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抖音推出“奇妙科技館”活動,豐富青少年科普知識庫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科技

對於青少年而言,可以觀看展覽、體驗實驗的科技館,是幫助他們將課堂上抽象知識變有趣的重要場所,也是很多人對科學產生興趣的起源之處。

近日,抖音聯合中國科協科普部、北京科技報社發起#奇妙科技館 活動,邀請14家科技館在抖音開設“虛擬場館”,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展示科技知識內容。據悉,本次活動是抖音“少年科學説”項目推出的首個活動,該項目致力於啓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創新思維,提升科學素養。

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技館是打開青少年好奇心的一把鑰匙,我們希望聯合科技館,讓更多科學知識、科技創新被看到,打造青少年科普知識平台,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14家科技館線上開館,專家來答題

此次#奇妙科技館 活動中,中國科技館、中國航天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中國古動物館等14家科技館在抖音開設線上“虛擬場館”,通過短視頻展示特色展品細節,分享科學知識,包含動物植物、光聲力電、地質海洋、宇宙天文、發明創造等多個領域。

中國古動物館(抖音賬號:中科院古脊椎所)是一家古動物博物館,在抖音分享科考趣事、化石發掘經歷,普及古生物學、古人類學等知識。此前,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員盧靜(抖音賬號:玩骨頭的盧老師)就已在抖音走紅,她和團隊研究成員吃完黃燜雞,拼出始祖鳥的模型;吃完魚頭泡餅,拼出了胖頭魚腦顱模型。視頻在抖音獲贊百萬,讓大眾對冷門學科產生興趣。

在本次活動的“科學問號專家答”環節中,有網友提問:“是誰在月亮上留下了垃圾?”對此,北京天文館副書記景海榮進行了解答:“宇航員在完成任務返回地球前,為了減輕飛船負擔,會把任務過程中產生的嘔吐袋、紙尿褲,用於研究的錘子、羽毛等能丟下的垃圾都留在了月球表面。除此之外,月球表面的垃圾還包括各類完成探索太空任務後留下的廢棄設備。”

景海榮還講解了另一種相關的學術猜想:“有一種生命起源論,人類在月球上留下了垃圾,垃圾中的細菌和微生物,是否能夠成為月球生命的起源呢?但其實月球表面輻射非常強,晝夜温差大,月球上也沒有水和空氣。所以月球上幾乎不會有生物能生存下來。”

還有多位館長和科學家參與到為青少年答疑解惑活動中,如中國古動物博物館館長王原、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鄭永春、北斗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典贊·2019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之一陳徵博士。

評選“線上小館長” 助力青少年愛上科學

在本次“奇妙科技館”活動中,青少年不僅可以學習科學知識,還可以參與到傳播科普知識的行動中。3月16日-4月16日,青少年拍攝自然科學、前沿科技、實驗發明等方向的科普短視頻,發佈在#奇妙科技館 話題下,就可以競選科技館“線上小館長”。抖音將根據作品質量、播放量、點贊量等數據,評選出TOP30用户,贈與場館門票、科普讀物大禮包、“線上小館長”電子證書等獎品。

抖音上深受青少年喜愛的科普創作者也參與到活動中。@這不科學啊 通過“兩個西瓜,哪個先碎”的趣味實驗,講解了單擺運動的原理,引發網友3000多次討論。

“相較於傳統的圖文形式,用視頻傳播知識具有四大特性:知識傳播的即時化、知識呈現的人格化、隱性知識的顯性化、複雜知識的通俗化。”中國科協科普部工作人員表示,“短視頻可以把知識點濃縮,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傳遞給受眾,生動、有趣、互動性強,一改知識艱深枯燥的外貌,拉近大眾與科學知識之間的距離。”

通過不斷引入學術機構、行業專家、出版社、公益組織、學者教師等多種類型創作者,抖音已逐步構建起優質的青少年內容生態。抖音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化教育目前已經成為抖音上較大的內容品類,打造豐富多彩的高質量知識內容,可以讓青少年擁有越來越好的上網體驗。

此前,抖音曾推出進行全民知識普惠的“DOU知計劃”、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向日葵計劃”、扶持青少年內容創作者的“萌知計劃”等活動,鼓勵用户創作科普內容,建立優質的青少年內容和社區生態。截至2020年7月31日,抖音粉絲過萬的知識創作者達13萬名,他們發佈的知識視頻播放量累計超過3.6萬億次。

作者:小智 責編: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