時間是有着重合的,愛因斯坦生於1879年,逝世於1955年,楊振寧生於1922年,1945年通過庚子賠款獎學金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國芝加哥留學,和愛因斯坦來到了同一片土地。
那個時候,愛因斯坦已經被譽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而楊振寧只是一個尚未有所成就的年輕學生,楊振寧當年對於愛因斯坦的崇拜,不亞於任何一個追星族,只要愛因斯坦出來演説、講課,他都會千里迢迢趕去聽。
與此同時,楊振寧也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1948年他博士畢業,隨後來到位於普林斯頓的研究院實習,在這裏他遇到了他最好的搭檔李政道,那一年楊振寧26歲,李政道只有22歲,都很年輕,也都處於一個科學家大腦高速運轉的時期,這對搭檔一拍即合,開始在粒子物理學方面研究自己的構想,第二年,他們做出了第一個粒子複合模型,在物理學界聲明大噪。
科學界紛紛把目光投向了這兩個年輕的科學家,就連年邁的愛因斯坦也注意到了他們的成就。1949年,楊振寧作為物理學界的年輕學者被邀請參加愛因斯坦的講座,交流結束之後,楊振寧激動的詢問愛因斯坦身邊的工作人員,自己是否可以和愛因斯坦聊聊,讓楊振寧感到受寵若驚的是,愛因斯坦很快回應他,可以,隨後楊振寧被帶到了愛因斯坦的會客室。
這場對話持續了1.5小時,那是楊振寧最激動也最遺憾的一天,坐在愛因斯坦對面,楊振寧感覺自己在做夢,這可是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對於年輕的楊振寧來説,光是聽見愛因斯坦的聲音就讓他激動的快要昏過去。
抱憾終身
可是事後想起來,楊振寧懊悔不已,原來當天楊振寧實在太興奮了,把自己打算和愛因斯坦交流的問題忘了個一乾二淨,而對面的愛因斯坦雖然滔滔不絕,但是愛因斯坦私下和人交流用的是德語,當時楊振寧沒帶德語翻譯,他自己會的德文詞彙不超過100個,只能斷斷續續地猜測愛因斯坦在説什麼。
可是楊振寧面對偶像又不想表現的過於稚嫩,所以只能半懂不懂的點頭,愛因斯坦説了個盡興之後,覺得楊振寧應該也差不多懂了,於是對這個後輩鼓勵了幾句之後,就離開了,楊振寧在那裏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不由得捶胸頓足。
幾十年後楊振寧回憶起這件事情還是難掩自己的失落,好不容易見到愛因斯坦,居然緊張成那個樣子,什麼收穫也沒有。但愛因斯坦卻對楊振寧欣賞有加,後來愛因斯坦還特地招來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的論文,並且大加讚賞,愛因斯坦的關注也讓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名氣進一步提升。
某種意義上來説,雖然當年的見面,楊振寧收穫寥寥,但至少楊振寧對得起愛因斯坦對他的鼓勵,他和李政道鑽研的項目逐漸突破,1954年,這兩個年輕的科學家提出來了後來讓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重要物理學理論——宇稱不守恆理論。讓楊振寧感到非常可惜的是,他提出這個偉大理論之後的幾個月,愛因斯坦便離開了人世,他再也沒有機會去問一問愛因斯坦,是如何看待自己理論的。
愛因斯坦的死去,是全世界的損失,楊振寧聽到這個消息,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感到難以置信,覺得一個時代落幕了,但是物理學界的傳承是生生不息的,愛因斯坦離去了,但楊振寧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薪火相傳
1957年,楊振寧登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台,在致辭時,他特意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他説:''廣義角度上,我是東西方文化共同造就的,我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驕傲,我也願意在現代科學駐足。''
楊振寧在愛因斯坦生前,只與他見過一面,但是後來卻有人評價楊振寧是自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後來楊振寧還被高校聘請擔任愛因斯坦講座的教授和負責人,似乎科學界已經認定,愛因斯坦的火炬,楊振寧可以接過。
楊振寧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他醉心科學一生,提出了十幾種重要的科學理論,將物理學帶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成為現代物理學的頂樑柱,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他是第三位''全才科學家'',如今物理學界的年輕科研者,對於楊振寧的崇拜,或許不亞於當年楊振寧對於愛因斯坦的崇拜。
當年愛因斯坦以謙遜鼓勵的態度對待楊振寧,今日的楊振寧也一直在鼓勵年輕的學子們努力鑽研,為科學建設添磚加瓦,愛因斯坦對楊振寧的意義,不僅僅是偶像那麼簡單,那是一個遙遠而鮮明的旗幟,讓楊振寧用了半生去追尋那個更高遠的科學世界。
而如今功成名就的楊振寧,也會是別人的旗幟,他的會客室裏,也接待過許許多多年輕青澀的科學家,這些年輕人就如同他當年一樣,懷着熱烈的憧憬和夢想,也許幾十年以後,也會有某個科學家回憶起當年見到楊振寧的那份激動。
科學家本是凡人,會老會死,但是科學的火焰不會隨着生命的終結而終結,我們如今看到的複雜科學世界,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共同建立起來的,他們出生在不同的年代,卻因為相同的熱愛,被永遠銘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