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麪】使出了必殺技:如來神掌;
【馬猴】感到難以招架;
【拉麪】戰勝了對手。
伴隨着手機屏幕中像素點的一陣扭動,現實生活的某個角落裏,可能正傳出一個年輕人交織着沮喪、不甘、憤怒的呼喊:
怎麼又沒打過?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你大概很難相信,在顯像技術發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還會有成年人為這些由像素顆粒所構建的“寵物”投入如此強烈的真情實感。
這是騰訊旗下工作室一款名為“電子寵物大作戰”的小程序,藉助於朋友圈的裂變式傳播,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兒童節裏,它曾一度引爆整個社交網絡。
PK、餵養、刷好感,除了你能想象到的一般玩法之外,最有意思的,則是它精準還原了“鏟屎”這一初代電子寵物所特有的互動元素。
同字面意義一樣,這一元素在電子設備上的實現,也頗具無厘頭色彩:
伴隨着餵食後一陣心滿意足的顏文字,下一秒,一坨同樣由像素構成的,冒着熱氣的便便可能就會突然出現在你的寵物身邊,而手機前的主人,無論表面多麼嫌棄,指尖還是不由自主的誠實滑向了“鏟屎”按鍵。
一陣過場音樂和動畫之中,屏幕中那堆扎眼的便便迅速消失不見,寵物也露出了歡天喜地的表情。玩家集體的“姨母笑”背後,獨居“後浪”們內心的成就感隨之得到了幾何指數的增長。
時間久遠,我們大概很難考證第一個擁有如此神奇的腦洞的設計師究竟來自哪裏,但有趣的是,在那之後,鏟屎”元素和“寵物”這一概念之間似乎構建了某種強烈的紐帶。
過去的二十年裏,無論寵物遊戲的畫面、玩法如何升級,對於線上躍躍欲試的玩家們來説,那一小堆其貌不揚的像素便便才是為整個環節“注入靈魂”的關鍵所在。
“雲鏟屎”的風靡之路
這是一種小型的外來物種,他們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蛋,想看看那裏的生活是怎樣的。
這是印刻在第一代“拓麻歌子”包裝背後的宣傳文案。
穿越回1996年代的日本東京都,你或許會驚奇的發現,原宿街頭穿行而過的年輕女孩裏,無論是硬妹還是軟妹,揹包的側襟處都赫然掛着顏色不一的數碼彩蛋。
它們並不是某種神秘的宗教或是潮流儀式,而是“拓麻歌子”——一種萬代公司於1996年推出的電子寵物遊戲機。
作為日後那場“雲鏟屎”巨浪之前的一朵小小水花,初代的拓麻歌子玩法其實並不複雜,35種可供選擇的寵物從一顆蛋中開始“孵化”,玩家則通過機器上的按鈕對這些蠕動着的“馬賽克”餵食、洗澡、鏟屎,直到時光推移,這些小馬賽克一步一步成長為大馬賽克。
簡單的操作背後,關於這一“二維碼生成器”到底好玩在哪裏的問題,也隨之成為了困擾千禧年代日本校園的永恆迷思。
在一些街頭採訪裏,許多日本男生對着鏡頭抱怨,女孩們下課之後都在沉迷“鏟屎”,每天的話題也都是互相詢問對方的“拓麻歌子”的養成情況,小小的彩蛋似乎讓她們完全失去了對可愛男孩子的興趣。
抱怨歸抱怨,草草的疑惑似乎並不能影響這些人畜無害的小彩蛋在世界範圍內的火爆,數據統計顯示,“拓麻歌子”銷量巔峯的時期,僅一天就賣出了超過2000萬台的產品。
龐大的市場需求之下,斷貨隨即成為了常態,然而現實世界裏,人們對於“雲鏟屎”的熱愛似乎已經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在跨洋相望的美利堅,被譽為一代殿堂級説唱天王殿的Snoop Dogg都坦誠,自己是這個小傢伙的狂熱粉絲。
2000年左右的歐洲黑市上,價格已經翻了好幾倍的拓麻歌子甚至已經開始出現,並在鈔票的驅動之下,同AK47和毒品等“貨物”一道,週轉於歐羅巴半島上的諸多國家。
回到中國,情況似乎沒有那麼糟糕,但靜靜躺在老師抽屜裏的沒收玩具中,唯一能和拓麻歌子地位相抗衡的,也只剩下了紅白機這一“永遠滴神”。
有趣的是,直到拓麻歌子誕生20週年的慶典中,萬代公司才披露了那個讓無數中國玩家心碎哀嚎的消息:
因為產能方面的原因,拓麻歌子早期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是沒有涉足中國市場的。
換句話説,賦予了80、90一代“雲鏟屎”這一美好校園體驗的東西,大概率可能都是來自浙江中部一座名為義烏的城市。
而在那之後,萬代公司也再接再厲,分別於2017年年底和2018年年底推出了包含寵物結婚、生娃、全球通信等諸多功能全新拓麻。
另一邊,2018年9月,世嘉玩具也新推出了倉鼠養成的電子寵物。
有趣的是,跨越兩個生肖輪迴的時間維度,無論玩法如何更迭,各類電子寵物之中“鏟屎”這一功能似乎永遠都是亙古不變的核心。
這也隨之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問題:“為什麼人們會對鏟屎如此痴迷?”
欲罷不能的“鏟屎”秘密
愛寵人士的圈子裏,同“貓咪這麼可愛,你為什麼不喜歡它”齊名的另一個問題,則是“貓屎為什麼這麼臭?”
然而有趣的是,儘管貓便便的味道已經成為了公認的生化武器,但兩者相比,寵物的美學吸引力仍然佔據了上風,這也是新世紀一大票忍受着氣味,也心甘情願鏟屎的“貓奴”的由來。
對於人類來説,無論是電子寵物還是實體寵物,可愛的確都是必殺技,但相較於可愛,科學才是這一大型“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羣體現象的真正解釋。
對此倫理學家康拉德·洛倫茲經過研究之後,總結出了“嬰兒圖式説”,這一説法將虛擬和現實的寵物世界聯合起來,共同總結出了能夠激發人類保護欲的樣貌模板:
大頭、圓臉,額頭高且突出,大眼睛、小鼻子和小嘴巴。
對此,康拉德解釋稱,這種對於“可愛”的認知,是人類社會數萬年進化中的自然本能,它助於人類族羣增加後代的生存機會。
換而言之,無論和你對視的是一隻活蹦亂跳的笨喵,還是由硅元素和電子信號所構建的馬賽克,潛意識裏,它們都是你心目中的“孩子”。
而經歷長期的相處之後,這種寵物主人與寵物之間的紐帶與人類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將會呈現出更加驚人的相似之處,甚至能產生某種類似於依戀的情感。
這之中,伴隨着人與寵物的對視、撫摸、鏟屎等親密行為,大腦還將分泌出一種名為催產素的化學成分。
2010年,神經化學領域的權威期刊《Psychopharmacology》就曾登載過一項研究,Marsh, Henry,Pine和Blair 等科學家,通過在不同實驗對象的鼻腔中噴射催產素和安慰劑的實驗方法,最終確認了催產素可以通過對人腦中一處名為“杏仁核”的神經樞紐的特定部位的激活,來增加個體對積極情緒的敏感性,並顯著提高個體對快樂面孔的正確識別。
換句話説,在催產素的作用下,你為寵物鏟屎的時候,要比你平時更加快樂。
一來二去,這些快樂的情緒體驗最終都會被大腦記錄下來,並在深刻加工之後,成為“鏟屎官”欲罷不能的體驗來源。
21世紀的“雲鏟屎”經濟
從廣義上來説,任何形式的寵物經濟維繫的核心,都是這種以鏟屎為代表的獨特情緒體驗。
這或許也解釋了以拓麻歌子為代表的“雲鏟屎”經濟的火爆原因——既能分泌快樂的情緒,又不用忍受便便氣味的折磨。
而在中國,儘管絕大部分的孩子並沒有體驗過正版“拓麻歌子”的魅力,但伴隨着互聯網的逐步普及,QQ寵物、旅行青蛙等一系列寵物養成遊戲的出現,也隨之填補了這一市場領域的空缺。
這之中,作為中國互聯網用户接觸到的最早一批國產虛擬寵物,很少有人意識到,QQ寵物其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氪金”遊戲。
在這個遊戲中,除了舒舒服服擼寵、勤勤懇懇鏟屎之外,為了滿足虛擬寵物突如其來的需求,玩家還需要選擇以元寶、Q幣或Q點等方式完成支付。
而付費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寵物餓了要付費,寵物髒了要付費,即便寵物死了,玩家也要購買“還魂丹”為寵物續命。
依託於這一種“伸手要錢”的商業模式,QQ寵物迅速積累了一大批低齡用户,直到2018年9月15日,被騰訊官方宣佈正式停止運營之際,QQ寵物的用户數一度徘徊在破億邊緣。
面對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曾經説過一句名言:“技術重新劃分了親密與孤獨的界限。”
21世紀的商業社會中,技術所劃分的界限背後,已經出現了資本的模糊身影。
幸運的是,作為中立性質的工具,技術同樣可以為善良、愛心等積極因素所驅使。
截止目前,互聯網上,“雲養導盲犬”等全新項目也開始陸續同年輕人見面。
不同於電子寵物的“雲養”,導盲犬的雲養一般可以正式獲得證書和線下觀看的機會。而作為導盲犬線上的鏟屎官,支付的資金將被統一用於導盲犬的食宿、訓練等費用之中。
此前的一次採訪中,南方都市報的記者瞭解到,之所以採取這種“雲養”的模式,是因為一隻導盲犬的訓導費用往往極為高昂,往往要達到10萬元以上。
而有了這種“眾籌”的雲養模式作為資金補充,導盲犬的訓練進程也將被進一步加快。
某種程度上,相較於鍵盤上唇槍舌劍的爭論要不要立法禁止吃狗肉,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人類的朋友”,或許同樣也有它的可愛之處。
畢竟,無論有沒有寵物,屬於人的孤獨命運可能都早已註定。
而寵物的意義或許就在於,將無窮的人們從孤獨的迷思中拖拽出來,並找回那把關於生活和行動的質樸鏟子——無論這把鏟子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當它揮動的那一霎那,人們都將重新找到隱藏於寧靜快樂之下,關於“活着”這件事本身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