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在玩《刺客信條:起源》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種形似鐮刀的弧形兵器。一查之下卻發現和筆者以前瞭解到的達西安鐮刀完全不是一個東西,反正閒着也是閒着,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這種作為古埃及象徵兵器的——Khopesh(鐮狀劍)。
Khopesh直譯過來就是「埃及鐮狀劍」的意思。但實際上,鐮狀劍的刀鋒並不像鐮刀一樣在內側,而是與大多數刀一樣在外側,所以鐮狀劍之名實在不如弧形劍貼切。
《刺客信條:起源》主角巴耶克手執鐮狀劍戰鬥
約公元前1650年,中王國衰落,此時期埃及第一次遭到外族的侵略,侵略者則是武器精良的西克索斯人,他們佔領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開始了長達100多年的統治,直至公元前15世紀中期古埃及王朝才得以光復。經歷過與外族征戰後,古埃及終於意識到自己軍事上的落後,開始學習外族人的戰術和武器。而在拉美西斯二世所統率的軍隊中,才開始大量裝備埃及鐮狀劍
關於埃及鐮狀劍的起源,一般有兩種説法。一説認為它是由農耕用的鐮刀演變而來,一説認為是由古埃及月形戰鬥斧發展而成。最早關於鐮狀劍的記載是來自於公元前2500年的禿鷲碑,碑上描繪了蘇美拉格什的國王恩納圖姆正揮舞著類似鐮狀劍的兵器。
拉美西斯二世在戰車上揮舞鐮狀劍作戰
而另一方面,大量文物考古顯示,最初的鐮狀劍都是採用銅來打造,後來才漸漸改為鐵製。在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時,鐮狀劍是當時埃及軍隊的主力兵器之一,直至大約公元前13世紀左右,鐮狀劍才逐漸被淘汰,退出戰場
但有趣的是鐮狀劍並沒有就此消失,而是由實戰兵器轉化為禮儀兵器,曾經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器搖身一變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徵。在很多當時的上位者陵墓中都可以發現鐮狀劍的蹤跡,鐮狀劍往往作為陪葬品伴隨主人長眠地下。就連法老圖坦卡蒙發現過兩柄銅製的埃及鐮狀劍。
甚至在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詔書的羅塞塔石碑中,也曾出現以字母''Kh''拼寫的劍形武器,更被冠以“皇室的勝利劍”之名
傳統的鐮狀劍長約50-60釐米,屬於多用途的單刃兵器,讓人奇怪的是隻有外弧的刀刃與刃尖,刀尖的倒勾部位開刃,而接近手柄的的直杆和內弧分並無開刃。
也許是為了讓鐮狀劍可以進行刺擊,所以刀刃的弧形部分並不會超越手柄的水平位置。而弧形刀刃的設計令砍劈目標時,在接觸目標的一刻會加倍擴大切割的造成傷害,因此鐮狀劍具有優異的劈砍能力。
其實鐮狀劍的用法並不限於砍劈、刺擊,其弧形的設計更可用於勾住對方的盾牌或肢體,或越過盾牌邊緣啄擊對手,亦可以倒鈎部分勾擊對手。
如果你看的開心不妨點擊一下關注,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