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華“聯手”雙塔食品 國產植物肉要開啓工業化時代?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2月24日,雙塔食品與聯合利華簽署了《本地商業條款合同》,在植物基蛋白為主要原料的產品的生產、銷售方面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關係。

在合作條款中,買方為聯合利華,賣方為雙塔食品,雙塔食品負責聯合利華關於植物基蛋白為主要原料產品的加工。協議內容包括在產品規格方面,聯合利華提供或許可的產品規格。價格在合作期間不得增長,除非在使用的採購訂單中另有明確規定。首批訂單預計採購數量1000噸,實際購買數量將在採購訂單中約定。

此外,聯合利華承諾一旦雙塔食品在聯合利華資料的基礎上,產品完成了工業化生產和銷售,在本合同有效期內,雙塔食品對這一產品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供應權。到期後,雙方共同探討是否續期。

雙塔食品方面表示,本合作協議暫不涉及具體細節的約定,因此目前尚無法預測此次合作對公司未來各會計年度財務狀況、經營業績的影響。如此次合作事項能順利展開,將為公司帶來正面影響,提升綜合競爭力,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一天,聯合利華宣佈旗下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在中國上市。而植卓肉匠與漢堡王將進一步合作,把其植物肉漢堡引入中國市場。此外,雙方還計劃將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全國推廣。

事實上,伴隨植物肉產品湧入市場,多家企業已經從前端的應用,開始向工業型食品生產企業過渡。去年8月,萬洲國際旗下的史密斯菲爾德宣佈開發植物肉產品,雙塔食品作為原料企業也開發了植物肉月餅。今年5月,雙匯發展通過收購杜邦蛋白、杜邦食品佈局植物蛋白領域。同月,灣仔碼頭正式推出植物肉水餃,並標榜是“全球首款工業化生產冷凍預包裝純植物肉水餃”。此外,通用磨坊推出餃子,也意味着植物肉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

“目前,國內人造肉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很多企業和機構在該領域沒有規模、沒有品牌,雙塔食品也距離真正的人造肉工業化發展很遠,雖然從長期來看,人造肉市場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來説,還不具備工業化生產能力。”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

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肉類產品的供給缺口將達到3800萬噸以上,該不足部分可由人造肉來填補。若肉類缺口部分人造肉滲透率為10%,以目前國內人造肉售價約為56元/斤左右來看,估計2030年市場規模上千億。

天風證券方面曾表示,非洲豬瘟和疫情全球蔓延成為人造肉行業發展的契機,植物蛋白具有非常強的動物肉替代品作用。全球大豆蛋白、豌豆蛋白加工近50%在中國,在海外疫情持續升温下,將有助於國內植物蛋白企業加速對海外公司的替代,提高市佔率。

在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看來,人造肉的生產製造並不複雜,但是核心技術和關鍵原理不掌握,只能處於產業鏈底端。而國內企業對於人造肉缺乏原創技術和基礎研究,只是處於生產製造階段,因此大規模發展受制於研發自主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9 字。

轉載請註明: 聯合利華“聯手”雙塔食品 國產植物肉要開啓工業化時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