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芯片巨頭出現創始人是2位天才少年,華為曾是第一大客户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科技

從2020年3月底受理申請到問詢,再到6月2日成功過會,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僅4年時間的寒武紀,主營是應用於各類雲服務器、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為客户提供豐富的芯片產品與系統軟件解決方案。作為國內AI芯片的先行者,它相繼獲得阿里、科大訊飛、聯想等知名公司的投資。

寒武紀的前身是中科院計算所08年組建的“探索處理器架構與人工智能的交叉領域”10人學術團隊。兩位創始人,是名副其實的天才少年。哥哥

兄弟倆,一個主攻計算機芯片,一個從事人工智能的研究,能不能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呢?八年前,陳雲霽、陳天石帶着中科院計算所的幾個師弟,啓動了神經網絡處理器(AI芯片)項目,這也成為寒武紀的技術來源。

2016年3月,陳氏兄弟正式合夥創立寒武紀。寒武紀原本是一個地質學的名詞,是指距今5.4億年前生命多樣性大爆發的時代,從那時起,地球進入了生命的新紀元。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希望人工智能也能像生命一樣出現大爆發。

因為兩人性格不同,在公司擔任的角色也不同。陳雲霽性格偏外向、喜歡做一些天馬行空的事情,因此擔任的是首席科學家。陳天石比較慎重,每走一步都會想好可行性,適合帶領一個企業往前衝,所以以CEO的身份管理公司運營與對外事務。

成立當年,寒武紀發佈了世界第一款終端人工智能專用處理器“寒武紀1A”。這款處理器後來被集成到華為海思的麒麟970芯片中,公司也因此名聲大噪。再加上升級版本1H和1M,該系列產品已集成於超過1億台智能手機及其他智能終端設備中。

前年,寒武紀發佈了第一代雲端推理芯片思元MLU100(MLU:機器學習處理器),以及搭載MLU100的雲端智能處理卡。這標誌着寒武紀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家,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同時擁有終端和雲端智能處理器產品的商業公司。

隨着去年11月邊緣AI系列產品思元220芯片及加速卡產品的發佈,他們先於業界構建了雲端(思元100、270)、邊緣端(思元220)及終端(寒武紀1A、1H、1M)三位一體的智能芯片產品矩陣,客户可以在雲、邊、端三個領域實現無縫協同,減少開發成本。

截至目前,公司已獲授權的專利有65項,正在申請中的專利有1474項。憑藉着AI+芯片的組合,在短短4年時間裏,寒武紀實現了彎道超車。

過去三年,寒武紀營業收入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4.44億元,足足翻了50倍。合計虧損超過16億元,主要原因是研發支出較大,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連續3年超過100%,累計投入8.13億元。公司目前的員工中,碩士博士佔比超過了60%,近8成都是研發人員。

值得一提的,華為海思曾是寒武紀的第一大客户。但近年來華為也在重金投入AI芯片領域,發佈了人工智能IP架構“達芬奇”(DaVinci),還推出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失去大客户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去年從華為海思處獲得的收入減少了近一半。

據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22年AI芯片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00億美元,規模未來五年增長有望達到10倍。除了華為海思,英偉達、英特爾、高通、聯發科等也對智能芯片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或併購。競爭壓力下,寒武紀正在發力雲端智能芯片和邊緣智能芯片,能有多大作為,還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