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17:30左右公佈。
據諾貝爾獎官網披露數據,iNature編輯部統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1901年至2020年期間總共頒發了110次,有219位獲獎者。
經過統計,僅僅有12位女性獲獎;僅授予1人的,共出現了39次;授予2人的,共出現了33次;授予3人的,共出現了38次。所有的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58.0歲,男性獲獎者平均年齡是57.7歲,而女性是63.5歲(女性年齡最大的為屠呦呦)。
主要頒發給5個領域,分別是生理學,遺傳學,生物化學,代謝學及免疫學。
獲獎國家前5名依次是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瑞典;移民到美國的獲獎者最多,達到21位。其中獲獎者受教育學校前5名依次是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加利福尼亞大學。獲獎者最喜歡的工作單位前5名依次是哈佛大學、洛克菲勒大學、劍橋大學、巴斯德研究所及加利福尼亞大學。
在今年諾貝爾獎出爐之際,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此前1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9年
獲獎者:小威廉·凱琳(William G. Kaelin),彼得·J·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和格雷格·L·塞門扎(Gregg L. Semenza)
獲獎研究:揭示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機制。
動物需要氧氣才能將食物轉化為有用的能量。數個世紀前,氧氣最基本的重要性已被認識到,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不清楚細胞如何適應氧氣水平的變化。
William G. Kaelin、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並適應氧氣變化的含量。他們發現了調控基因活性的分子機器,從而響應於不同水平的氧氣。
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做出的開創性發現揭示了生命最重要的適應過程之一的作用機制。他們為我們瞭解氧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他們的發現也為抗擊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2018年
獲獎者:美國科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
獲獎研究:通過抑制負免疫調節治療癌症。
研究人員對一種可調節免疫系統的蛋白進行研究,發現釋放免疫細胞能攻擊腫瘤,並將這一概念發展成癌症患者的新療法。
此研究開創了一個新領域,至少有三個正在進行的研究領域可能會幫助我們獲得新的免疫學基礎知識,以及針對癌症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的全新免疫療法:
一. 其他共抑制信號通路,如HVEM-BTLA和Galectin-9-TIM3,正用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研究;
二. 將免疫檢查點封鎖與其他免疫治療方案或其他標準的護理方案相結合,以更有效地消除原發癌症和轉移;
三, 其他類型的癌症免疫療法以及使用新抗原的癌症疫苗近年來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在臨牀上顯示出希望。
2017年
獲獎者:美國科學家傑弗裏·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揚因(Michael W. Young)
獲獎研究: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三位科學家解釋了許多動植物和人類是如何讓生物節律適應隨地球自轉而來的晝夜變換的,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研究人員通過果蠅研究揭示時鐘工作機理。1984年,他們鑑定出一種編碼蛋白質的基因,該蛋白質在夜間積累,但在白天降解。他們還鑑定了其他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構成了果蠅細胞中自我調節生物系統的一部分。為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更多的基因和蛋白質鋪平了道路,最終建立了所謂的轉錄翻譯反饋環(TTFL)模型,用於產生週期約24小時的自主振盪器。已經證明相同的原理適用於其他動植物。
2016年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發現細胞自噬的機制,榮獲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療法”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同時,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因(Satoshi mura)“發現對一種由蛔蟲寄生病引發的感染採取了新的療法”同獲該獎。
2014年
英國科學家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和挪威兩位科學家愛德華·莫索爾(Edvard I. Moser)和梅·布萊特·莫索爾因(May-Britt Moser)“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13年
美國科學家詹姆斯·E·羅斯曼(James E. Rothman)和蘭迪-W.謝克曼(Randy W. Schekman),以及德國科學家托馬斯-C 蘇德霍夫因(Thomas C.Südhof)“在細胞內運輸系統領域的新發現,三人發現了細胞囊泡交通的運行與調節機制”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12年
英國科學家約翰·格登爵士(John B.Gurdon)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hinya Yamanaka)因“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11年
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巴特勒(Bruce A.Beutler)和法國科學家朱爾斯 ·霍爾曼(Jules A.Hoffmann)因“他們對於先天免疫機制激活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Ralph M.Steinman)也因“他發現樹突細胞和其在獲得性免疫中的作用”共同獲得該獎。
2010年
英國科學家羅伯特·傑弗裏·愛德華茲(Robert G.Edwards)因為“在試管嬰兒方面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樊麗萍
來源:綜合自諾貝爾獎官網、科學網、iNature、騰訊網等|圖片:諾貝爾獎官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