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可以説是無數年輕人期望打拼的“天堂”。但是近幾年,杭州逐漸崛起,漸漸有替代廣州的勢頭。
杭州由於互聯網的興起,成為了一個大型的商業帝國,阿里巴巴、網易、吉利汽車,這個地方孕育了一個又一個的大型企業,同時孕育了一個又一個互聯網富豪。
但是杭州有一家企業,是憑藉化工、農藥等實業打出一片天地,而其創始人徐傳華,更是一個具備傳奇色彩的杭州企業家。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935年,徐傳化出生在浙江蕭山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質樸的村民們都習慣於省吃儉用,安穩度日,但是徐傳化卻是一個敢想敢幹的實踐家,總是喜歡嘗試一些新鮮事物,經常是村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正是這種性格,讓他成為村子裏第一個裝電燈的人,有線廣播、自行車、電話,所有新興事物,徐傳化都立馬嘗試,可以説是一個時代的弄潮兒。為了趕上時代的潮流,讓自己接受更多知識,徐傳化也是村裏第一個報名夜校的人,學習知識擺脱“文盲”的困境。
70年代末,徐傳化還只是一家磷肥廠的工人,每個月工資也不過40元左右,生活也十分安穩。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安排到上海出差,他發現當時國家在綠化上有十分大的力度,敏鋭的他嗅到了一絲商機。
徐傳化這個愛冒險的性格讓他毅然決然地找人借了4000元,用來種樹,期待能憑此走向致富。在當時,許多人都嘲笑徐傳化的決定,認為他不切實際只知道做夢。但是徐傳化並沒有在意這些嘲笑的聲音,一心一意種樹苗。幾年之後,有人來收購樹苗,徐傳化趁着這個機會賺到了10萬元,還在村子裏建起了四層高的小樓,也是村子裏第一個蓋樓的人。那些嘲笑他的聲音都消失了,而他們一家人也從此依靠種樹苗維生。
為了救治兒子走向創業,斥重金僅為買下一包鹽
1985年,就在徐傳化一家走向致富的時候,徐傳化的小兒子徐冠巨卻不幸患上了溶血性貧血症,病魔讓這一家人苦惱不堪。禍不單行,由於樹苗市場逐漸趨於飽和,樹苗的價格直線下滑,大量樹苗囤積在手裏沒辦法賣出,而徐傳化所工作的磷肥廠也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全家人的生活來源只有徐傳化50元的退休工資。
面臨絕境,徐家的存款一瞬掏空,過了一年,還欠下了2.6萬元的債務,這讓徐傳化十分絕望。
不過,幸好兒子的病情已經穩定,工作無望的徐傳化只得另謀生路,走向創業的路途。他四處借錢,湊到了2000元的起始資金,在1986年成立了一個小型家庭作坊工廠,並且取名為寧圍寧新合作洗滌廠。
儘管建了廠,但是由於資金不足,廠房的設備嚴重不足。由於買不起反應鍋與攪拌機,徐傳化用水缸代替,採用人力攪拌。設備的問題還能找到解決辦法,但是技術與配方卻是最難解決的核心問題,徐傳化只得每星期花費50元的辛苦費請來一名肥皂廠的老師傅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這位老師傅每次在液體洗滌劑工序即將完成的時候會加入一包粉末,之後液體皂就會變得粘稠。
為了提高產量,掌握核心技術,徐傳化咬咬牙,將當時全部可以動用的身家2000元買下了這位老師傅的配方,可是沒想到,這個“秘方”粉末的本來面目,就只是一包鹽。
高中生研製招牌產品,獲得無數專利
1986年年末,在獲得“秘方”之後,徐家可以依靠自己的技術生產液體皂。每一天徐家都挨家挨户地叫賣,一天可以買到接近20桶肥皂,賺到將近120元的利潤。但是,隨着銷售量的增大,當前的產能嚴重不足,工廠的規模也隨之擴大。
1987年,徐家與蕭山600多個供銷社網點達成了合作,年銷量超過200噸,利潤更是達到了3萬多元,也讓徐家走出了當初的困境。
真正讓徐家工廠再一次擴張的,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當時廠裏的推銷員在前往印染廠推銷液體皂的時候,印染廠的廠長提出了疑問:為什麼不做一些印染廠可以用的洗滌劑呢?
正是這一句話讓徐傳化決心要拓寬產品類別,開發去污能力極強的洗滌劑,研製屬於自己的招牌產品。
當初身患重病的兒子徐冠巨已經擺脱病魔,儘管徐冠巨只有高中學歷,但是徐傳化還是將研發的責任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徐冠巨也沒有辜負父親的寄望,在實驗室奮鬥許久,歷經上千次失敗,終於成功研製“901特效去油靈”,還因此獲得了11個國家級發明獎以及省級發明獎,而產品一經推出,瞬間戰勝了大批同類產品。
而經過這一次研發,徐傳化也開始重視產品研發,大量吸納高學歷人才,以保持公司產品的活力。
而徐冠巨也在2000年正式接過公司的掌控權,成為了傳化集團的掌舵人。
如今,傳化集團已經成長為一個大型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傳化智聯擁有250億港元市值,新安股份擁有69億元的市值,還擁有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為了中國500強企業。徐傳化也以24億美元(近170億人民幣)的身價登上2019福布斯富豪榜。
儘管徐傳化已經80多歲,但是他依舊緊貼潮流,敢於創新,這與許多墨守成規,固執己見的企業家有着天壤之別。也正是他的這種精神,才讓傳化集團成長成現在的規模,這種精神,是十分值得後來的企業家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