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問和做人一樣,得頂天立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軍
從皖北大地
到珞珈山下
從大洋彼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彈指一揮間
他已與測繪科學
打了半輩子交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軍
十餘年來
他在科研領域摘得累累碩果
全國1 :5 萬基礎地理信息更新
全球30米地表覆蓋遙感製圖關鍵技術研究
數字地表模型多維動態構模研究
……
一項項重大科技創新
解決了國家和社會的重大需求
今年以來
他將主要精力放在了
開展自然資源
調查監測技術體系建設上
他常説:
“做學問和做人一樣,
得頂天立地。”
這正是他做學問
搞科研不變的初心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 軍
紮根科研一線 書寫測繪人生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軍
從皖北大地到珞珈山下,從大洋彼岸到自然資源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今年6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與測繪科學打了半輩子交道。
全國1 :5 萬基礎地理信息更新、全球30米地表覆蓋遙感製圖關鍵技術研究、數字地表模型多維動態構模研究……一項項重大科技創新,瞄準、解決了國家和社會的重大需求。這正是陳軍做學問、搞科研不變的初心。
2000年,陳軍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時,他的導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王之卓曾寄來一封親筆賀信,信中寫道:“今後的科學創新工作,捨我其誰!與有榮焉!”這封信一直被陳軍掛在牆上,激勵着他在科研創新一線步履不停。
做好學問當“頂天立地”
1976年,是陳軍走向測繪科研道路的起點。20歲的他,是安徽省測繪局的一名測繪工人。
那年11月,陳軍在淮北開展航空攝影測量的外業控制,要頂着刺骨寒風,爬到30米高的鋼標上進行觀測。攀爬之前,他和同事決定去附近的公社小飯店吃碗羊肉饊子,“當時開玩笑説,就算掉下來,也是個‘飽死鬼’啊”。生活的艱辛,打磨出他吃苦耐勞的性格,也讓他渴求知識的心愈加堅定。
這年年末,陳軍迎來人生的轉折點——被單位推薦進入武漢測繪學院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學習。憑着野外測繪練就的刻苦勁兒,他在大學三年級就完成了主要課程的學習。1979年夏天,陳軍考上了碩士研究生,師從我國攝影測量與遙感的創始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王之卓。
“導師高瞻遠矚的學術思想、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和寬厚待人的高尚品質,極大地教育和影響着我,引我走上做學問的道路。”後來,當陳軍畢業留校,選擇當一名教師時,紮根科研、潛心向學的品質也在他和學生之間傳承。
1995年,陳軍被抽調至北京參與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的籌建。臨別歡送會上,導師王之卓語重心長地對他説:“你是個做學問的人,到了北京要堅持搞研究。”這句話,他從未忘記。
“做學問和做人一樣,得頂天立地。”陳軍常説,科研工作要能夠立足於工程項目,瞄準國家和社會需求,不畏困難地解決實際問題,然後要爭取凝練出科學原理和方法,讓其他研究者可以借鑑參考。
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工作25年,陳軍先後承擔了1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他主持完成的全國1:5萬基礎地理信息更新工程項目,耗費十餘年時間與心血。項目成果為國家宏觀決策和戰略部署繪就了基本底圖,建成動態更新的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服務支撐了城市規劃、工業開發、農業生產、應急保障各方面實際應用,改變了我國國家級基礎地理信息長期滯後於應用的被動局面。
長年在測繪科研一線工作,陳軍的生活繁忙也簡單,“科研”二字幾乎可以概括。
“老師對待科研要求高,激情高,更難得的是幾十年如一日。”陳軍的博士後張宏偉覺得,當陳軍的學生,過程是有些“痛苦”的,但能學到真本事。在研討項目技術方案、會見合作專家等諸多事項間隙,陳軍總會一字一句地為學生訂正論文,解惑答疑。
一次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歐亞科 學院院士……一項項榮譽見證了陳軍科研工作結下的累累碩果。去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後,陳軍覺得身上的責任更重了,“要繼續在科研一線,為單位和行業作貢獻,更多支持和幫助年輕人”。
科學研究要發出“中國聲音”
9月15日,聯合國成立75週年之際,自然資源部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並向聯合國捐贈。該版數據與2000版、2010版數據共同反映20年間全球土地利用和景觀格局的總體變化狀況,將為深入開展全球變化研究、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改善全球治理體系等提供支撐,為人類應對資源環境生態領域的全球性挑戰發揮重要作用。
高光時刻背後,是科研工作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默默付出。
2010年,陳軍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了“全球30米分辨率地表覆蓋遙感製圖”項目。
自接手項目的那一天起,陳軍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論是遙感影像獲取、處理和地表覆蓋信息提取,還是樣本驗證與分類體系,哪一個不是科研難題?
“這個項目關係到中國在全球變化研究領域的話語權,整個行業都高度關注,我們沒有退路!”他下定決心要拿出讓世界信服的產品。
歷時4年多,陳軍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世界首套全球2000年和2010年兩個年份的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蓋數據,將全球地表覆蓋產品空間分辨率整體提高了10倍。這是我國向聯合國提供的首個高科技公共產品。該項目成果榮獲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81年~1982年,陳軍經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選派,曾赴法國留學。正是這段經歷,讓他了解到國際先進的遙感技術,認識到做好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科研工作,要站在國際前沿,“讓世界看到中國。”多年來,陳軍在推動中國測繪“走出去”的道路上,不遺餘力。
2012年,陳軍當選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主席(ISPRS),成為該學會百年曆史上首位進入執行局和擔任主席的中國人。2019年4月,他負責的項目“基於統計與地理信息的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綜合評估—中國德清SDGs樣本”,被評為聯合國首次SDGs傑出優秀實踐,全球僅7例。SDGs是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簡稱。這不僅是世界上首次綜合利用統計和地理信息,對一個完整行政區域進行的SDGs定量評估與綜合分析,它更讓世界看到了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經驗,成果被授予“地理空間世界卓越獎”。
服務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
立足於自然資源管理新格局,陳軍將科研創新重點對準自然資源管理前沿。如何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為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職責提供支撐,是他聚焦的重點。
在他看來,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服務支撐自然資源管理中有三大作用,第一個便是摸清現狀。“我們管理山水林田湖草和龐大的國土空間,不可能只依靠人,必須藉助衞星遙感、航空攝影、地面調查、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實現足不出户的管理,例如查清自然資源的類別、位置、範圍、面積,掌握自然資源的利用現狀等。”他進一步解釋。
“第二個是在摸清現狀後,要認知規律,即對自然資源生命共同體和人地關係開展系統性、整體性認知研究,以揭示自然資源‘格局—過程—服務’的地域分異、形成機理及演化規律,這些都離不開時空大數據和時空分析技術的支撐。陳軍舉例説,以多類型、多尺度、多時序時空信息為基礎,可以計算建設用地的時空分異,並結合 社會經濟數據對建設用地的利用效率進行分析。”
“第三個作用便是科學管控,也就是開展數據賦能的時空比對、狀態診斷及問題研判,支撐國土空間用途的科學管控與自然資源的科學監管。”陳軍説。
今年以來,陳軍將主要精力放在了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建設工作上。“‘核心要素信息的自動化提取’仍是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的主要技術瓶頸問題。”陳軍説,今後,仍需從“卡脖子”技術研究、“統一”調查監測技術體系設計兩方面做技術融合創新和新技術研發,以研究提出兼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技術實現途徑與方法,設計提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對此,陳軍正帶領着團隊開展科研攻關。
陳軍相信,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支撐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履行大有可為。他表示,下一步,還需加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與自然資源主責主業的深度系統融合,同時測繪要加強自身的科技創新,通過與人工智能等結合,對現有的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進行提升改進,發展和形成智能化測繪技術體系,實現地理空間信息的實時化獲取、自動化處理與知識化服務,提升全面、高效支撐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信息化建設的能力。
來 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制 作:i自然·政務新媒體團隊
記 者:李卓聰
通訊員:李亦慰
編 輯:杜瀟詣、嶽澤光(實習)
初 審:程秀娟
審 核:湯小俊
審 籤:周 星
慶煥
翔龍
【來源:自然資源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