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oNews Autumn責編/楊博丞
特朗普留給微軟和TikTok的時間只有45天。
在上週五發出將在美國封禁TikTok的威脅後,特朗普又於週一下午在白宮鬆口,表示已批准微軟對TikTok的收購計劃,並將最後交易期限設定為9月15日。
“好消息”一出,微軟的股價應聲上漲。
截至8月4日收盤,微軟股價增幅超5.62%,報216.54美元/股,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其市值也在一夜之間增加了870億美元(約6004億元人民幣),總市值超過1.6萬億美元,重新奪回全球第二寶座,僅位於蘋果之後。
自6月底在最大的海外市場印度折戟以來,TikTok在美國的日子就一直不太好過,最終陷入當前非賣即禁的兩難境地。對張一鳴來説,在這個艱難抉擇中,與其接連失去美國這一全球第二大市場,倒不如讓微軟接手,至少TikTok還有生還的機會。
而對微軟來説,將TikTok收至麾下固然能讓其在屢戰屢敗的社交大戰中扳回些許贏面,但由此帶來的內容監管和數據安全兩大問題無疑會將其拖入監管泥潭的漩渦之中。
另外,根據微軟官方聲明,雙方此次交易僅涉及TikTok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四個國家的業務,而如何實現這一網絡拆分以及如何應對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是微軟需要面對第二道難關。
最後,一旦將TikTok收入囊中,標誌着微軟將再一次踏足社交領域,與Facebook、YouTube等互聯網巨頭勢必還有一場硬仗要打,而此前在社交征程中多次敗北的微軟這一回勝算又有多大?
微軟能夠應對TikTok帶來的監管風暴嗎?
當地時間7月29日,在美國國會舉行的一場反壟斷調查聽證會上,硅谷四大科技巨頭蘋果、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的CEO們史上第一次在線上“集體出席”,他們就行業壟斷、輿論操控和用户隱私等相關問題接受監管機構的“拷問”。
其實早在1997年,微軟就同樣接受過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但為什麼這次它卻能有幸“逃過一劫”?其中的原因除了微軟近年來刻意保持低調以外,還與其主營業務的佈局不無關係。
與以上四大巨頭搶佔C端市場不同的是,微軟的主要業務都以B端佈局為主,而多年來其在C端社交領域的嘗試也多以失敗告終,但這也因此為微軟省去了不少麻煩——不會因為平台上的內容和用户的隱私問題招惹是非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此前Facebook和TikTok等社交平台就曾多次因上述問題遭到相關部門的調查。
但毫無疑問的是,買下TikTok之後,微軟將再也無法獨善其身了。
“微軟正在給自己買下一個大麻煩”,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技術法律與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的吉吉·索恩對紐約時報表示,“TikTok上的仇恨言論和虛假信息等敏感內容並不會因為其易主就突然減少或消失”。
根據TikTok近期發佈的透明度報告顯示,該平台僅在2019年下半年就因仇恨言論、虛假信息、惡意攻擊、裸露身體、侵犯版權等理由刪除了多達4900萬條視頻。相較之下,比其規模大得多的競爭對手YouTube在這一期間僅刪除了1500萬條視頻。
而在此之前,TikTok還因涉嫌傳播不當內容、侵犯兒童隱私、收集用户數據等諸多原因遭到印度、美國和英國等多國政府的調查。
隨着收購計劃的持續推進,可以預見的是,微軟在收穫美國1億年輕用户的同時,也會將TikTok面臨的內容監管和數據安全問題一併接盤。
對於這一風險,微軟也早在預料之中。
近日,微軟前CEO及最大股東史蒂夫·鮑爾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微軟對TikTok的追求是“令人興奮的”,並且公司也有能力應對隨之而來的任何監管問題。
的確,在應對數據安全這一問題上,微軟憑藉其強大的技術背景理應具備十足的信心,這一點從其上週日的官方聲明中就可以看出一二。
“微軟將確保TikTok美國用户的所有私人數據都轉移到美國,並保留在美國。如果當前在美國以外存儲或備份了任何此類數據,微軟將確保在傳輸之後從國外的服務器中刪除此數據。”
但在內容監管方面,微軟面臨的風險就要大得多。
和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社交平台一樣,TikTok也成立了專門的內容審核團隊來刪除平台上存在惡意或誤導性的內容。儘管如此,各大平台卻終究無法避免少數“漏網之魚”的事實。
內容監管難題,對於身經百戰的社交巨頭們來説尚且難以應付,而對在這方面幾乎沒有什麼經驗的微軟來説,平台上的不當內容很有可能會成為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讓其重新陷入二十多年前的監管泥潭。
微軟面臨的三大難題
截至目前,微軟和TikTok雙方均沒有就交易細節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我們不妨假設一種可能:收購完成後,雙方將完全獨立經營互不干涉,TikTok的全球業務也將被分裂為兩個部分——微軟旗下的TikTok和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
而在這種情況下,微軟TikTok將不得不面臨獨自經營的的三大難題:由網絡拆分導致的內容分化、平台的廣告收入也因此受到挑戰,以及其最終能否憑藉自身經營留住TikTok上的原有用户。
微軟首先要做的是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這四個國家的業務從TikTok的整體業務中完全剝離,但要實現這一過程卻並不容易,而且由此引發的內容分化也是微軟不願意看到的。
互聯網原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打破邊界連接全球,如今這一收購卻要硬生生地在TikTok的全球業務中打上一道“牆”。
除了要考慮建立這道“牆”的技術手段和時間金錢成本以外,微軟還要面臨網絡拆分後雙方在內容上的分化難題,很有可能出現的情形是:身在亞洲的用户將不能再關注美國的TikTok紅人,而北美創作者的對口型和跳舞視頻也將再也無法傳播到歐洲大陸。
因此,即使網絡拆分成功,微軟買到的也是一個規模不大且在內容方面充滿限制的區域性社交網絡,而這最終將會為微軟TikTok在廣告收入方面帶來巨大挑戰。
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個月裏,TikTok在上述四個國家的用户下載量僅佔其全球下載量的10.3%。而據統計,TikTok目前在這四個國家的活躍用户總數僅佔其全球總數的不到三分之一。
也就是説,儘管微軟將要買下的是TikTok目前最大的海外市場,但隨着區域限制導致的平台用户減少、內容豐富性降低以及傳播範圍的縮小,TikTok帶給微軟廣告收入的想象空間將十分有限。
此外,最關鍵的一點是,獨立後的微軟TikTok還會是原來的TikTok嗎?
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道,TikTok的大部分核心功能都是由字節跳動的中國工程師使用一套名為“中台”(意為“中央平台”)的共享軟件工具開發的。除了TikTok,字節跳動旗下的20多款應用都可以共同使用這套系統。
所以,微軟TikTok要想保留這些核心功能,就勢必無法完全擺脱與中國之間的聯繫,而這又是美國政府不想看到的。但要想甩掉“中國”這一標籤,那麼微軟TikTok必須開發一套屬於自己的軟件系統——獨立的服務器、獨立的代碼庫和獨立的用户數據庫。
暫且先不討論這一開發過程需要耗費多長時間,僅僅只是設想一下:一旦失去原TikTok的大部分核心功能,微軟TikTok要靠什麼留住平台上的原有用户?
微軟的勝算有多大?
1999年,以即時通訊工具MSN Messenger作為社交起點的微軟不會想到,二十多年過去,在企業和雲服務領域如魚得水的它,卻會在社交之路上一直走得跌跌撞撞。
雖然MSN Messenger給微軟的社交征程開了個好頭——上線僅6天就獲得了70萬註冊用户,不到兩年這一數字又飆升至3000萬,但這一高速增長卻因為技術原因導致用户使用體驗不佳而迅速陷入停滯。
更不幸的是,從那以後,微軟在社交領域再也沒有經歷過像MSN Messenger初期那樣的高光時刻。
2005年,在Facebook強勢面世之後,微軟又推出了集博客(Blog)和SNS功能於一體的社交網絡服務Wallop,但其卻由於邀請制的設計導致用户增長過慢,最終在三年之後被迫關閉。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到來,社交媒體也迎來了集體爆發,眼看Twitter、Instagram等新秀迅速崛起,微軟也抓住這一風口推出了社交平台Socl,但卻因為前面幾大平台的成績過於耀眼反而沒有起太大的浪花。
直到2014年微軟現任CEO薩提亞·納德拉上任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砍斷了微軟在個人消費者業務上的鉅額投入,將重心轉向雲計算和企業服務,微軟的社交攻勢才慢了下來。
近年來,微軟在社交領域的唯一投入是2016年以260億美元收購了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而這也是目前微軟在社交領域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微軟曾經還一度試圖收購Youtube、Twitter等平台但最終卻未能如願,不過其在Facebook上的少量投資還是取得了不錯的回報。
如今,TikTok橫掃全球市場後又接連在印度和美國受阻,一直對社交領域不願死心的微軟自然不願錯過這次大好機會。
首先,TikTok已經在全球市場證明了其模式的成功,如果這次微軟最終能買下其在北美四國的業務,便能順理成章地進入個人社交領域,而且不用像之前一樣再次從零開始。
其次,個人社交業務的展開將有助於微軟建立自己的廣告業務,為公司增加一種盈利模式。
最後,做為一家老牌互聯網公司,微軟需要一些新鮮血液來激活各項業務(比如遊戲)之間的聯繫,而TikTok在美國的1億年輕用户正好可以充當這一角色。
因此,對微軟來説,儘管收購TikTok的過程困難重重,也會為其帶來監管方面的諸多風險,但TikTok在個人社交領域帶給微軟的想象空間也將難以估量。
而一直缺乏社交基因和創新的微軟,在經歷了屢戰屢敗的社交大戰後,這次能靠TikTok這一社交新星重新翻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