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倉庫1.0到4.1,看托盤存儲的進階之路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科技

導讀

什麼是托盤技術?托盤技術可以簡單的按功能分為:存儲設備和輸送分揀設備。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托盤技術的存儲設備功能吧。

托盤存儲

從事倉庫設計規劃這麼多年,我覺得考驗規劃師的項目經驗,工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部分主要就是在托盤輸送分揀這裏。原則上,一旦存儲需求,倉庫空間和吞吐需求確定後,托盤的存儲方案基本已經定型,規劃師基本上在這個環節就沒有太多的發揮餘地了,因為可供選擇的托盤存儲設備其實並不多。

“地面上本來沒有倉庫,東西放多了就變成了倉庫。”……

倉庫最早的樣子大概是這樣的(如下圖),我們可以稱其為倉庫1.0時代。

倉庫1.0

地上起四面牆,屋頂搭個棚,貨物碼垛在托盤上,托盤往地上一放就叫存儲了,學名:地堆存儲(地上堆貨存儲,這個學名取得真的是太生動了。)但是發展這樣的模式有點土豪,上面的空間完全沒有利用上,那就白給“地主”家繳納那麼多倉租了。(估計“地主”打了好幾個噴嚏,心想:我是按面積收租的,上面的空間沒有利用不能怪我撒,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後來倉庫就升級成了倉庫1.1時代,為什麼不叫倉庫2.0呢?因為1.0和1.1的變化不大,只是增加了橫樑式貨架而已,如下圖:

倉庫1.1

這種倉庫1.1其實目前還是大量存在的,因為它歷史悠久,操作簡單。隨着托盤人工搬運設備的發展,出現了一種叫VNA的叉車,學名叫窄巷道叉車。從字面上就能理解,這種叉車需要的巷道寬度很小。倉庫1.1時代的巷道寬度大概在3.2m左右,而這種VNA只要1.7m左右就夠了,那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空間釋放出來,可以安裝貨架用作存儲。這時,我們可以稱作是倉庫2.0時代,如下圖:

倉庫2.0

與此同時,又出現了一個輔助存儲的小車叫穿梭車,也叫子車,它的作用是把托盤存放的更加密集,我們可以管它叫倉庫2.1時代,如下圖:

倉庫2.1

所以,從倉庫1.0和1.1再到倉庫2.0和2.1都是在解決存儲能力的問題,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倉庫空間。那接下來倉庫升級的動力就是來自於入庫和出庫效率的提升了,所以開始出現倉庫3.0:自動化高架庫,又叫自動化立體庫,或叫ASRS,等等。原理就是每個巷道不再需要有人工叉車進行作業,而是通過一台全自動的設備叫做托盤堆垛機,來負責托盤的自動上架和下架,如下圖:

倉庫3.0

倉庫3.0時代標誌着托盤技術的存儲進入了一個自動化控制的新時代,然後陸續衍生出倉庫3.1,3.2,3.3,3.4,也就是所謂的單深,雙深,三深和多深。主要區別就是看一個巷道的左右貨架能存儲多少深位的托盤,如下圖所示:

倉庫3.1 - 單深

倉庫3.2 - 雙深

倉庫3.3 - 三深

倉庫3.4 - 多深

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主要還是相同的倉庫空間裏,存儲量和吞吐量的能力區別。這裏就簡單地用以下的圖片來比較説明一下,大家可以充分發揮一下想象力:

倉庫3.0時代是目前比較主流的自動化倉庫類型,但是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有些行業需要更加高效的托盤入庫出庫能力,於是發展出倉庫4.0時代——穿梭車式自動化高架庫。其原理就是把原來一個巷道的一台“托盤堆垛機”所做的事情,分解成不同的設備同時作業。通俗點講, 就是相當於把原來1個人乾的活,現在拆分為讓10個人來幹。倉庫4.0最大的特點,就是出現了水平搬運的設備叫做子母車,和垂直搬運的設備叫做提升機。子母車每層都有,它負責把需要的托盤搬運到提升取放站台,提升機就負責上下搬運,同時還可以設計成多台提升機同時作業,如下圖:

倉庫4.0

同時,倉庫4.0解決的問題可以實現每個巷道的入庫和出庫能力最大化,但是在中國的市場上又出現了一個新需求,那就是入庫和出庫的需求量很低,但是存儲量又特別高。於是,中國市場又演變出了倉庫4.1——四向托盤穿梭車,它的原理和倉庫4.0時代的子母車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只有子車沒有母車,而小車可以在同層的前後和左右四個方向移動,這樣如果流量需求低就少配置幾台四向車,將來流量提高了再增加四向車,如下圖:

目前中國市場的倉庫4.1正在蓬勃生長,而且“玩家”也越來越多。

好,今天幾乎把托盤技術的存儲設備全部介紹完了。至於是否還會有倉庫5.0,就要看技術的不斷創新了。基於不同的倉庫類型,如何判斷和選擇合適的托盤存儲類型呢?這裏我給出一個比較粗略的比較和思維方向,供大家參考(如下圖):

作者 | 湯普金斯

來源 | 湯普金斯亞洲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