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員因太空飛行致血液出現DNA突變 專家:建議監測患癌風險

最新研究顯示,宇航員的血液在太空飛行後會顯示出DNA突變的跡象,因此專家建議監測宇航員的患癌風險。

據悉,該項研究召集了來自美國宇航局航天飛機項目的14名宇航員,他們在1998年至2001年期間平均執行了12天的航天飛行任務。研究人員先後兩次採集了宇航員的血液樣本,第一次是太空飛行前10天,第二次是着陸當天,在着陸後3天還採集了他們的白細胞樣本。這些樣本在零下80度℃的冰箱裏存放了20年。

美國宇航員因太空飛行致血液出現DNA突變 專家:建議監測患癌風險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紐約西奈山伊坎心血管研究所的心臟病學教授大衞·古卡西安表示: “宇航員在極端環境中工作,許多因素都可能導致體細胞突變,其中最重要的是太空輻射,這意味着這些突變有可能發展為克隆造血。”據瞭解,克隆造血指來自單個克隆的血細胞過多,包括慢性髓系白血病在內的血癌都由此導致。

科學家們利用DNA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確定了17個ch驅動基因中的34個突變。其中最常見的突變發生在TP3和DNMT3A中,TP3是一種產生腫瘤抑制蛋白的基因,而DNMT3A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之一。

然而,古卡西安説:“這些突變的存在並不一定意味着宇航員一定會患上心血管疾病或癌症,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如果人長時間暴露在深太空的極端環境中,這可能會發生。”

隨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加速推進其拖延已久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50年來首次將美國人的靴子送上月球表面,這些類型的宇航員健康觀察將是未來成功登陸月球、火星和更遠地方的太空飛行的關鍵。

隨着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專家建議醫療團隊每3到5年篩查宇航員的體細胞突變情況,並一直持續到他們退休的時候,因為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些類型的突變可能會擴大。

古卡西安表示:“現在重要的是對大量宇航員進行縱向回顧性以及前瞻性研究,看看在持續暴露於太空環境的基礎上,突變情況是如何變化的,然後將數據與他們的臨牀症狀、成像和實驗室結果進行比較。這將使我們能夠根據研究成果來預測哪些人更有可能患上疾病,併為個性化精準醫療方法的早期干預和預防打開大門。”

除了血液中的基因突變,長時間處於太空環境還會對宇航員的骨骼產生影響。兩個月前,一項研究表明,參加太空飛行超過三個月的宇航員,即使在地球上待了一整年,也會出現骨骼恢復不完全的跡象,這意味着“太空飛行對骨骼組織可能造成長期有害影響。”

運動學助理教授利·加貝爾説:“我們發現,大多數宇航員在太空飛行一年後,負重的骨骼無法恢復完全。這表明,太空飛行幾個月造成的永久性骨質流失,與地球上十年因年齡增長造成的骨質流失差不多。”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陳夢婷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6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國宇航員因太空飛行致血液出現DNA突變 專家:建議監測患癌風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