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局長:中國航天取得矚目成就,中美正進行太空競賽!
當地時間5月17日,在美國宇航局(NASA)2023年度預算聽證會上,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表示,中國航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美正在進行太空競賽,就像當年的美蘇太空競賽那樣。
近年來,中國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確實有目共睹。我國相繼向月球發射了嫦娥一號至五號探測器,其中嫦娥一號和二號是環繞器,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着陸月球正面,嫦娥四號攜帶玉兔二號月球車着陸月球背面(人類史上首次),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採樣返回地球,五次月球探測任務全部取得圓滿成功。
在探測月球的同時,我們也向着更加深遠的太空進發。2020年,我國發射了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數月後,天問一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並且着陸器攜帶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着陸火星表面,一次性完成了“繞、落、巡”三大火星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還是第一次。
未來,我國還將發射嫦娥六號、七號、八號月球探測器,前往月球的不同區域探測,甚至去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地球。更進一步,我國計劃在月球上建造科研站,乃至永久性月球基地,這意味着我們有可能實施載人登月,把航天員送上月球。
另外,深空探測任務也在繼續,天問二號、三號、四號正在計劃當中。天問二號將會登陸一顆小行星,然後採樣返回地球。天問三號將會登陸火星,然後採樣返回地球。天問四號將穿過小行星帶,前往更加遙遠的木星進行探測。
同時,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自2003年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之後,中國人開始遨遊太空。經過多年的前期探索,到了2020年,我們終於有能力開始建造中國空間站,可以讓航天員長期駐留在太空中。
神舟十二號、十三號的航天員,相繼入駐中國空間站的首個艙段——天和核心艙。完成一系列關鍵技術驗證後,中國空間站開始進行全面建造,本月發射的天舟四號為這一階段的首個任務。
預計6月初,神舟十四號將會發射,三位航天員將在軌協助完成空間站的建造,讓空間站變成“T”字完全體。年內,神舟十五號將會發射,中國空間站開始長期有航天員駐留。
此前,為了封鎖中國航天的發展,美國專門制定了《沃爾夫條款》。我們被禁止參與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項目,以及其他任何航天合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得不自主發展航天科技,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然而,眼紅的NASA局長卻來指責我們不主動與他們提航天合作。對於我國嫦娥五號採集到的月岩和月壤,尼爾森也要讓我們與世界分享。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尼爾森此前支持讓《沃爾夫條款》永久化。
現在,尼爾森又宣稱,中國與美國正在進行太空競賽。他拋出這樣的言論,一個目的想必是要申請更多的預算。NASA的2023年預算達到了260億美元,這比2022年又多了20億美元。
NASA目前最大手筆的投入無疑是阿耳忒彌斯計劃,打算在2025年(比原計劃推遲了一年)重返月球。這一次,NASA宇航員不再像當年阿波羅登月那樣,只是去月球活動一下就回來,而是要讓宇航員長期駐留在月球上。
按照阿耳忒彌斯計劃,NASA要在2020至2024年,投入多達350億美元。為此,NASA研製了太空發射系統(SLS),這是一款比肩當年土星五號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耗資高達230億美元,每次發射成本估計為20億美元。
此前,太空發射系統已經被運往發射塔架,進行了火箭的濕式演練。但由於一系列問題,首次發射任務經過多次推遲。尼爾森最新透露,阿耳忒彌斯計劃第一次發射任務將在今年8月進行,到時將是無人模式。
未來,對於月球資源的開採或將成為太空競爭熱點。雖然月球沒有生機,但月球上藴藏着寶貴資源,包括大量的氦-3,鈦礦,以及地球上沒有的礦產資源。這些資源不但可以被帶回地球使用,而且還能讓月球成為深空探測的跳板。因為月球的引力要弱很多,發射火箭更容易。
此前,我國科學家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研究表明,月壤中含有特殊物質,不但能被用於製造氧氣,而且還能用來製造火箭燃料。另外,科學家發現月壤中也能種出植物。由此可見,宇航員未來有望在月球上自給自足,開採月球資源也許不是科學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