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華為走下坡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科技

華為整個公司只是在“量”上走下坡路了。只能這樣地回答,這很明顯,可以肯定,不必諱言。華為人雖然認為華為並沒有到生死存亡之際,卻説了要自救,也的確是在自救,是在用沒有被打壓和圍堵的業務拯救正在被打壓和圍堵的業務;還説了2021年也是解決“活下來”問題的一年,即便是ToB業務所需芯片也不是永遠沒有問題,被打壓和圍堵的各個業務已經從高處下來走在低處,只是變低的程度互不相同罷了。

比如,儘管技術水平仍舊領先,通信供應合同卻有減無增了;儘管技術研發仍舊持續,海思設計卻無用武之地了;儘管“還做手機”,榮耀卻整體出售了,自家仍在做的手機銷量大幅降低了,看看吧,都是在“量”上出現了問題,整體上是個業績下滑的問題,因此,結論只能是公司當前的整體經營狀況並不如前,絕不僅僅是手機的銷量由高至低或者由多到少了;隱患顯在、遠憂潛在,尤其是儲備的高端芯片存在從多到少直至無的憂患,擔心挺不到國產高端且自主芯片到來的時候,勢必給公司大部分業務的未來業績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走下坡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雖然是 1 家規模和實力在世界上也屬強大的高科技跨國公司,卻不止是被用芯片供應和代工打壓、圍堵的,還被用上了拒絕採用5G基站、拒絕續用GMS,在美國及其盟國盟友共同打壓、持續圍堵的情況下,華為現在沒有倒下去,僅僅是在“量”上走了下坡路,終將因為高的、優的“質”還在並且必定不斷升高、更優而重新走上坡路並且上到更高的坡,就相當厲害了。怎麼會不走下坡路呢?史上有證,絕非華為一家,無一倖免,即使是在美國 1 個國獨自打壓的情況下,就有比華為還慘以至一蹶不振的。

還由於華為孤立無援。華為原遍佈全球的合作伙伴都是很厲害的,要不然就不會成為華為的供應商,又是在本國以及世界上影響力很大的,卻雖然都想“拉華為一把”,包括打壓華為的那些個國和地區的那些個供應商,台積電、高通等等,但至今也沒有被許可;我們國內供應鏈上與華為直接相關的公司當然更想幫助,本來“配套”的供應商可以説是應有盡有,但至今都仍然沒有幫上忙、救上急,這是因為在技術上所走的坡都還沒有華為高,包括但不侷限於芯片架構、EDA軟件、芯片製造,特別是,又在供應給華為中低端的技術和產品問題上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而做不了自己的主卻又不全“怪”他們自己,還“怪”與他們的業務配套的國內企業們、與他們的技術相關的國內科研機構們。

華為自己有沒有“責任”呢?華為早就預料到在自己走上美國及其盟國盟友長期佔據的科技高坡特別是高過的時候必定被打壓,所以,做了芯片設計和操作系統這 2 個“備胎”,肯定屬於很有遠見、殊為難得,卻沒有想到做HMS,又沒有想到做芯片製造,這“ 2 個沒想到”導致在遭遇打壓和圍堵時差了 2 個“備胎”,關鍵是差了芯片製造,這個備胎沒做不僅是個大遺憾,還是個根本就來不及彌補的缺陷,救不了急,具有“致命性”,大大減弱了芯片設計這個備胎的“必要性”。

如果同步備好了芯片的設計和製造這 2 個胎,哪怕僅僅備好了這 2 個胎,可以肯定,華為這 1 家公司就一定把那多個國——“一超+多強”的一眾對手都給“打敗”了,其實,這一眾對手必定鑑於華為已經有了這樣的 2 個備胎,原本就都不會聯合發起多輪打壓了,雖然仍然會連續實施圍堵——拒絕採用+拒絕續用,於是,華為就不至於走今天所走的下坡路,頂多也就是少幾份通信供應合同的事,整體上基本是個只管一門心思往更高坡上爬的狀態。當然,這樣的“要求”華為肯定屬於強人所難、不合“常規”,但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像華為這樣在國內發展“最快”、技術“超前”很多的中國跨國公司想要持久地參與和受惠於仍舊主要由美國及其盟國盟友的技術主導的科技全球化,就必須打破“常規”,必須、還不止採用IDM模式——打造自己的芯片全產業鏈,根本的原因在於所屬的國是中國、美國及其盟國盟友一直不希望中國崛起。

我覺得華為之所以會有“ 2 個沒想到”是因為有“ 2 個沒有認識到”。顯然,這對我們國內的科技和高科技跨國公司具有警示和啓示意義。一是,沒有認識到美國及其盟國盟友會想得這麼深遠、做得這麼深層,也就是雖然已經認識到了美國及其盟國盟友對我們中國科技發展、整體崛起的一貫性心思、一貫性做法,卻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發展會因為代表了自己國家的高科技發展而被打壓得、圍堵得這麼全面而且這麼徹底還這麼持久;

二是,沒有認識到在我們國內半導體行業當中不會在華為自己遭遇打壓時就有了可伸出援助之手的芯片企業,包括架構企業、軟件企業、製造企業,也就是華為沒有認識到與自己配套的國內芯片企業不會發展得跟自己一樣快、一樣強,同步、等高,華為是啥樣?不用多説了吧,既注重依託國外供應鏈,又注重用高投入持續研發攸關自身主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在副業比如手機科技上也是如此,而按“慣例”,華為也不是一定要進入芯片設計這個本屬於半導體供應鏈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