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就業之爭背後的理性思考
在過去10年間,人工智能正在取代越來越多的人類崗位,生產環節及部分服務環節都在減少人力。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現在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未來沒準都將發生變化。有預測認為,到2030年,全球至少有7500萬至3.75億人口需重新就業並學習新的技能。而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預計至少有1200萬至1.02億中國人需重新就業。到那個時候,經濟是會停止增長還是會實現爆炸性發展呢?日本駒澤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井上智洋認為“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究竟選擇哪一種未來”,並“對現有社會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就業大崩潰:後人工智能時代的職場經濟學》(後文統稱《就業大崩潰》)一書中,他不但回顧了過去100年間經濟與技術領域的思想家們的思考,還試圖揭示人工智能時代就業經濟的最終解藥,這大概也正是我們人類在老齡化、低慾望化和人工智能壓力之下的唯一救贖之路。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低成本和高效益又使得“能用機器的就不用人”成為多數企業的共識。未來20年裏,事務性工作有很多都會被自動化所代替。在《就業大崩潰》中,井上教授首先運用概率及統計性方法考察了Al發展在未來對經濟的發展及對就業的影響,以及人工智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代替人類的智力活動。通過比對Al與人“深度”學習帶來的突破及成果和語言上、生命上的“壁壘”,並結合日本推進的“全腦架構”項目及“機器人的身體感覺”加以辯證分析,井上教授認為,就像Al無法判斷什麼是“使人類心情愉悦而又有新意的旋律”一樣,它也很難進行“人類認為有意義的突破性創意”。即便是採用全腦架構方式的“強人工智能”,也無法自主創造出人類認為有價值的發明(發現)或者藝術作品,“具有突破性的構思或者創作出觸及人類靈魂的藝術作品”等還需要人類自己去完成。但在服務類領域,機器人步步緊逼人類。正如井上教授所言,“作曲不出彩的作曲家、不善於理解他人細微感受的護理人員等也很有可能在競爭中輸給強人工智能機器人”。
以2030年為界,之前可以稱為“弱人工智能時代”,之後則進入“強人工智能時代”。井上教授認為,“如果Al技術今後能夠取得巨大進步,未來也有可能變得不同”。《就業大崩潰》最為獨到之處,還在於井上教授通過討論創新與經濟增長、技術性失業之間的一般關係,並根據這一關係定位現在Al技術的發展。他認為,“Al與人類處於局部互補、整體替代的關係”。雖然Al的技術進步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並不是説Al的產業規模擴大多少,GDP就會相應增加多少,即“二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影響”,或者説其影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迷人。所以,政府不應當把Al作為產業培養,反而應着力促進其研發工作,以創造出更多的AI新技術。事實上,Al技術的突飛猛進與政府宏觀經濟政策上的無所作為,必然使得失業不斷地擴大並長期存在。正如井上教授所説的,“只要宏觀經濟整體的需求不隨科技進步而增加,失業問題就無法解決”。
在“機械化經濟”中,“勞動”與“機器”協作進行生產活動。井上教授認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生產活動將會‘全面’實現機械化……人類將不再是社會所必需的勞動力,只有Al及機器人在直接進行生產活動……機器將從‘生產的手段’變成‘生產的主力’”。也就是説,生產活動所必需的生產投入只有Al及機器人等機器,而勞動則不再需要或者必需。基於這種現實,我們人類就可以簡單地分為“僅以工資作為收入的勞動者”和“僅以利息和分紅作為收入的資本家”這兩種類型。隨着對人類勞動需求的減少,純粹的勞動者的收入相應也會減少,並最終趨向於零。這樣,即使Al的發展使得生產力得到了爆發式提高,也只有擁有資本的少數人富裕發達,大多數勞動者反而因此變得更加貧困。為了使勞動者的收入得到保障,這就需要進行根本性的制度變革。
(編輯 朱庭萱)