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又有直播翻車?賣的燕窩是糖水?辛巴回應“我司負責推廣”,網友怒了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科技

  這兩年,直播帶貨屢屢

  成為“見證奇蹟”的領域

  但隨之而來的

  “直播翻車”和被質疑情況屢見不鮮

  快手網紅直播間燕窩

  被職業打假人質疑為糖水

  11月19日,職業打假人王海微博曬出辛巴直播間所賣燕窩的質檢報告,稱其所賣的燕窩就是糖水。

  王海在微博中表示,該產品蛋白質含量為零,不符合燕窩各等級質量規定中“燕窩中的蛋白質含量約在30%-50%之間”的標準。

  @王海 附上的檢測報告↓

  圖源:@王海

  辛巴團隊聲明:

  檢測報告中有唾液酸,就是燕窩成分

  11月20日上午7:37,辛巴團隊官方微博@辛選官方微博 ,發佈了辛巴團隊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出具的一份聲明。

  對於王海提供的質檢報告,該公司回應表示,這份質檢報告除了冰糖燕窩製品本應含有的糖分外,還含有燕窩成分:唾液酸。

  而對於唾液酸,@王海 在微博進一步表示,辛巴推廣產品中的唾液酸只值7分錢,也不含有燕窩該有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辛巴團隊:我司負責推廣,

  不涉任何採購銷售行為

  到底算不算糖水?產品裏面的唾液酸是人工合成的還是燕窩自帶的?可能需要進一步權威檢測才能真相大白。

  但是,辛巴團隊聲明中的説辭還是讓網友產生不滿情緒。聲明提到,公司按照燕窩品牌方融昱公司提供的產品信息進行直播推廣,不涉任何採購銷售行為。事件發生後,已經第一時間將產品送檢,待結果回傳後公證並公佈給廣大網友。

  此外,辛巴方面還表示如果消費者對產品有任何不滿,可以向“茗摯”天貓旗艦店申請退貨退款,辛巴公司將全力協助。

  圖源:@辛選官方微博

  網友不買賬

  辛巴直播間所賣燕窩,此前就曾被網友爆料造假。而@辛選官方微博 當時發佈律師聲明強勢回應,要求涉事賬號刪除相關不實視頻,將對此事採取法律措施。

  涉事燕窩品牌@茗摯品牌官微 也隨即發表嚴正聲明,表示產品均為合格正品,將對此事採取法律措施。

  退款率超高、觀眾數據造假

  直播翻車並不少見

  一場直播的(宣稱)銷售額,百萬、千萬已經不稀奇了,動輒上億也司空見慣。今年雙十一,根據阿里巴巴公佈的數據,直播商家數量較2019年增長了220%,今年超過300位明星、400位總裁參與到了直播間賣貨中。整個“雙十一”期間,淘寶誕生了28個成交額1億元的直播間。

  然而,數據好看、場面火爆,卻擋不住各大平台的直播翻車消息接踵而至。據深燃報道,某護膚品品牌創始人武術哥爆料稱,他們本來對10月31日晚黃金時間段的抖音直播抱有很大期望,主辦方稱主播是1600萬粉絲、自稱曾創下6000萬帶貨記錄的抖音網紅“爆笑三江鍋”,直播賬號是有2300萬粉絲的一個抖音賬號。然而,本該是主角的“三江鍋”一共在直播間待了不過5分鐘,退單率高達97%,直播間成交額超過5萬,退單退到只剩了16單,實際成交額只有千元左右。而同一場直播的其他品牌,退貨率更是高到不可想象的99.99%,甚至部分商家所有訂單被髮起了退款申請,一單都沒有發出去。疑似胡編亂找的買家地址、姓名也被商家曬在了網絡上。

  除了刷單、高退貨率,還有更奇葩的觀眾數量造假。根據騰訊深網報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當紅脱口秀演員李雪琴等被邀嘉賓在京東平台上參與了一場直播活動,這場針對科技產品的帶貨直播,數據顯示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實際只有11萬的真實觀眾。

  針對直播亂象

  國家監管已出手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13日消息,為加強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下稱《規定》)並徵求意見,其中明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不得發佈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户;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贊量、交易量等數據流量造假。

  《規定》分為總則、直播營銷平台、直播間運營者和直播營銷人員、監督管理、附則共5個部分,對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做出多項規定。

  《規定》第二章第十一條明確,直播營銷平台應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注重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對不適宜未成年人蔘與的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直播營銷平台應當在信息展示前予以提示。

  此外,《規定》指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從事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時,不得發佈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户;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贊量、交易量等數據流量造假;知道或應當知道他人存在違法違規或高風險行為,不得為其推廣、引流;不得侮辱、誹謗、騷擾、詆譭、謾罵及恐嚇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得有可能引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為和違反社會公德行為、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不得涉嫌傳銷、詐騙、賭博、販賣違禁品及管制物品等其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的行為。

  對於違反《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網信等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