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核性能兇殘升級?英特爾第11代酷睿旗艦處理器i9-11900K首發評測
每一代英特爾酷睿i9處理器都備受發燒友們的關注,畢竟它往往代表着家用領域最高的性能。在今年的第11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正式揭開面紗之前,老對手AMD推出的Zen 3架構鋭龍5000處理器給老霸主英特爾造成了不小的挑戰,作為被挑戰和追趕的一方,英特爾能否守住市場份額和口碑,很大程度上要看作為旗艦產品酷睿i9-11900K的戰鬥力如何了。聚牛科技第一時間拿到了英特爾酷睿i9-11900K這款處理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它的實際表現。
架構與規格 被低估的8核心16線程
在早前的CES 2021上,英特爾就展示了Rocket Lake-S旗艦款處理器Core i9-11900K的相關規格,雖然依然是使用了14nm製程,但在基於Sunny Cove改造而成的全新架構Cypress Cove的加持下,Intel表示其相比前一世代IPC提升了19%,並且正式支持了DDR4-3200與20通道的PCIe 4.0。儘管i9-11900K只有8核心16線程,但由於全新架構搭配高達5.3GHz的額運算頻率(全核4.8GHz),i9-11900K還是在一些遊戲的效能上領先了Ryzen 9 5900X約2~8%。
純從規格上來看,你可能會認為這一代的Core i9與Core i7的差別非常小,兩者都是8核16線程,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頻率,不過如果你仔細瞭解一下,你會發現他們的差距不止於此。首先,Core i9是支持Thermal Velocity Boost 技術的這是Core i7目前所不支持的,而且這一代的Core i9-11900K/KF還支持英特爾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技術,能夠適時提高多核睿頻頻率,進而提升它們的性能,這項技術與此前的英特爾睿頻技術一樣,英特爾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將在規範內運行,且不算是超頻。
測試平台簡介
顯卡方面,好U配好卡的道理大家都懂。作為國內頂級OEM廠商,華碩的各大系列也迅速推出了多款非公版的RTX 3080顯卡,自然也包括這次測試過程中所使用到的TUF-RTX3080-10G-GAMING。與自家同類產品,TUF-RTX3080-10G-GAMING相對更加低調,沒有過分突出光污染的概念,在原有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增加了全新的TUF logo設計。
顯卡的整體尺寸相當厚重,但緊湊的三風扇佈局,僅299mm的長度可以看到TUF-RTX3080-10G-GAMING對尺寸方面的極力剋制。顯卡採用了鋁合金一體式金屬背板以及大量的金屬配件用以輔助散熱,3個配有密封環的9cm軸流風扇可以進一步增強吹向散熱鰭片的風壓,且兩側風扇與中心風扇保持反轉,更有利於熱量的排出。
規格方面,TUF-RTX3080-10G-GAMING基於全新的安培架構設計,核心代號為GA102。其擁有8704個CUDA核心,核心頻率1710MHz。10GB GDDR6X的顯存,頻率可達19Gbps,位寬為320Bits。
用料方面,TUF-RTX3080-10G-GAMING採用的是多達20相的第二代超合金供電電路設計,還額外配備有超合金電感和黑金電容。這些原本擁有着航天品質的元件,將能賦予顯卡更加穩定的超頻性能和更加出色的散熱效果,可謂是相當可靠的堆料規模。
其它方面,TUF-RTX3080-10G-GAMING採用8pin+8pin的供電設計,TDP默認功耗為320W,最大功耗限制可達375W,這意味着其還將擁有着一定的超頻空間。顯卡背板上配備着雙BIOS切換開關,玩家可以手動控制TUF-RTX3080-10G-GAMING在性能模式與靜謐模式間進行切換。輸出接口包括3個DP 1.4a和2個HDMI 2.1,兼容目前市面上的所有主流輸出設備。
兼容第11代酷睿的Z590系列ROG MAXIMUS XIII HERO主板與Z490系列最大的改動,DMI 3.0總線由x4翻倍至x8,緩解了一塊高速M.2 NVMe SSD就能將DMI 3.0總線佔滿的槽點,且新增了對USB 3.2 Gen2x2的支持。
為了保證足夠的供電與散熱,ROG MAXIMUS XIII HERO採用14+2相供電,並增加了非常多的巨型金屬散熱配件,並將一根熱管貫穿於熱量集中的區域,使得散熱效果更加充分。
ROG MAXIMUS XIII HERO擁有兩條PCI-e 4.0x16插槽,但第二條PCI-e 4.0插槽只有一半的金手指,所以只能以x8運行。
內存方面,支持DDR4雙通道內存,最大容量可達128GB,最大頻率為5333MHz。而其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高的頻率,官方表示是因為內存A2與B2插槽採用的是菊花走線,更低的通道內延遲所帶來的更高頻率,但代價則犧牲一個通道的延遲與頻率,來為另一條通道的性能。
擴展性方面,ROG MAXIMUS XIII HERO擁有4個M.2接口以及6個SATA 6Gbps接口,存儲擴展能力非常強大。另外,ROG MAXIMUS XIII HERO為每個M.2接口都配備有鋁合金散熱片,可以進一步增強SSD固態硬盤的散熱能力。
內存的選擇上,我們選擇的是2條3600MHz的16GB HyperX FURY DDR4 RGB雷電流光系列駭客神條。作為HyperX內存家族中的旗艦產品,擁有極佳的穩定性、兼容性。由於支持Plug N Play功能,HyperX FURY DDR4 RGB可自動超頻至系統BIOS允許的最高速度。而由於XMP技術的加持,選擇一個預設的配置文件,就可以躲開各種頭疼的參數,小白也能輕鬆實現超頻。內存表面覆蓋了金屬散熱馬甲,採用導熱硅膠固定,外觀整體較為時尚。外部散熱馬甲設計也延續HyperX FURY雷電系列駭客神條家族風格,不僅能增加整體的美感,也能提供更大的散熱面積。配合金屬稜角的前衞風格,RGB燈條部分提供的流光溢彩更是彰顯硬核氣質,藉助HyperX紅外同步技術,可以保證各種設備之間的光效同步,輕鬆玩轉“光污染”。
1TB的金士頓A2000 M.2 NVMe固態硬盤,作為一款超高性價比的NVMe PCIe固態硬盤,它採用NVMe PCIe Gen 3.0 x 4高速接口,讀寫速度可以達到2200MB/S和2000MB/S。憑藉纖薄的單面 M.2 2280設計,金士頓A2000 M.2 NVMe固態硬盤適用於多種不同設備,安裝在超級本或小型 PC系統上可以激發電腦的全部潛能。全新3D NAND閃存芯片,穩固、耐用並且安靜環保,無活動部件大大降低了故障風險。運行時的抗震強度最大2.17G (7-800Hz),非運行時的抗震強度最大20G (20-1000Hz),相比機械硬盤抗震和抗衝擊能力更強。另外套裝中包含了兩塊可自行安裝拆卸的散熱馬甲,安裝後滿載運行時散熱能力增強,運行更加穩定。
安鈦克NE 850金牌全模組850W電源,全日系電容,轉換效率高達92.89%,LLC+DC-DC方案設計。在持續供電方面,這款850W的電源基本可以應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的供電需求,支持單路12V的持續輸出。
Tt在散熱風扇進入RGB時代之後就備受好評,成為不少電腦愛好者的首選。所以散熱器我們選擇的是Tt Thermaltake 颶風240 Sync RGB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其內置高穩定性馬達,銅底板水冷頭加速熱傳導,低蒸發率水管有效降低水冷液損耗,擁有出色的散熱能力。並且它還具備靜態、閃爍、呼吸、彩虹、多彩循環、彗星等多種燈效,神光可與主板同步。
安鈦克驅逐者DF600FLUX中塔機箱,標準的ATX箱型,半開放式的機箱前面板,可以為內部提供更加順暢的進風體驗,減少機箱悶罐的情況發生,同時支持雙位360水冷。
支持ARGB神光同步,除電源外自帶2個USB 3.0接口、麥克風/耳機接口、1個LED控制鍵、硬盤/電源燈,內部主要進出風部分全部贈送磁吸式防塵網。安鈦克這款DF 600FLUX機箱用起來相當皮實,風道設計良好,配合RGB組件和LED一鍵控制,會非常的爽。
理論測試
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的是理論測試,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主要拿去年的i9-10900K進行對比。
首先是CPU-Z的處理器測試,這裏i9-11900K的單線程成績為690.6、多線程成績為6829.5,而i9-10900K單線程成績為600.2、多線程成績為6678.9,單線程成績上的領先在意料之中,少了兩個核心的i9-11900K還能在多線程上有一定優勢倒是比較驚喜的。
以單核進行高斯勒讓德算法計算圓周率的SuperPi上,計算小數點後100萬位的時間,i9-11900K成績約6.331秒,i9-10900K成績約7.389秒,從結果上來看,i9-11900K還是快了不少的。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一款國際象棋測試軟件,通過AI模擬思考國際象棋的算法,我們通常也會用它來做計算機的科學計算。不過它雖然屬於一款對於多核支持非常友善的軟件,但明顯沒有跟上目前多核心多線程的步伐,最多僅支持16線程的運算。基本上盡了全力i9-11900K與未盡全力i9-10900K在此項測試的成績分別為37295步與30873步。
7-Zip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可能並不如WinRAR或是一些國產壓縮軟件要高,但在全球範圍內仍然非常受人追捧。原因很簡單,安全免費且開源,基於GNU LGPL協議使得壓縮比非常高,還可以打開一些WinRAR無法打開的分卷。在這款我們會經常使用到的工具裏,內置的BenchMark可以很好的幫我們對這兩款處理器進行測試。i9-11900K單線程成績為8154 MIPS,多線程成績為81964 MIPS;i9-10900K單線程成績為7698 MIPS,多線程成績為79252 MIPS,也就是説i9-11900K在單線程成績上有了約6%的進步。
CineBench系列採用的是與Cinema 4D相同的特效引擎,相比使用過C4D的玩家能夠從Cinebench系列的渲染中看出些許相似,這也是行業內公認的渲染類基準測試軟件。對於經典的R15,不僅加強了着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反射模糊等方面的渲染考察,更是最多能夠支持256顆邏輯核心。i9-11900K單核成績為259,多核為2500;i9-10900K單核成績為217,多核為2176,單核成績差距約19%,多核差距約15%。
R20針對下一代CPU採用了與R15完全不同的全新渲染架構,但實際上在渲染測試成績上與R15並沒有太多區別。i9-11900K單核成績為638,多核為6007;i9-10900K單核成績為515,多核為4976。單核接近24%、多核17%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X264和X265轉碼我們還是放在一起説,都是我們身邊經常接觸到的格式,常見於視頻文件的壓縮編碼。在視頻內容上,X265會比X264的壓縮編碼格式更節省空間,尤其對視頻壓制需求較大的玩家,即使X265的編碼時間略長,但更小的視頻體積無疑更加吸引人。尤其是對移動視頻存儲設備來説,是否支持X265將會直接意味着所能存儲視頻的時長。
通過X264 FHD Benchmark和X265 HD Benchmark這兩種壓縮編碼格式轉換的測試,我們得到了具體的測試數據,X264 i9-11900K成績為67.01fps,i9-10900K成績為58.18fps;X265 i5-10600K成績為43.58fps,i9-10900K成績為36.82fps。這證明了i9-11900K相比i9-10900K在內容創作方面的性能更加強勁,作為生產力工具來講還是毫無疑問的強。
在3DMark推出的測試組件Time Spy Extreme中,僅就CPU得分而言,i9-11900K的分數為5973,比預期表現要好一些。
使用PCMark 10針對現代辦公所設計的基準測試進行測試,i9-11900K成績為7924,i9-10900K成績為6982,在作為生產力工具的情況下,這兩款CPU還是非常給力的。仔細觀察成績,我們可以發現,分數的增長主要集中於數位內容創作,也就是説照片編輯、渲染與視覺化、視頻編輯等應用場景上,i9-11900K相對進步得最大。
使用《古墓麗影:暗影》內置的Benchmark進行測試,在1080P最高畫質的情況下,i9-11900K的CPU遊戲平均每秒幀率為158,CPU渲染平均幀率為250,i9-10900K的CPU遊戲平均每秒幀率為167,CPU渲染平均幀率為265。也就是説,這裏其實i9-10900K的表現更好一些。
在另一款遊戲《戰爭機器5》的基準測試中,在1080P超高畫質的情況下,i9-11900K的平均幀率為140,i9-10900K的平均幀率為114,考慮到這主要看顯卡的水平,就只給大家參考一下了。
平台穩定性測試
林林總總説了這麼多,我們也來通過烤機測試一下這兩款平台是否足夠穩定。
通過AIDA 64進行單烤CPU的FPU測試,在室温約20℃的環境下烤機約30分鐘。i9-11900K烤機温度穩定保持在89℃,平均功耗在161W左右,如果入手的話,還是需要大家整個比較強勁的散熱器的。
總結
通過本次的評測,相信大家也看到了,第十一代英特爾酷睿i9處理器憑藉超高頻率表現出了應有的頂級水平,很多測試項目中,仍能感受到它散發出的王者氣息,尤其在單核性能上。規律上,作為旗艦的酷睿i9,與高中端的區別不再侷限於硬件規格上,獨佔的技術可能是其未來才是佔據旗艦定位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