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科研科普價值,世界最大的秋海棠模式標本在松江展出
2020辰山秋海棠展正在展出,其中由上海辰山植物園製作完成的世界最大的秋海棠模式標本成為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也是鎮館之寶。展覽將持續至11月1日。
記者在展館看到了這份寬2.54米、高2.92米的巨型秋海棠標本。“今年9月,我跟兩位科學家一起外出考察西藏邊境,最後一個點是墨脱,這個新種就是在墨脱髮現的。”據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秋海棠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田代科介紹,此種秋海棠為目前國產秋海棠最高大的一種,由於植株高達3.6米,為了便於攜帶,只好剪成4段,頂部枝條經摺彎後才能裝入編制袋。
據悉,考慮後續研究和科普教育需要,考察隊當時在擁有西藏自治區和墨脱縣林草局的野外考察及標本採集許可批文的情況下,採集了兩株,另外一株高2.8米。因擔心物流運輸時損壞,田代科用報紙小心包好,親自帶回到上海辰山植物標本館。
標本館館員拿到活體後立即着手處理。考慮後期需要拼接復原,首先對肉質化程度較高的主幹採用酒精消毒處理,用解剖針在莖幹表面密集扎孔,便於烘烤過程中水分的快速散發,將鼓風乾燥箱設置為85℃,莖幹用報紙包裹後進行了15個工作日的烘烤和檢查。“你看上面有很多葉片和一些小枝條,我們商量決定用一些吸水紙,採用傳統方式把它壓幹,因為它葉體比較薄,一旦烘乾可能會脆。”標本館負責人葛斌傑介紹説,由於葉片較薄,所以他們按照分枝情況,在地面鋪設了約2平方米的吸水紙,分層壓制,每隔3天換一次紙,10天后大部分葉片和小枝已完全乾燥。部分較粗的分枝經除黴消毒後繼續在鼓風乾燥箱烘烤直至全乾燥。之後,標本館工作人員將其轉移至這次秋海棠主題展的展廳,通過比對活植物圖片、各分枝編號等信息,在事先準備好的由桁架支撐的噴繪布上,採用熱熔膠裝訂,經過3個小時工作,終於復原了這株原活體高3.6米的巨型秋海棠標本。
經田代科研究確認,這份標本來自一個潛在的新種,暫擬拉丁名為Begonia altissima,且該種雌雄異株,雄株較雌株通常更為高大,因此這株標本也將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一份雄性秋海棠屬模式標本,極具科研科普的價值。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上海辰山植物園秋海棠屬植物的引種保育和科研工作在近十年來取得了顯著成績,已建成了面積達1100平方米的秋海棠資源圃,現收集保育了國內外野生秋海棠種及栽培品種400餘個,其中國產野生種的栽培種類數量為國內最多。
■文 王穎斐 ■圖 葛斌傑
■欄目責編 楊露
■欄目主編 代啓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