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有知情人士稱華為與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公司廣汽埃安,已着手聯合開發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雙方各投入了百人以上的研發團隊。
消息一出,“華為造車”的説法再次甚囂塵上。
對此,華為回應稱——我們向廣汽埃安提供部件和技術。傳聞另一方的廣汽則是回應將在適當時機公佈,廣汽表示:
綜合雙方在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合作研究,共同打造可持續迭代升級的數字平台,真正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為用户持續提升更好的體驗,具體合作進展會在適當的時機公佈。
雷鋒網注意到,華為此次的回應與之前“造車”傳聞出現時有所不同。
之前,華為官方的回應多是——華為不造車,聚焦 ICT 技術,做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
相比此前只給車企提供軟件服務,華為此次回應將“提供部件和技術”,似乎離造車又更近一步。
不過,從華為一貫對“造車傳聞”的回應來看,討論“華為是否開始造車”已無多大意義,在雷鋒網看來,“3 年後的華為,是否會造車”,更值得思考。
而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應着眼於華為自身。
在華為與廣汽埃安聯合造車的消息之外,華為與寧德時代、長安汽車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的消息同樣值得關注。
在業內看來,這意味着華為將深度參與到整車的研發和設計之中。需要説明的是,對於這一猜測,華為方面並未作出回應,其三方合作的具體事項也尚未公開。
除了與汽車廠商合作,華為在智能汽車技術研發以及汽車硬件佈局上同樣動作頻頻,覆蓋了汽車產業鏈上的多個關口要隘。
僅在本月,華為就兩次公開了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專利,主要包括:
3 月 2 日,華為申請了三項“一種電驅動系統、動力總成以及電動汽車”專利。
3 月 5 日,華為公開兩項專利,分別為 “一種激光雷達”、“行人再識別網絡的訓練方法、行人再識別方法和裝置”。
雷鋒網在企查查上查詢發現,華為已申請了 356 條與“智能電動汽車”相關的專利(截至 2021 年 3 月 9 日)。
其中,華為搭配“汽車”作為關鍵字進行搜索,可以查到 119 條符合條件的專利;搭配“自動駕駛”作為關鍵字,則可以檢索到 35 條相關專利。
雷鋒網整理相關技術專利信息發現,華為的技術研發已經圍繞操作系統、自動駕駛平台、自研芯片、激光雷達、智能座艙、三電系統等領域展開,覆蓋了智能電動汽車的方方面面。
以三電系統(雷鋒網按,“三電系統”通常指電池、電機和電控)為例,騰訊深網曾報道指出,華為已完成對三電系統的自研,並且其自主研發的電控和車載充電機系統也已搭載於電動汽車上。
據悉,華為已完成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全部五大模塊,用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話來説,就是“除了底盤、四個輪子、外殼和座椅,剩下的都是華為擁有的技術”。
互聯網造車時代,巨頭不必軟硬全包從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已經開啓,整車的價值將不再由傳統的機械硬件決定,而是由軟件以及與軟件所適配的電子硬件決定。
來自摩根士丹利的自動駕駛產業報告指出,在傳統的汽車生產中,硬件佔據了整車價值的 90%,軟件僅佔據 10%。但在未來,軟件所佔的價值比例將提高到 40%。
另外,麥肯錫預測指出,到 2030 年,汽車在軟件和電子電氣架構方面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4 千多億美金。其中,汽車軟件市場將以每年 9% 的速度增長,到 2030 年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 840 億美金。
不難想見,在未來,軟件對汽車的意義越來越重要——而這,正是華為目前正在着重發力之處。
另外,在互聯網造車時代,科技巨頭若想在“智能汽車”領域分一杯羹,並不必親自造硬件。除了華為,騰訊亦是如此。
2020 年 1 月 19 日,騰訊與吉利控股集團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化營銷、數字化底座、數字化新業務及低碳發展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而騰訊,則是扮演汽車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供應商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已經官宣造車的科技巨頭,實則也是以軟件技術作為入口,與傳統車企展開合作造車——無論是與上汽集團合作聯手推出智己汽車的阿里巴巴,還是今年 1 月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宣佈進軍汽車行業的百度,皆是如此。
自 2013 年起,百度就已開始在自動駕駛領域佈局,儘管有多年技術積累和沉澱,在推出自有汽車品牌之時,依然選擇了吉利作為戰略合作伙伴。
按照集度汽車 CEO 夏一平的説法——吉利是硬件開放公司,百度是軟件開放公司;基於此,雙方才走到一起。
不難看出,即使推出自有汽車品牌,百度依舊扮演軟件技術提供者的角色,將人工智能、Apollo 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而這也是互聯網巨頭公司所擅長的領域。
如此來看,華為是否躬身力行地“造車”,其實並不重要,華為在智能汽車技術上的佈局,已説明了一切。
摩根士丹利在自動駕駛產業報告中指出——從廣義來看,未來出行服務需要具備三大要素:移動平台(車)、自動駕駛技術、用户服務入口。
從這一角度來看,除了移動平台,華為在自動駕駛技術、用户服務入口均有所佈局。
回到華為本身,其對外宣稱的“三年內不造車”,或許是為了準備得更充分後進入造車。
待到華為萬事俱備時,只需等風來。
參考資料:
【1】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3-09/doc-ikkntiak6637729.shtml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719323416298453𝔴=spider&for;=pc
【3】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3-09/doc-ikkntiak6716237.shtml
【4】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3-09/doc-ikknscsh98638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