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
上週登頂Steam平台銷量周榜的作品,是由Void Interactive開發的第一人稱戰術射擊遊戲《嚴陣以待》(Ready or Not)。《嚴陣以待》主打室內近距離的反恐作戰,玩家將扮演一支特警隊伍對抗恐怖分子,完成拆除炸彈、解救人質、捉拿嫌犯等任務。
《嚴陣以待》目前在Steam擁有95%的好評率
一般而言,“戰術射擊遊戲”的設計目的,是營造一種貼近真實的硬核作戰體驗,有時還需依賴與電腦或真人隊友的團隊合作才能取得勝利。
《反恐精英》與《彩虹六號》都可歸於這一品類,只是近年來它們的後續作品降低了硬核程度,以便吸引更多玩家。
而《嚴陣以待》則反其道而行之。它的玩法是對一款老遊戲《霹靂小組》的高度致敬,配合現代的物理引擎、畫面與特效,走了一回“文藝復興”的路子。
2005年發售的《霹靂小組4》是系列最後一部作品
在《嚴陣以待》中,玩家需要遵守警察的交戰規則,見到任何人都要先喊“舉起手來”,發現對方拒不配合甚至掏槍反抗時才能開火射擊。如殺死平民或已投降敵人、不給投降機會便開槍等行為,在關卡結算頁面都會遭到嚴重扣分。
敵人擁有遠勝過大多數射擊遊戲的反應與槍法,還會佈置絆線地雷;而特警一方則比常規射擊遊戲中的主角們更加脆弱,不會滑鏟,捱上一兩槍就會死,也沒有“呼吸回血”一類的技能。再加上每局遊戲敵人與平民的位置都會隨時刷新,貿然進攻就是在送命。
因此,玩家只能謹慎佈置戰術,小心翼翼排查房子裏的每個角落,並充分運用好手中的武器裝備:閃光彈、防暴盾,還有連接着攝像頭、可以從拐角或門縫一端探察另一端情況的窺鏡槍等等。
目前遊戲還處於搶先體驗階段,只有對戰電腦敵人的PVE模式,可用的任務及地圖場景也不多,官方承諾會在未來數週或數個月內推出頻繁的補丁與更新。
然而計劃中的某些更新內容,可能不會讓所有玩家都感到滿意。
在2017年《嚴陣以待》放出的首部預告片中,有兩幅連續的場景。第一個場景中,一名特警伸出手來,安撫坐在地上的一位青少年。
而第二個場景則是從課桌下方視角拍攝的教室場景,桌下一部被遺棄的手機收到來電,卻無人接聽。
牆上的白板、海報、世界地圖 都是教室的常見物件
兩幅場景結合起來,似乎暗示《嚴陣以待》的完整版遊戲將會加入校園場景。
不僅如此,今年的12月19日,有人在Reddit論壇的《嚴陣以待》版塊發帖詢問:“《嚴陣以待》是否會在戰役中加入一個校園槍擊場景的任務?”
一位帶有“開發人員”標籤的用户出面回答道:“你最好相信這會實現。”這則回覆已被刪除,但在互聯網檔案庫中存有記錄備份。
12月20日,《嚴陣以待》官方推特表示,原本的發行商Team 17與開發團隊Void分道揚鑣,不再負責《嚴陣以待》的發行事宜。這件事與主題帖的回覆時間如此接近,雖然缺乏直接聯繫,卻難免引發玩家與媒體的猜想:發行商大概並不希望校園槍擊事件出現在遊戲中。
在如今的美國,校園槍擊案件屢見報端。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Everytown for Gun Safety的數據,僅在2021年,美國發生了至少149起校園槍擊事件,比2020年增加了約55%。
儘管玩家扮演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用致命武力的執法者,但是遊戲作為高互動性的媒介,難以規範玩家完全按照規矩行事。把青少年與校園槍擊案作為題材放進射擊遊戲,無疑會讓開發商與發行商承擔巨大的風險與爭議。
“夠膽的開發者做夠膽的遊戲”
“希望媒體因為你那糟糕的主意而生吃了你”
12月24日,《嚴陣以待》官方推特發佈了一則公告,正式回應有關校園場景的一切討論。
公告正式確認了校園場景的存在,並指出,Void尊重全世界執法人員的工作,絕不美化任何犯罪行為。其他主流遊戲開發商可能會因文化習俗規範而回避這些內容,Void雖然也“尊重客户和合作夥伴的聲音”,但這不會因此改變公司的開發方向。
“‘學校’場景不僅僅是故事結構的一部分,它還是全世界成千上萬人故事結構的一部分。這是那些過早死於瘋狂槍手之手的人們的故事,是等待可能永遠不會到來的電話的、家人與朋友們的故事,是為此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卻還遠遠不夠的應急人員的故事。”
Void的公告是一種強硬的表態:製作校園場景並非草率的決定,Void也不會因為外界壓力改變計劃。發行商中止合作對於開發進程的影響尚未可知,我們姑且只能希望Void把握好尺度,讓《嚴陣以待》成為某些嚴肅現實問題的合格載體。
“請將‘全世界’替換為美國。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少發生校園槍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