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7日,2020 創業邦100未來商業峯會暨2020創業邦年會在北京舉行,參會嘉賓們共同探討了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創業新風向。
在活動現場,噹噹網、早晚讀書創始人李國慶做了《因變而生》的主題演講,犀利觀點如下:
1、 最近拼多多也要扶持一線品牌和腰部品牌,不是商家,是品牌,這可能會對沒有品牌溢價,僅僅具備性價比的工廠貨進行一次驅趕。但是這些工廠一定會再尋找新的渠道。
2、巨頭越橫向,越是給了企業進行細分定位的機會,給新型企業提供了優勢。
3、林毅夫説,為什麼對中國經濟那麼看好,因為大國,人口眾多、基數大的大市場就能產生一切
4、巨頭壟斷下,品牌新勢力會不斷崛起和成長
5、在各行各業都有巨頭的情況下,不在細分領域為王,根本沒有機會。
6、消費升級剛剛開始,我們認識的還很不清楚。
以下為演講內容,由創業邦整理:
李國慶:各位上午好,謝謝南立新的邀請,創業邦是我非常尊重為創業者服務的媒體和機構,我也特別願意給創業者提供自己的觀察。
説20分鐘的乾貨不容易,在抖音上,45秒不但能説一個觀點,還能説一個故事、案例。不僅是抖音,過去廣告也是15秒就能説清楚一個事,很少超過15秒。
今天這個題目是因變而生。七年前在黑龍江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峯會上,我和高瓴張磊、丁健、小黃車CEO等人都在現場。投資人和創業者都很迷茫,當時討論的命題是,各行各業都存在壟斷,尤其是互聯網巨頭使得大樹底下不長草,創業者無路可走,普通投資者投資遇到阻礙。
當時的互聯網巨頭以騰訊、阿里為代表,還有後來的京東,都在向縱向一體化擴張,同時也在橫向擴張,這讓大家覺得找不到出路了。我説,雖然討論的題目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但如果把大家的思路框在這個題目下就錯了。
互聯網沒有上半場下半場之分,《從優秀到卓越》、《基業常青》這兩本書暢銷書大家都讀過,一度全球暢銷幾百萬冊,書中羅列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列舉了百餘家企業。結果十年過去了,書中曾經熱捧的企業,目前已經有40%都已經消失、垮掉或是賣掉了,還有20%的企業正在艱難的活着,另有30%的企業活的還不錯。所以沒有“下半場”這種概念。
有一次我早起給兒子買漢堡包,買完後,他説爸爸你真好,你怎麼知道我喜歡這家漢堡包。我説很簡單,附近開了幾家連鎖店,漢堡包的售價從每個3.9元到4.9元,而賣19.9的這一家肯定有其貴的道理。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漢堡包的肉非常有講究的。
我提醒大家注意,哪有下半場的概念?曾經的小米大家當做笑話來看,大家再看看今天,小米、華為手機、拼多多、頭條、抖音、快手、蔚來、理想汽車、名創優品、喜茶以及瑞幸,新品牌、新勢力不斷的崛起,這裏的奧秘是什麼?我講五條看法:
一,這些企業崛起的背後,都是企業定位的差異化。我説的是企業戰略定位,競爭戰略等五個戰略選擇,成本差異化。巨頭越橫向,越是給了企業進行細分定位的機會,給新型企業提供了優勢。在天貓不可一世的時候,突然搞了一個戰略——6年前,他們選擇吸引一線品牌,並且要把那些沒品牌的工廠清理掉,不給他們流量。當時我就跟天貓系的人説,你們這樣做,只能成為二流百貨公司,現在大家反而更喜歡逛淘寶。
天貓清理了小廠商,他們就都去了唯品會,後來唯品會也不喜歡他們,這些大量的工廠貨,去了拼多多。中國30年的製造業,使得這些工廠已經過了質量關,他們一定要找地方進行入駐。拼多多有一個投資人孫彤宇,他曾經是天貓、淘寶的CEO。最近拼多多也要扶持一線品牌和腰部品牌,不是商家,是品牌,這可能會對沒有品牌溢價,僅僅具備性價比的工廠貨進行一次驅趕。但是這些工廠一定會再尋找新的渠道。前些天,美國又有一家“拼多多”上市了,靠的全是中國的工廠貨,沒有品牌溢價的工廠貨。
噹噹網發展至今,20年沒被打死,還越活越好,就是堅守在一個細分做第一。噹噹網在圖書領域遙遙領先,當別人去擴張的時候,卻發現圖書領域的機會反而越來越多,這就是企業背後差異化定位。
二、今年非常難過,好像大家對未來幾年的經濟預期都不好,於是喪文化盛行。可是新消費升級剛剛開始,我們還沒把新消費升級研究透,就開始一片悲觀。
可大家別忘了,未來三五年,哪怕短期經濟不樂觀,但過去30年培養出的富人階層超過2個億,他們的消費升級在哪兒?我們沒研究透,可以去看一看發達國家尋找借鑑。現在冒出來的新興品牌就是抓住了消費升級,對於95後來説,他們寧願花280、380去玩密室逃脱、電競遊戲。很多人面對泡泡馬特推出的盲盒都感到迷茫,可那就是消費升級。
這個消費升級不僅僅是95後,退休後也在消費升級。現在的退休人員跟過去迥然不同,他們有錢有房子,他們的需求是什麼?過去10年日本人的經濟確實不錯,安倍經濟學的核心就是割退休有錢人的羊毛,支撐日本經濟發展,這是宏觀經濟學。那麼微觀應該做什麼?我只是拋出這個問題,我如果已經發現了,就去着手幹了。
三,新品牌、新勢力崛起,其實跟代際更替又是高相關的。基業常青為什麼那麼難?現在的90後已經成為小爸爸、小媽媽們了,日本專門有一個百貨公司,但這個用來給大人購物的百貨公司卻佈置的非常可愛。我問這家百貨公司,你們的定位給誰的?他説我們就是給剛當爸爸媽媽的人羣準備的,他們還沒脱離自己的青春期,他們還在體驗和重温他們成長過程中看到的卡通造型。95後和00後這一代人,天然就在互聯網中成長,我們怎麼抓住這代人?新勢力、新品牌出來了,大家覺得奶茶不可思議,但這就是社交。我跟孟京輝導演説,寥一梅的話劇就是句句扎心,充滿金句。《戀愛的犀牛》已經演了三千場左右了,同樣的《戀愛的犀牛》也在與時俱進,也在借鑑開心麻花的內容,在不協調中抓住00後。
王朝歌説,覺得自己是不是跟不上時代了。我問你玩密室逃脱嗎?00後已經抓住情景式、沉浸式的體驗需求,抓住00後的需求特徵,才能打造新的品牌。
四、10年前我跟陝西省領導座談的時候,提出了文化自信,這個內容後來寫進了他們的文件中。經濟發展了,文化自信心就上來了。我記得當年我們去美國的時候,那還是90年代,可以帶點醬豆腐、榨菜等土特產出國,外國人卻都説我們髒。到我兒子這一代,從高中開始,方便麪、榨菜到普洱茶等成箱的土特產帶到國外去,帶去了得開個party,當伴手禮送人都捨不得,這就是文化自信心。這特別像當年韓國的崛起,我記得80年代末出國,在飛機上韓國人特別沒禮貌,唧唧喳喳,大聲説笑,人家自信心起來了。我們品牌的黃金10年就到來了,這對我們充滿了巨大的機會。
五、大市場就是大品牌的機會。十五年前我跟林毅夫聊天,我們曾經是同事。他説,為什麼對中國經濟那麼看好,因為大國,人口眾多、基數大的大市場就能產生一切,這對我們打造新品牌提供了廣闊空間。為什麼到了中國,都是鉅虧式的擴張?美團、滴滴、蔚來汽車等等,京東當年也是如此,一年虧80億人民幣,虧了好幾年。因為中國市場大。
前年跟柳傳志總去以色列考察,以色列的創業家很有意思,做到一定規模後就賣給西方大集團。為什麼?我們討論認為,以色列還是幅員狹小,人口可能才800多萬,不斷出售企業的連續創業者,賣上三家公司也可以發財了,也能夠實現夢想了。持續創業可能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六,新品牌崛起跟互聯網+。
新品牌崛起有幾個特點。
1,新品牌都充滿了創始人的人格化。創始人IP,做到極致可能就是雷軍,雷軍當年剛創業兩三年的時候,我們幾個人去他那兒,聽他講,不花品牌費用。至今他也不迷信品牌,用產品説話,創造最好的性價比。不僅是小米,董明珠已經後來居上了,雖然有爭議,但創始人企業家品牌人格化,就是品牌的塑造。
2,新型品牌IP化,充滿着企業故事,但不一定融入企業家色彩。
3,新品牌渠道互聯網化。昨天剛上市的藍月亮不搞廣告費,靠渠道增加動能,用速度吸引受眾消費羣,藍月亮不打種類繁多的廣告,但是在各大超市花錢買堆頭,佔據最好的堆頭,其在清潔用品裏銷量不敢説第一,但肯定排在前三。
而新興品牌原來講全渠道,後來乾脆脱離了線下渠道,就在線上也能出現一批又一批的新興品牌。大家正發愁天貓這些網絡渠道怎麼操作,可是這些渠道越來越封閉,好不容易做到了千人千面,剛剛會投直通車,可是一場又一場的促銷活動,將流量分發機制全弄混亂了。直通車效果越來越差,不知道京東的規則是什麼,自營的規則也不知道是什麼,有流量一天200萬銷售,沒流量就黃了。大家為網絡流量越來越昂貴發愁的時候,這時平台之間的競爭就出現了。所以壟斷不可怕,壟斷最後是必將走向提價的,結果抖音、今日頭條出現了,流量分發機制全變了,於是就又有一個新的品牌打造渠道出現了。我完全相信抖音可以實現今年5000億GMV的計劃,僅僅影響3-5億用户無法跟老牌阿里系競爭,只有改規則才可以做到。
4. 新品牌打造。現在的傳播方式全變了,在抖音和頭條系,已經不是傳統的四大門户模式,而是真正變成了信息流。新浪CEO曾經跟我説,不想售賣包時廣告了,希望售賣個性化廣告,結果廣告主們還是不接受。
時代變了,頭條系創造出的這種系流、個性化的分發模式,使得品牌積極的在抖音投放廣告。一個廣告投放訴求,一個月會有幾千條短視頻,保證了訴求的同時,還保證了個性化,不同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內容。這就是品牌崛起與互聯網+的模式,這完全是新媒體觸達用户的方式,而網上新興渠道是開放的,而且有着更高性價比的模式,這對傳統電商是極大的挑戰,這也為新興品牌帶來了機會。
這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觀察,巨頭壟斷下的品牌新勢力會不斷崛起和成長,我講的六個點:
第一點,新品牌崛起背後的企業定位差異化競爭。特別是在各行各業都有巨頭的情況下,不在細分領域為王,根本沒有機會。
第二點,消費升級剛剛開始,我們認識的還很不清楚。
第三點,品牌週期和代際更替這也是必然的。
第四點,文化自信心,本土品牌的黃金十年。
第五點,大市場就是大品牌的機會。
第六點,品牌崛起和互聯網+。
希望大家在這六個方面能夠有更多的探索,我們會後可以做更多的交流,我也會用其他方式對這些觀點進行詳細展開,今天給我的時間到了,謝謝南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