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遊戲是兒童的語言,父母要玩給他看”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科技

小時候,跳跳最喜歡的遊戲是“推倒魔獸”,在她眼裏,坐在地上的大塊頭兒爸爸就是一隻“魔獸”。衝、推、擊打,她想盡辦法把這隻“魔獸”推倒。“你永遠別想推倒我!”“認輸吧!跳跳!”對於“魔獸”的反擊,跳跳笑得前仰後合、進攻得更加猛烈……這是十年前,還在上幼兒園的跳跳和爸爸經常玩的遊戲。如今,14歲的跳跳仍舊喜歡和爸爸打打鬧鬧。

這個在外人看起來“太沒大人樣兒”的父親李巖,是遊戲力工作室創始人、熱養育家庭支持創始人,也是遊戲化親子互動在國內的首批推廣者之一,在他看來,“遊戲是兒童的語言,父母要玩給他看”。


家長在和孩子的遊戲中增加了親密關係。 圖/IC Photo

在玩鬧間建立親子信任

從五歲起,辰辰就有個和父母的固定遊戲,就是從車庫的停車位到電梯間的路上一起玩“手心手背”的猜拳遊戲,誰出的手勢與眾不同,就可以先走五步,三個人你追我趕,看誰最先到達電梯間。如今,快7歲的辰辰依舊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

走路時猜拳、在牀上打鬧、在户外你追我趕……辰辰和父親郭先生一起玩的遊戲很多。郭先生認為,雖然很多時候因為工作忙不能長時間陪伴,但因為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親子小遊戲,孩子對自己是信任的,提的要求孩子也容易聽得進去。

“成功的互動是增進親密感、加強親密關係的途徑。”十多年來,李巖從事兒童情緒發展和家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發現人成年後的社交能力和其在童年同齡打鬧能力正相關,跟養育者的打鬧經驗也正相關,親子間的互動鍛鍊了孩子建立親密和信任關係的能力和技巧。

李巖認為,對低年齡段兒童來講,需要的是父母帶來的安全感,當他們逐漸長大、越來越獨立,不再需要父母保護後,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就是“親密關係”,即這個家對孩子“是否有歸屬感”“是否有價值認同”“他的選擇是否要考慮家人的意見”,這時,此前通過成功的親子互動而形成的親密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李巖和跳跳之間的打打鬧鬧從兒時一直持續到現在,他笑着説,如今和女兒見面也會彼此逗一下,這是很多緊張的親子關係中日常最缺少的經驗。他認為,不經意間的一次拍打和開玩笑,正是在向對方表達“我喜歡你”。

“我們説現在很多小孩子不合羣,感到孤獨,遊戲會幫助他跟人交往,尤其是現在的小學生,孩子在家中可能被溺愛,產生自我為中心、孤僻等情況,遊戲可以幫他解決這一問題,並建立規則意識。”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落鑫認為,遊戲可以增強孩子的社會性,孩子在遊戲中跟同伴交流,並學習社會規則。

找到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親子游戲

很多家長也產生了一個困惑,雖然自己小時候沒少打鬧,但成年後被文化打磨得越來越“收斂”,因此“怎麼跟孩子打鬧、遊戲”成了大家希望學習的技能。

李巖根據研究和嘗試的經驗給出一些遊戲技巧。對於幼童來説,如跳跳玩的“推倒魔獸”就很有意思,家長作為“魔獸”坐在地上攔住兒童的去路,兒童必須推倒“魔獸”才能通過。這時候家長可以假裝一點點被推倒,也可以佔上風,邊玩還可以邊用想象的“火焰”“大恐龍”等場景干擾孩子,孩子也可以在遊戲中學會如何幹擾對方,有時候家長髮起的一點點反擊還可以讓孩子學會使用力量,體驗“拼盡全力”遊戲的樂趣。此外,還有經很多家庭實踐過的“枕頭大戰”和“脱襪子”遊戲。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李巖推薦比賽類遊戲,比如“吵架的鄰居”,“雖然名字聽上去不太文明,但孩子都很喜歡。”李巖介紹,家長可以用廢紙團成十幾個紙團,以餐桌為臨界,孩子站在一邊,大人坐着或跪在另一邊,然後雙方分別把紙團扔向對方一邊。這個遊戲的關鍵在邊扔邊“吵架”:“誰扔來一隻臭鞋……哎喲,砸到我頭啦!……太過分啦,怎麼把電視都扔過來啦!”

“這時候,多數孩子高興了還會説‘這是臭粑粑!’這時我建議,家長不要進行文明教育,而最好回答‘天哪!臭死人啦!哪個淘氣鬼乾的?’”李巖認為,不少家長會混淆遊戲的目的,把遊戲當做教育工具,但家庭遊戲最終目的是優化親子互動,加強親密關係。“比如可以不用在遊戲中跟孩子強調公平競爭,成年人和孩子玩本就是強弱不均。低年級的家長要示弱讓孩子多贏,等孩子到四年級以後,就自然會跟家長説‘別讓着我’了,他在和其他孩子玩的時候,也懂得了強者示弱的道理。”

“孩子四年級時,我們會約着朋友扔沙包,大人、小孩一起跑,砸中誰換人,還挺高興。隨着年齡增大、學業加重,有時候湊不齊人,孩子越來越習慣於宅在家,該怎麼辦?”女兒快要上初一的徐女士發現,青春期的孩子好像越來越不愛玩了。

對此,落鑫表示,青春早期的孩子慢慢和家長會有一些疏遠,如果有家庭共同的遊戲,比如週末帶着孩子露營、扎帳篷或者更具體的家庭遊戲的契機,可以改善親子關係,在此過程中又親近自然,“遊戲對於改善親子關係有着價值。尤其疫情當下,很多地方都在居家辦公學習,家庭開展遊戲對親子關係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讓孩子在遊戲中發現自己的熱愛

在“雙減”的背景下,孩子校內外過重的學科負擔被大大減輕,也給親子互動留出了更多的空間。落鑫認為,空下來的時間可以做哪些事情是新的問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真正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可以讓孩子對做這件事有持久的興趣點,而不是無所事事。

“生活的豐富性是很重要的。我覺得‘不愛玩兒’是挺可悲的一件事情,這意味着他沒有自己喜歡的東西。看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怎麼樣,就是要看他非工作時間、休閒時間在做什麼。”在落鑫看來,遊戲與愛好有關,與一個人工作學習之外的休閒時間有關。

“我們國家的教育在很長時間做的事情是把孩子的時間填滿,孩子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和熱愛的是什麼。那怎麼去尋找呢?有一個路徑就是讓他去遊戲,感知自己的長處和興奮點。”

落鑫認為,孩子在草坪上打滾,喜歡觀察花草就是探索自然的過程,如果家長帶孩子去公園玩,他就會對自然產生興趣;帶孩子去器械區,孩子會對力量運動感興趣;孩子在擺積木的過程中可能會建立編程思維、幾何思維、邏輯思維……總之,要給孩子探索的機會,而探索的機會就在遊戲裏。

新京報記者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