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虛擬偶像經營學·上篇|AI幌子,人肉運營,虛擬偶像“革命”偶像時代?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科技

只要有流量,有人粉,萬物皆可明星,包括“虛擬”出來的偶像。數據顯示,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

近日,就曝出字節跳動正在計劃虛擬偶像項目,日前正在招兵買馬。站在二次元的行業風口上,各大內容公司、平台紛紛推出了各自的虛擬偶像項目,虛擬偶像領域呈現平台加速入局的態勢。

虛擬偶像市場日益崛起

什麼是虛擬偶像?這一概念誕生自日本雅馬哈集團一款名為VOCALOID的音頻製作軟件,音樂人將原創詞曲輸入,軟件的虛擬聲庫可將歌曲隨即唱出,原理類似於語音導航。一些使用者利用這個軟件,創作虛擬的“二次元”歌手形象,引來更多愛好者為其寫歌、製作視頻、創作小説等,虛擬偶像由此誕生。

從表面上看,虛擬偶像就是被人為“創造”出來的偶像。但在業界看來,國內對虛擬偶像還沒有十分明確及嚴格的定義。虛擬形象、動漫角色、虛擬歌手等均被劃分到虛擬偶像範疇。

著名品牌戰略專家,上游新聞專家顧問李光鬥表示,虛擬偶像是互聯網的產物,有着固定和忠實的粉絲羣體。虛擬偶像有多火?《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截至2018年,中國已經有30 個虛擬偶像/組合,處在產業鏈上的平台公司、內容公司以及研發公司超過百家。

大眾最為熟悉的虛擬偶像有哪些?在採訪時,不少人都提到了初音未來、洛天依。

2007年,在日本誕生的“初音未來”是日本生命力最長、衍生價值最高的虛擬偶像IP。資料顯示,初音在70個國家運營,俘獲全球超過6億粉絲,代言過上百家品牌,身價接近人民幣10億元。

再以洛天依為例,灰髮、綠瞳,髮飾碧玉、腰墜中國結,一個温柔細緻的少女形象。“五年級的時候就知道了,我有時候還會去QQ音樂聽她的歌。”13歲的小峯(化名)今年剛在沙坪壩區上初一,他告訴記者,班上的女同學喜歡洛天依的比較多。16歲的楊楊則表示,除了聽歌看節目,他們也會買虛擬偶像的周邊和手辦。

據悉,這個由上海禾念在2012年推出的首個擁有中文聲庫的虛擬形象,不同於傳統偶像的PGC模式(專業生產內容),洛天依從人設到音樂都採用純UGC模式(用户原創內容),強調參與感與養成感,成功俘獲一批高忠誠度的粉絲。

這些虛擬偶像的待遇並不比明星差。虛擬演唱會上,粉絲們可以手持發光的應援棒,連續坐上三個小時一直為台上那個光線構成的虛擬影像打call。

“圈地”虛擬偶像市場

就在上週,隨着一張在部分網站上流傳的虛擬偶像女團演員招募表,字節跳動被曝出正在計劃虛擬偶像項目。記者從字節跳動官方招聘渠道上看到,目前正在招聘與虛擬偶像相關的職位有4個,分別是運營崗和研發崗,包括平台合作運營和Unity3D開發等。

“圈地”虛擬偶像市場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網易推出《陰陽師》的“平安京偶像計劃”,為《陰陽師》中的角色“大天狗”定製了一場虛擬演唱會。巨人網絡宣佈斥資1億人民幣進軍虛擬偶像市場,並且打造了首位虛擬主播MenheraChan……

事實上,目前包括B站、快手A站、酷狗直播、虎牙、愛奇藝等公司已經悉數入局虛擬偶像市場。虛擬偶像已經被視為掘金二次元經濟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魏鵬舉認為,虛擬偶像體現了高創意和高科技的結合,從資本角度看,符合投資方的長遠利益,且知識產權完整。他同時認為,在未來虛擬偶像的市場細分中,虛擬主播會成為趨勢。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沒有兩把刷子的虛擬形象很難“殺”出一條“花路”出道。不僅僅是外在的形象、性格特點、音樂音源,乃至虛擬形象出席的活動、曝光度等等,都是其能否成功出道的重要因素。

在李光鬥看來,虛擬偶像代替不了真人,最終還是會走向虛實結合。

難以複製的“洛天依”

虛擬偶像不僅受到互聯網企業的關注,也成為動漫IP界思考轉型的一個方向,因為虛擬偶像它首先得必須有一個“形象”,而且這個形象還必須深入人心。

歡潮漫惟文化是一家重慶本土IP文化公司,旗下擁有傀儡娃娃、華風少女中國娘、怪獸甜心等文創IP。歡潮漫惟文化的創始人李歡,是國內知名動漫插畫藝術家,曾多次獲得中國動漫金龍獎、中國創意金獎、中國之星獎等,也是中國唯一入選東京插畫藝術150人、作品登上紐約國際時裝週秀場的插畫家。

“我們不僅在關注,而且之前也有類似的規劃。”李歡表示,據他了解,國內有很多同行都在籌備相關虛擬偶像項目,“塑造一個虛擬偶像,除了形象能引發共鳴,還必須有特色。”他談到,之前成功的虛擬偶像更多是針對年輕化,隨着未來市場的成熟,入局的越來越多,必然會差異化定位。

魏鵬舉認為,如果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其門檻主要在於內容製作能力和推廣能力,綜合來看也包括資本實力。

在李歡看來,現在要再造一個“洛天依”很難,“太燒錢,很難複製,這不是普通公司能夠做下來的,背後完全按照造星模式來運作。”事實上,虛擬偶像所處賽道是一個高成本行業,它代表了最新科技發展、最新玩法。第一位虛擬歌手初音未來誕生之初成本極高,需要做聲庫,聲庫需要用到雅馬哈的技術,成本高昂。並且它還有年限限制,需要不時更新聲庫,還要做3D模型。做一首歌需要花費巨資,而開一場演唱會需要做20多首歌,更多模型,費用堪比“天文數字”。高投入、高科技意味着高門檻,無形中提高了虛擬偶像行業門檻。

他同時透露,現在很多公司想做這個,和做形象IP的思路差不多,先產出內容,收穫粉絲,獲得關注,再進行商業變現。不過,目前國內成功運營的虛擬偶像並不多,這是由於虛擬偶像本質是內容產業,需要製作方具有很強的內容基因,與此同時虛擬偶像的創造和運營對技術也有很高的要求,譬如全息投影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