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在經歷了無數次“被IPO”後,國內第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終於不再“佛系”,在五一期間正式啓動了IPO之路。據悉其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申請,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XIMA”,並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主承銷商。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自2012成立後,這家已經成為了音頻領域YouTube的公司,藉此機會也首次對外界公佈了成績單。據招股書中公佈的信息顯示,從2018年到2020年,喜馬拉雅的營收分別為14.8億元、26.8億元和40.5億元,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其全場景月活躍用户已達2.5億,移動端付費用户為1390萬人,付費率達13.3%,而在用户時長方面,自2018年到2020年移動端用户的日均收聽時長,也已經從平均123分鐘增長至141分鐘。

擁有40億的年營收、2.5億月活用户、13.3%付費率的喜馬拉雅,顯然無愧於音頻領域一哥的稱號,並且從相關數據也不難發現,這是一家非常典型依然處於高速增長期的互聯網企業。縱觀其業務組成,基於長音頻的傳統訂閲服務則是毫無疑問的核心,在2020年貢獻了超過17億元的收入,佔比達43.3%;但被寄予厚望的物聯網音頻內容場景則暫時表現不佳,通過IoT終端及其他第三方開放平台訪問喜馬拉雅的月活躍用户有1.46億,卻僅貢獻了3100萬元的營收;而真正走出第二曲線的,則是當下非常紅火的教育服務業務,營收在2020年獲得了近20倍的增長,達到2.28億元。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事實上在喜馬拉雅的招股書中,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其擁有的13.3%超高用户付費率,這也意味着用户對於平台提供的內容有着非常高的認可度。要知道,國內問答社區的唯一選手知乎,用户付費率僅有4%,而音樂流媒體霸主騰訊TME的用户付費率,也才只是9%。

幾乎所有互聯網內容平台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就是用户憑什麼付費?而所有內容平台開出的“藥方”也幾乎都是一樣的,就是用內容來吸引用户。在這一方面,喜馬拉雅則無疑是各大音頻平台中最捨得投入的一家。在某種意義上,其更類似於B站與愛優騰的結合體,PGC與PUGC佔據了內容供給的核心,因此完全不同於以UGC內容為主的荔枝FM等同一賽道的其他選手。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在PGC領域,喜馬拉雅先後與眾多出版社,以及全球最大的中文數字閲讀平台閲文集團簽署版權合作協議,就文學作品的有聲改編、文學IP衍生發展等達成合作。而在PUGC領域,喜馬拉雅則為創作者提供了一整套的孵化系統,通過流量和資金扶持、簽約分成等方式,讓主播獲得更多的收益,並吸引主播源源不斷地生產新的內容。據瞭解,喜馬拉雅平台獲得超過10萬元收入的PUGC主播在2020年持續創造聲音的年留存率為98.7%,並誕生了諸如“有聲的紫襟”、“牛大寶” 、“幻櫻空”等一批知名主播。

選擇以高質量內容作為武器的代價,則是喜馬拉雅面臨的是運營成本的大幅度攀升。2020年,喜馬拉雅向超過16.1萬內容創作者與IP合作伙伴,分享了接近13億元的收入分成,同比增長43.9%,佔據了其運營成本的絕大部分。同時在各內容製作方對於版權的重視日趨增強的當下,特別是在“避風港原則”愈發難以成為平台逃避監管的情況下,縈繞在喜馬拉雅頭頂的版權問題同樣也需要其支付相當大的代價來解決,而這注定也將會是一筆逃不掉的鉅額成本。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基於這樣的現實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喜馬拉雅這套以高投入換取優質內容,再用優質內容提高用户付費訂閲比率的做法,唯一的“命門”就是如何實現盈利,或者説給投資者一個盈利的預期。事實上,互聯網企業一貫採用的高舉高打模式來在相關賽道跑馬圈地極為正常,但關鍵是這個賽道本身未來可期,例如B站所在的視頻領域。

從上市到如今,B站的虧損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但這並沒有阻礙其市值一路攀升到近400億美元。而資本市場看好B站的背後,則是在後疫情時代用户視頻消費習慣已經被培養,國內視頻領域用户滲透率已經極高。但作為對比,喜馬拉雅的招股書引用了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在線音頻滲透率2020年僅為16.1%,同期在線音樂,短視頻和長視頻的滲透率則分別為56.7%、73.8%和74.2%。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當然,這樣的情況從悲觀的角度可以解釋為國內用户對音頻內容的消費還並不感冒,但樂觀的來看,則是這一市場還有着極高的增長空間。但可以確定的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泛娛樂賽道中視頻流媒體依舊佔據着大部分市場份額,音頻並非主流。這就使得喜馬拉雅想要繼續提升用户的付費率,就需要繼續在內容端推高成本,並可能會讓盈利變得更加困難。

關於這一點,“音頻第一股”荔枝FM上市之後的表現或許就是最佳佐證,其股價總體呈現出一路走低的態勢,ROE(淨資產收益率)從2017年的0%已經下降至2021年的-45.5%。那麼在目前國內用户對於音頻內容消費的認可度不夠,市場教育尚未完成之時,這一賽道的下一個機會在哪?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不同於荔枝FM押注的語音直播領域,喜馬拉雅給出的回答是物聯網/IoT場景,在5G網絡帶來高效的全場景時代即將到來之際,萬物皆有聲並非空談。依靠音頻的伴隨特性,其擁有廣泛的應用場景,比如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用電器、智能家居,音頻將是用户使用與感知IoT設備的關鍵所在。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在“內容服務+智能硬件”的戰略指引之下,喜馬拉雅目前已經與阿里、百度、小米、華為等企業達成合作,將平台的海量音頻內容接入到各種各樣的智能終端設備中,用户可以在任何場所收聽到自己喜歡的節目。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不過這樣的合作或許並非長久之道,畢竟空有內容但不掌握入口,就意味着喜馬拉雅在IoT場景下可能會非常被動。因此在外界看來,以小雅智能AI音箱為代表的硬件業務發展狀況,或將會成為決定喜馬拉雅未來的關鍵因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95 字。

轉載請註明: 喜馬拉雅啓動IPO,"耳朵經濟"的未來迎來分歧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