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廠研究員Will:在懸崖邊緣徘徊的小米可穿戴設備業務
“糧廠點評”頻道致力於點評糧廠的季度財報、產品發佈會、市場表現或其他重大事件,由於非技術背景,只能從邏輯和常識的角度為讀者提供糧廠研究員的觀點。
$小米集團-W(01810)$#小米集團#
小米集團的IoT業務在2020年Q4遭遇了滑鐵盧。IoT整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僅有8%,不及全年平均增長水平;毛利率僅為12.1%,環比下滑2.1%。小米集團在財報中分析了電視和筆記本收入同比下滑的原因,但未提及IoT業務的另一塊重要組成——TWS和可穿戴設備(Wearables)。
全球科技數據公司Canalys在3月31日發佈了《2020年Q4全球TWS和可穿戴設備報告》(Global TWS and Wearables Q4 2020),分析了2020年4季度可穿戴設備行業的趨勢和市場主要廠商的表現。
這篇點評糧廠研究員將帶大家瀏覽Canalys這篇報告的核心觀點和分享糧廠研究員認為小米可穿戴設備業務存在的三大問題(即高端產品、技術路線和產品戰略)。
I. 2020年全球TWS和可穿戴設備市場
Canalys認為智能耳機和手腕可穿戴設備已成為消費級IoT最重要的兩個賽道。在全球對抗疫情逐漸成功的背景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增強,並增加户外活動,因此TWS和手腕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迅速。2020年,智能耳機出貨量增長20%達到4.32億台;同時手腕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10%達到1.85億台。
全球智能耳機和手腕可穿戴設備出貨量(2019-2020)
Canalys觀察到為滿足消費者的強勁需求,幾乎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推出了智能音頻設備,並迅速拉低產品價格。尤其是TWS產品,由於較低的技術門檻,大量產品流入市場。雖然小米、蘋果和三星這樣的成熟廠商的出貨量穩健增長,但未來將面臨大量低價同質化產品的競爭。
關於手腕可穿戴設備,Canalys觀察到2020年底的市場明顯地向智能手錶傾斜。Canalys的分析師Jason Low寫道:“雖然小米帶領的智能手環市場出貨量在2020年Q4同比減少了27%,但被智能手錶出貨量的快速增長所抵消,整體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相較去年是持平的……手腕可穿戴設備在可創新性上遠勝於智能耳機,是短期IoT領域的絕佳機會(the low-hanging fruit),尤其關於健康和運動功能上的應用。”
全球智能耳機和手腕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分季度)
Canalys也分別公佈了全球智能耳機和可穿戴設備的市場份額。在智能耳機領域,小米在2020年Q4和全年的增長非常穩健,分別為33.2%和82.8%,超越Sony成為全球第三,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全球智能耳機設備出貨量和增長(2020年Q4)
全球智能耳機設備出貨量和增長(2020全年)
在可穿戴設備領域,小米2020全年出貨量3770萬台,市佔率20.3%,仍為全球第一;但出貨量同比僅增長5.7%,不及行業平均水平9.9%。更需要注意的是,小米Q4的出貨量同比下滑26.8%,降至全球第二,市場份額比蘋果差了整整10%。
全球手腕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和增長(2020年Q4)
全球手腕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和增長(2020全年)
II. 在懸崖邊緣徘徊的小米可穿戴業務
總體來説,糧廠研究員對於小米的可穿戴設備業務是不甚滿意的。這裏糧廠研究員將無線耳機併入手腕可穿戴設備一併進行分析。
表面上看,小米在TWS和可穿戴設備領域保持着領先地位。根據Canalys,小米的TWS出貨量全球第三,行業同比增速最快;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全球第一,Q4的下滑也可以輕鬆地用小米手環6未發佈來解釋。
但實際上,小米在可穿戴設備的領先地位正在逐漸失去,業務健康發展也遠非發佈一款小米手環6即可完成。前文提到,小米可穿戴設備2020年的3770萬出貨量同比增長只有5.8%,不僅低於行業平均水平9.9%,同期蘋果和華為的同比增長高達29%和47%,小米和二三名的差距顯著縮小。另外,小米Q4的出貨量同比下滑26.8%,降至全球第二,市場份額比蘋果差了整整10%。
在出貨量相差不大,但毛利率相差巨大的背景下,難言小米在TWS和可穿戴領域相對華為和蘋果有領先優勢,甚至可以説在懸崖邊緣,隨時可能跌落。
從原因上來看,糧廠研究員認為有如下三個原因:
(1)高端產品線完全空缺
TWS和可穿戴設備是同品牌高端手機的高粘性產品,是硬件利潤和互聯網收入外帶給手機廠商的隱含獎勵,蘋果和華為均在該業務上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小米在Q1接連發布了Mi11系列和Mix Fold四部高端手機的同時,竟然沒有發佈一款相匹配的高端TWS和可穿戴設備。
糧廠研究員很難想象,如果一位女性蘋果手機用户,從iPhone12轉換為小米11Ultra後,該用什麼小米產品替代蘋果全家桶。
目前小米系列最高端的TWS是小米Air 2Pro,售價649元;且不説產品力和美譽度,單憑配色只有黑色這一項,這個女生可能就崩潰了。再看手腕可穿戴設備,前年發佈的小米手錶已經石沉大海(標準版從1299降價至999,天貓旗艦店月銷僅有1000+),而當前可穿戴新品只有小米手環6可選,售價是229;坦白説無論從高端性、辨識度和產品力都和iWatch相去甚遠。
(2)產品技術路線發生偏差
前文Canalys的報告裏已經提到,智能手錶在可穿戴設備的銷售佔比和戰略重要性正在逐漸提高。
事實上,2015年上半年蘋果和華為就分別發佈了首代智能手錶產品,到2020年已經有超過5代的產品更新,其中Apple Watch在2020年的銷量已經超過3500萬台。
然而,小米直到2019年11月才慢悠悠地發佈首代小米手錶,以及之後的小米手錶Color和Redmi手錶。但類似於近期發佈的摺疊屏Mix Fold,雖然產品具有誠意,但和已經積累數代經驗的競爭對手(如Mate X2)相比,從硬件技術、軟件適配和生態完善程度上都明顯不足。
糧廠研究員猜測,小米內部應該也有過激烈的手環vs手錶爭論,結果上來看明顯是輕薄長續航的手環壓倒了笨重日充的手錶。
但隨着可穿戴行業的飛速發展,智能手錶產品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A. 功能完善:終端消費者對於可穿戴設備的功能要求逐漸提升,最典型的就是運動記錄和健康監測;雖然手環也可以實現大部分功能,但硬件堆疊和功耗增加讓手環輕薄和長續航的天花板越來越近;
B. 生態系統:由於配備大屏幕,蘋果和華為都針對智能手錶發佈了專門的os系統和匹配應用軟件,為後續的生態活躍度和互聯網業務變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小米手環的生態功能似乎還侷限於更換錶盤皮膚,且暫時看不到任何可變現的互聯網業務。從這個角度來看,手環和手錶的差距,類似當年功能手機和智能手機的差距。
C. 續航提升:電池技術的發展使得智能手錶的續航能力得到提升,雖然大部分時候依舊是日充,但用户的電池焦慮程度明顯下降。在考慮到交互、功能和生態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用户將選擇手錶而非手環。
從今年春季發佈的小米手環6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手環產品的問題。整體發佈時間不到10分鐘,核心升級是採用了更大的屏幕(手錶和手環的邊界逐漸模糊),同時也沒有再突出強調“祖傳續航”這個賣點。坦白説,可能只有糧廠研究員才會無腦換掉手上的小米手環5。
從手錶/手環的技術路線,糧廠研究員還想衍生到AR/VR設備。AR/VR也是可穿戴設備重要的技術路線之一,大家可以參考何同學最新的一期視頻,分別測試了谷歌、微軟和Magic Leap的三款設備。雖然得出的結論都是消費級技術和體驗很不成熟,但這三家依然在AR/VR的賽道里奔跑,對於底層技術、硬件、軟件和生態的認知在不斷積累。
糧廠研究員希望,小米在短暫放棄AR/VR產品的同時,要保持對這個賽道的研發積累,不能再出現手環/手錶的問題;畢竟大家對於小米的期望是引領IoT時代,而非一直是跟隨者。
(3)產品戰略模糊不清
第三點是關於產品戰略。關於前述的種種問題,糧廠研究員認為,TWS和可穿戴設備的不成功不僅僅是團隊能力和技術路線選擇的問題,根本上其實是管理層對於產品的戰略問題。
小米的生態鏈是非常先進的戰略佈局,但在TWS和可穿戴設備上卻顯得模糊不清。紫米的小米充電寶和華米的小米手環的成功都是典型的生態鏈戰略的成功,是專業團隊全心全意做爆款,小米集團參股不控股的結果。
而對於TWS和智能手錶,如果管理層認可其IoT戰略地位和互聯網變現價值,決策由小米內部團隊完成,那麼就請踏踏實實地把產品做好,仔細梳理產品線並即時更新換代,集團的研發、營銷、渠道資源跟進;否則不如將其交還給生態鏈上的專業團隊,還可以避免和華米在產品和APP上混亂競爭的局面。
III. 結尾
罵歸罵,大家也看的出來糧廠研究員其實是望子成龍。
糧廠研究員並沒有否認小米的進步,例如可穿戴設備業務已經在複製手機產品的品牌策略,即區分小米和Redmi以完善高端佈局、小米手環團隊在運動和健康領域的佈局、小米手錶團隊也在大力推動小米手錶新品和其生態佈局。這種高效率的糾錯能力也是糧廠研究員長期價值投資小米集團的核心邏輯之一。
最後,希望如糧廠研究員所願,小米的產品經理能夠儘快給米粉帶來出色的TWS和可穿戴產品。
“十年小米”專欄之導讀框架
我的專欄:十年小米 一往無前| 我的公眾號:Will的糧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