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時報網站4月1日刊載題為《拜登2.3萬億美元開支計劃對中國構不成挑戰》的文章,作者系美國經濟學家戴維·戈德曼,文章稱,拜登2.3萬億美元一攬子開支計劃僅為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支出4470億美元(分8年到位)。這還不到外界普遍估計的美國基礎設施赤字的四分之一。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總統喬·拜登3月31日公佈的2.3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一攬子開支計劃本應在一天後出台,作為愚人節的項目。
該計劃打着基礎設施建設的旗號,但僅為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支出4470億美元(分8年到位)。這還不到外界普遍估計的美國基礎設施赤字的四分之一。
2月21日,拜登對一羣美國參議員説:“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中國人)就會吃掉我們的午餐。他們投入鉅額資金,以應對與交通、環境和一系列其他事務相關的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必須加快速度。”
2.3萬億美元中的大部分將用於購買選票,而不是基礎設施建設,其中4000億美元用於“老年人和殘疾人看護”,2130億美元用於改造和修建保障性住房,1740億美元用於發展電動汽車,1370億美元用於“發展學校和兒童看護基礎設施”,1000億美元用於“就業培訓”。
▲3月31日,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惠靈,工人們正在進行道路施工。(美聯社)
這對民主黨的城市選民來説是個大雜燴。還有1800億美元用於“未來的技術研發”,事後又想到再拿出3000億美元用於製造業補貼。
最不和諧的是隨之而來的公司税上調,即從目前的21%上調至28%的基準税率。轉化為新產品的研發資金大部分由企業提供。據拜登政府估算,税率上調將使企業損失6950億美元,是待議的1800億美元額外研發支出的3.5倍以上。
這1800億美元將主要流向大學,側重於氣候研究和彌補其他方面的不足。這筆資金將分8年到位,平均每年新投入225億美元資金。而未來幾年中國在新技術領域的投入預計將達到年均5000億美元。
在中國僱用研發人員的成本是美國同類成本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因此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科技支出接近每年1萬億美元。
在卡特和里根政府時期,美國聯邦政府的研發支出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4%,若按2021年的美元匯率計算,相當於每年3000億美元。今天,美國聯邦政府的研發支出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6%,約為1300億美元。
要想讓聯邦研發活動恢復到美國創建數字經濟時的水平,美國必須每年投入1800億美元,而這是拜登提議在8年內投入的資金。
拜登政府提議上調公司税,這麼做削減的研發資金將遠超拜登開支計劃提供的。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羅伯特·阿特金森説,鼓勵大家投資高科技創新領域的最好辦法是對這麼做的公司減税。
如果不進行全面監管改革,拜登政府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4470億美元支出對美國的需求將不會產生多大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則每年修建一萬公里的新高速公路和4000公里的新鐵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