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海儀與主持人跨屏握手。
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介紹中藥材。
全國政協委員馬傳喜在安徽合肥接受採訪。
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錄製現場。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薛園)3月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天涯若比鄰:這組“酷炫訪談”實現“空間穿越”——從全球首個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看主力軍如何挺進主戰場》的報道。
“這不是科幻大片裏的效果嗎,太牛了!”
“太震撼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幾人!想有誰就有誰,贊!”
看到這些評價,你是不是早已按捺不住想一探究竟了呢?然而,這還只是去年初生代版本產品得到的“初評”,今年的進階版更讓人眼界大開,直呼“代入感太強”。
而這被網友評價“酷炫到不行”“難以置信”“‘天涯若比鄰’在這裏實現了”,既有“空間穿越”,又實現“裸眼3D”的,並不是什麼魔幻場景,而是由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推出的全新創意新聞產品——全球首個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
3月1日,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這組精心打造的系列訪談,首篇在新華社客户端甫一上線就“炸開了鍋”,全網綜合傳播量超過3億,“大開眼界”“黑科技”“酷”是海量網友留言中使用頻次最高的詞語。3月2日晚,不少電視觀眾發現“頭條資訊”TV版也轉載採用了系列視頻,並作為當週主要推送。從主流媒體到電視應用,從科技發燒友到普通大眾,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火出了圈。
(小標題)太真實了,連主持人自己都搞混
無論相隔多遠,在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中,身處北京演播室的新華社記者,可以和代表委員實現“裸眼3D”般的面對面交流,而且是全實景、真跨屏。
這樣的場景究竟是怎麼實現的?
網友們在評論區問,到新華社客户端“問記者”欄目去問,甚至打電話到主創團隊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去問。
關鍵是技術。
作為拍攝主場地的新華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在2019年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技術和應用場景。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是演播室今年1月底交付使用後完成的第一件作品。
先採集代表委員所在工作環境的實時信號,通過5G、CAVE(基於投影的虛擬現實)技術、MR(混合現實)技術、LED屏幕多角度三維縫合技術等,將場景在演播室做等比例還原,在有限的真實空間中打造出無限寬廣豐富的沉浸式環境,實現了兩個真實空間的虛擬交錯,視覺效果上達到與拍攝環境的最佳融合。數字科技的仿真度與創造性,為演播室增加了多元化空間的同時,也進一步拓展了場景想象力,主持人在固定點位行走其間,就好像是跨過了任意門,來到了代表委員工作的地方。
再通過播放器、多聲道揚聲器、播控系統等,構建出超大視角、超高沉浸感的視聽呈現系統,使觀眾能夠同時獲得多方位的視聽信息,帶來單一平面視頻無法展示的強大沉浸感。
思維要轉換。
從二維平面到三維立體,對參與者的最大考驗就是轉變思維。
平面拍攝不存在角度問題,攝像機架好,只要不出框,怎麼挪動都是在同一畫面上。但是三維立體不行,受技術條件限制,很多場景只有在特定角度才是端正的,稍微偏移一點,拍出來就是歪的斜的,就是所謂的“穿幫”。就像視頻開場處,團隊主創成員之一、主持人高熹穿過一扇扇打開的大門,撥動巨大的地球,準備開啓“穿越”之旅。短短几步路,每一個點位都是精心設計、測量過的,以保證最佳的立體視覺效果。
“作為創作者來説,你要有3D的思維,這是一個全新的東西,要建立一個新的思維體系,對我們來説是很大的挑戰。”團隊成員之一的王雅迪説。
不僅自己要轉化思維,還要能給別人解釋清楚。從拍攝、策劃,到和記者、嘉賓溝通,每次都要多次反覆。
在實際訪談過程中,幾位嘉賓第一次面對這種形式的拍攝,找不準目光方向,出現焦慮和不適,但最終一一克服,順利完成節目。
“這就是‘主場作戰’的好處,在熟悉的環境裏,嘉賓本身也會更放鬆。”嘉賓“法官媽媽”陳海儀,在拍攝間隙聽到畫面裏主持人説忘帶粉餅時,還活學活用的開起了玩笑:“我這兒有,你多看兩眼就可以通過5G技術傳輸過去了。”
效果不用説。
在訪談中,當張伯禮院士介紹他右手邊的中草藥標本瓶時,站在畫面最左側的高熹為了看得更清楚,輕輕往後挪了挪。
“我完全是下意識的,等感覺到身後LED屏幕的熱量時,才反應過來自己和他們不是真的處於同一空間。”高熹説。
(小標題)“黑科技”加持,內容依舊為王
即使沒有“黑科技”加持,這組訪談仍然是優秀的新聞作品。
系列訪談導演、新媒體中心技術項目部主任何強參加過10多年的兩會報道:“我們儘量把訪談內容做得深刻一些,同時也符合新媒體的特點,要有趣、好玩。”
在採訪對象的選擇上,團隊精心篩選了三位不同領域且備受關注的採訪對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安徽農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馬傳喜。
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院士,對今年的疫情作了研判,並結合履職經歷,就自身所處中醫藥領域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
張伯禮院士在接受訪談時,還對實驗室裏的中草藥標本做了詳細講解,觀眾彷彿置身現場,伸手就能摸到標本瓶。
被最高人民法院點名表揚、人稱“法官媽媽”的陳海儀,在訪談現場常動情地講述了一幅廣繡背後的故事。這是她曾經幫教過8年的少女,出獄後親手繡好送來的,也是孩子目前從事的工作,“對於我們幫扶者來講,感到非常值得,也非常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打好種業翻身仗。“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蹟。”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糧食問題專家馬傳喜,就是專門研究種子的。
這位被農民朋友稱為“打麥地裏走出來”的全國政協委員認為,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增強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種子研發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用新的技術形式賦能宏大主題,講述代表委員履職故事,我覺得這就是主力軍挺進主戰場的重要表現。”項目監製宋君毅這樣解釋他們的理解。
(小標題)產品升級,背後不是一日之功
這並不是新華社藉助“技術+創意”賦能新聞報道的首次創新。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就推出了“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使用5G網絡傳輸和全息成像技術,讓採訪對象與記者跨越時空“相見”並實時交流互動,被業界評價為“開創了5G時代遠程同屏訪談的先河”。
短短一年時間,“前浪”已經被拍在了沙灘上,成為同一組主創團隊口中“可以不用再提起”的“低配版”。
“5G沉浸式多地跨屏訪談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其中5G都已經是配角了,我們強調的是沉浸感和三維透視的場景復現。”
説起來容易,過程卻充滿了艱辛。技術有了,演播室也是全球領先的,但實際應用的產品誰也沒有做過。
宋君毅説:“太難了,除了技術樣片,沒有任何可參考借鑑的案例,完全是摸着石頭過河,好在大家都很拼。”
人手不夠也是問題之一。“每個人都身兼數職。我是導演,但是攝像不夠的時候我也做攝像。”“哪裏需要就頂上”是何強對自己的定位。
在視頻中看起來遊刃有餘、瀟灑光鮮的高熹,需要自己置裝、化妝、策劃並編寫文案,“開拍之前還在負責所有的協調工作,聽導演一喊‘各就各位’,立馬轉換角色上場準備主持。”
儘管很累,但大家還是很開心能做出這樣的精彩作品,在聽到親朋好友討論時也有滿滿的自豪感。何強説,“這是新華社將5G技術應用到新聞報道、推動智能化編輯部向縱深發展的最新嘗試,未來我們還會不斷探索。”
據説,最新的作品已經在路上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